應林正範教授的邀請,出席了杭州銀湖書院的成立5周年慶典。再經他的推薦,訪問了在浙江安吉的藍潤天使外國語實驗學校。
5年前,銀湖書院成立。當時書院剛剛開始運作,活動還不太頻繁。5年之後的今天,已經是集研究、培訓、研討、休閒於一身的、別開生面的一個學術機構。為杭州和浙江承擔不少項目。簡單來說,是為教育開創未來的「破冰」組織。
前年,筆者曾經為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寫過一篇文章,分析中國「教研」體系,可以說是中國特有。世界上的教育制度,有學校體系,但是沒有教學體系。近年,中國有些城市把原來屬於行政部門的教研室,轉化為相對獨立的教師進修學院,兼管教師進修、課程發展、學校評估、教學研究等各方面,其實是把學校制度裏面前瞻性和發展性的活動,建成綜合性的一站式中心。銀湖書院則是在這類機構之外,提供一個靈活的平台。與進修學院不一樣,由於沒有常規性的任務纏身,銀湖書院可以更加靈活地在關鍵的環節提升學校教育的素質。
說起林正範,1988年,內地開放改革不久,港大畢業同學會出資邀請內地的年輕學者到香港做研究。林正範就是第一批6名學者之一。他在香港用了3個月的時間,於麥齊明校友的統籌下,在港大任訪問學者,研究香港的大學撥款委員會(UGC),後來還出了一本書。他說這項研究為他打開了學術之門。之後在杭州和浙江各個教育機構任職。數年前,退休前他是杭州師範大學校長,浙江的許多教育學者,都是他的學生。他也是一位非常「落地」的學者,很熟悉杭州的學校和校長。
但是,當年他離開香港以後,就幾乎沒有見過面。是一個偶然的機會,在上海閘北八中成功教育的紀念會上,劉京海校長介紹了來自杭州的一位校長;這位校長提起林正範,才通過她的搭線,與林正範重逢,開始了我們友誼的第二春。
傑出學者 當年訪港
銀湖書院影響愈來愈大,人們都說這是林正範教育事業的第二春。沒有了常規職務的束縛,他的前瞻性和靈活性,更加發揮得淋漓盡致。
每見到他,筆者就難免想起30多年前,當時港大的校友所撒下的一粒小種子,後來可以如此地開花結果。
這次訪問杭州,林正範又推薦我訪問在安吉的藍潤天使學校。校長陳滬軍,就是她,給了我林正範的聯絡。當時謝了她也就忘了。5年前,林正範介紹我參觀杭州幾所比較成功的學校,其中一所東城小學,校長就是陳滬軍,才猛然省起,這就是在上海見過面的校長。原來她在某個評比中,是杭州校長的第一名。藍潤學校開辦,她就被聘為創校校長。
這次聽說去訪問藍潤天使,筆者是有期望的。因為近年內地的民辦(私營)學校,經歷着震撼性的政策變動。一些「民辦公助」的學校,被認為是假民辦而停辦;不少以盈利為實質的學校,也要關閉。藍潤卻是一所民辦學校。算不算幸存?現狀如何?前景如何?
看來浙江對民辦學校的政策比較靈活。藍潤,由綠城、銀潤、藍城3個集團,動用10億元人民幣資金建校。因此校名有藍潤。天使,則是英文Angel與地名安吉諧音。2021年在疫情中開辦,目前處於第三年。是12年一貫制,也就是我們香港說的直通車。今年開到11年級。地方很大,佔地178畝,有10幢樓,都是別致的二層樓房;還在加建幼兒園。
民辦學校 生氣勃勃
在藍潤花了一個星期天,雖然看不到上課,卻不斷的受到意想不到的啟示。早上第一個活動,主題竟然是介紹香港的DSE(學校有英、美、日的課程)。參加的都是準備子女入學的家長。之前,也知道內地有不少學校和家長,想子女參加香港的DSE;大灣區、上海都有。上海的朋友還做過統計,內地有接近20所學校打算讓學生參加DSE。這已經不算什麼意外。令筆者感到意外的,原來打算子女參加DSE的家長,他們的子女不少在香港出生,是香港的永久居民身份。在場的家長,有幾十人是這樣的情況。
同時,家長對香港DSE的認識,比較參差。這不奇怪。問題是他們也反映有不少中介機構,宣稱可以代辦香港DSE的報考,但要收費。這裏無意揣測這些機構的動機,但是報考香港的DSE不需要中介,這是他們應有的基本知識。有些機構提供為DSE作準備的課程,則可以是有用的。
飯後第一個活動,是為圖書館開幕。其中一個亮點,是「國學館」開館,當天是《四庫全書》「進館典禮」。除了簡單的儀式之外,研究《四庫全書》的專家楊紹斌,用短短半小時綜述了《四庫全書》的災難歷史,真是「勝讀十年書」。在座的都覺得,在中學有這麼一個寶庫,需要研究如何充分使用。
下午第二個活動,是另一個家長會──「校長有約」,都是在校學生的家長。是校長直接與家長對話的活動。已經是第112場。這次的題目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期」。校長介紹了自己對學生「敏感期」、「關鍵期」的認識,也有教師介紹自己的經驗體會。台下的家長,非常專注,也提出很多感受與問題。充分反映了校長的心聲:「家長是學校的夥伴!」
古城遺址 民營公園
第二天,參觀了安吉古城遺址博物館。才知道,原來安吉是春秋時期越國的都城,可以說是越文化的源頭。之後經歷了戰國、秦漢、三國、兩晉,一直保持沿用近千年。由於經歷了這麼多的朝代,博物館的展示也有特點,把各個朝代的許多器具、文物,對比排列,可以直接看到它們的演化。等於是上了一堂歷史演化的課。
但是更加特別的,是此乃一個民營機構。博物館不過是其中一個核心的點。其他還有圖書館、研學營地、酒店、戶外餐廳、露營地、咖啡吧、水上遊樂園;還在周圍種植了大面積的花圃。大片的鬱金香,幾乎以為去了荷蘭。這是一個龐大的旅遊區──安吉古城考古遺址公園。除了博物館由國家有關部門設計與指導,都是民間投資發展,包括還在發掘的「八畝墩」墓地現場(北京大學專家、日本專業組織)。這種考古的民辦模式,在中國是前所未有。筆者覺得,也可以說公私合作的一種新嘗試。問諸單位的老總,竟然能夠自負盈虧。把考古現場、博物館、學生研學,延伸成為一個全面的旅遊區,也可以說是一種創新。
聽說筆者來自香港,大家都在注意4月1日開始,高鐵可以從香港直通安吉。在香港,朋友聽說要到安吉,傳來安吉的許多高級的度假村,原來都是農屋改建的。價錢很高,但是很受外國遊客歡迎。藍潤學校的周圍,有建了不少面積不太大的精美住房,購買入住的不少是其他地方的退休人士,作為非常住的「別墅」。
當地政府也有意把安吉發展成為養老的勝地。筆者覺得奇怪,那為什麼在這裏建如此規模的學校。答案出乎意料:很多老年人,都是帶着孫們來的!
出乎意料的還有,民辦學校的教師,工資較高,平均年薪大概30萬元人民幣(折合港幣約34萬元);新畢業的初薪,大概20萬元人民幣。而公辦學校的教師,平均年薪大概20萬至25萬元人民幣(折合港幣約23萬至29萬元)。屈指一算,與香港比較,豈非……!!!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