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灼見名家 -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 -

學校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答案?

學校不會因為增加了撥款,增加了課程,增加了老師,然後一切便沒有問題,否則孩子也不用我們操心教導了。(亞新社)

人們都說學校是學習的地方,其實不是,或說不只是學習的地方。學校要處理的事情很多,除了日常教學,學校為了學生的福祉,直接或間接協助政府各部門處理不少事務,例如近年新增添的流感疫苗注射,學校要安排各項行政事宜。以往從學生家庭申請書簿津貼、領取綜援、防疫注射、學生健康和牙科保健計劃等基本福利,學校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重要的協調角色。而由於現時學校已由半日制轉成全日制,學校便需要處理學生的膳食問題,每隔兩三年進行招挑選合適的供應商。基本上,由於學校有最大群的兒童及青少年,因此有關子女的任何議題都可以在學校發生,例如健康方面,除了一般保健性質的活動安排,前幾年發生的食水安全,以及近日的催淚彈殘留物問題,還有不時會發生的午膳食物安全等問題,日常定期需處理冷氣機、地毯清洗,夏天需要留意滅蚊工作,突如其來的蟲蟻鼠患,颱風到來時的樹木安全狀況等等,都需要小心處理。

老師工作繁多

為了安排學生各項的服務,學校每年都需要發出多次的報價及標書,在符合教育局及各項條例要求,如超過20萬的標書必須通過由校監、校董、教職員、家長成立的委員會,並交由法團校董會通過。這些服務包括:校服供應、午膳供應、校車供應、書簿供應、課後輔導、課外活動(數十個項目)、技術支援、學校清潔、遊學團、學習支援等。還有由於學校有不少的群組,如新移民、非華語學童、特殊學習需要學童、綜援家庭等,教育局為這些學童提供額外津貼給予學校,為學童舉辦活動。津貼的主要對象需要屬於上述群組,因此學校在安排活動時也可能有其他參與者,在編配及行政上其實有一定的限制及困難。學校也需要留意各項用款有其特定的時限,以及特定的用途,有些可以與其他撥款合用,有些只能購買硬件,有些只能聘請人手,各有不同。

因應社會發生的事情及需要,學校亦不時會有新政策推動,一般配合撥款,例如自從發生了學校管理問題後,本年度教育局亦發出了對校監、校董的進修要求。以往則有「發放推動中國歷史及文化一筆過津貼」、「加強學校行政管理津貼」、「一校一社工」、「一校一行政主任」、「在小學推動STEM教育的一筆過津貼」、「姊妹學校計劃」……學校推行新政策,必然配合教師工作分工,學生學習,如何從指引化為課程,從撥款而成為學校有用的資源,這是教師們經常費心的事情。於是,每年學校各個行政單位及各科組別均需撰寫計劃及報告,監察及檢討學校各項的策略成效,然後每三年訂立新一個周期的工作大綱。

說了那麼久,上述的工作全都是由學校的教師和校務處幾個職員處理。未提及的還有日常的教學,教師們要保持教學素質,每週共同備課,批改作業、擬測考卷、聯繫家長、照顧學生、建立班風、管理秩序、訓導善誘、面對投訴,放學後負責課外活動,假期可能需要帶隊比賽、籌備開放日、帶交流遊學團等。

學校誤人子弟?

花那麼多篇幅並不是想透過這個空間向外界訴苦,上述所提到也不過是老師工作小小的一部分,實際上學校要做的和面對的事情更為瑣碎複雜。我想說的其實是學校沒有做的事:

學校不會教學生說謊欺騙,總是教孩子們真誠待人;學校不會教學生爭吵打架,總是教孩子們以禮相待,和睦共處;學校不會教學生貪心偷竊,總是教孩子知足常樂,慷慨分享;學校不會姑息過錯,總是教孩子承知過失,知錯能改;學校不會教學生顛倒是非,總教明辨真理,追求真善美。

然而,每當社會上發生重大事件,有的人很容易就給予答案,說教育制度很大問題,學校需要加強這方面教育,那方面教育,教師要再培訓云云,這可說是永恆答對的模範答案。學校明明沒有教孩子做不對的事情,但最後總是要學校承擔後果。每逢有人提出學校應加強什麼什麼教育,我就會想像學校給外界是否提供了一個好事不做,誤人子弟的犯罪中心的形象?

這些年,整個教育界推行「全人發展、全面教育」的時候,既是「全人」,所提供的教育就應是全天候、全方位的了,因此教育發生的場境就在孩子生活的日常,而組成學生日常生活的就是周遭社會。影響學生全人發展的是社會文化、社會制度、歷史、政治、經濟、家庭、傳統、道德觀念、普遍教育水平等綜合因素,不一而足。

作為成年人,或在社會上已有一定歷練的人,我們倒要問自己,在社會的各個崗位上,有沒有做好自己的本分,可以讓我們的後輩跟隨學習,社會上有沒有足夠良好的模範?還是一個又一個令人失望的例子?我們營造了一個怎麼樣的環境給孩子,讓他們可以繼續實踐從幼稚園已經開始學習的「做人之道」?還是我們潛移默化地暗示這個社會有很多很多的潛規則,很多的禁區?

當社會急急忙忙說教育出了問題的時候,是否應先問問這個社會有沒有盡了教育的責任,從上述各個層面表現出良善、節制、正義、饒恕、包容、分享、尊重、平等、友愛、誠實等價值?社會是誰?社會就是你和我。我們倒不如承認成年人的偽善,每每要考慮其他後果而作出不是最誠實決定。我們都知道那隻粉紅色的大象在室內,但我們不說,而當有人像〈國王的新衣〉裏面那個指出問題的小孩時,我們又怎樣回應?孩子永遠比我們真誠,也比成年人受教。因此,請勿輕易說出教育出了很大問題,因為我們說了幾十年,從沒有一年說教育沒問題的,我們不能以「學校應該加強什麼教育」作為自己不用負責的藉口,因為我們每一個都是教育提供者。學校不會因為增加了撥款,增加了課程,增加了老師,然後一切便沒有問題,否則孩子也不用我們操心教導了。我們必須承認,問題不會只是因為學校做了工作就完結,那為何每每都歸因學校呢?

所以,作為社會的一分子,我們不如先反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