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總覺得國內社會喜好口號政治,大大張紅底白字橫額周圍掛。本地政治氣氛漸趨熾熱,在不知不覺之間,現時香港除了選舉年外都有愈來愈多的口號,甚至會是一些幾個字的省略字詞。可曾聽過「三業、三政」?近日在多個公開活動上,擔任主禮的高官在致辭時都十分流暢地提到這個字詞;一時間亦覺得好像是施政上的重點政策。
三業三政與青年關係
「三業」指的是關注青年的學業、事業及置業;「三政」指的是鼓勵青年議政、論政及參政。翻查政府網頁的資訊,這應該是來自特首施政報告,關於做好與青年範疇工作的部分。究竟政府如何做好這個「三業、三政」,當然是做官要去思考的命題。不過,教育工作本來就是為了服務下一代,其中包括了年輕的青年和青少年;在規劃學校工作時或許也應該考慮怎樣加以配合。
三業三政中提到的六個項目中,置業和參政,似乎與中學生的距離稍遠;但佔中前後崛起的「學民思潮」以及數之不盡的種種關注組,不少成員就是來自中學生,加上香港買樓難的悲觀氣氛已然滲入高中生的生活思維裏,所以中學教育都有需要稍加準備。
學校教育與「學業」的關係當然是密不可分;不過,學業指的是什麼卻十分模糊不清。由於升大學是個僧多粥少的競爭,所以考試關卡基本上好像是高中教育的全部那樣;受考試指揮棒的影響,初中課程或多或少都難以逃離公開考試的陰影。然而在學校教育的全人發展課程中,除要應付公開考試外,其實還有很多並非DSE相關,但對他們未來人生和社會發展有很大影響的教育內容!就以大學生近年出現的品德行為風波來看,令中小學校的「學業」部分好像有所不足。
課程配合社會
至於「事業」的關注,自從推出新高中課程後,學界已甚為着重CLP(事業及生涯規劃);但在家長和學生層面,似乎在掌握上亦未達到預期效果。學校最初是配合課程改革而實行CLP,其後在實踐過程中才了解到出路是必須有的配套;加上社會提出「創新、創科、創業」(三創,又是口號),現時學校教育已有不錯的配合。問題是如何令受惠者更容易獲取到有用的資訊、令家長明白新世紀對人材的需求與往昔已有大不同。
「議政」和「論政」,技能方面早已有所安排──通識教育科的設計,那是供高中生對社會議題作出討論或評議的平台。但在知識和態度兩個度向上卻有所偏差。初中的學習本來是強調興趣多於硬知識;而高中通識是個公開考試科目,態度傾向爭取高分也是很自然的。由此可見,知識和態度的水平是遠遠比不上技能的表現。新一代的閱報習慣和對時局資訊掌握的能力,本身亦是一個疑惑。學校教育在這幾方面可以有多些的參與,並為學生做好裝備;但在當前的工作承擔上,教師難以抽出更多的空間把事情做得更好。
回到「置業」層面,學校最容易介入的是把置業當作成一個理財或投資課題來教;不過,置業恐慌是個社會文化的難題;年輕老師本身都面對這困局。置業也為年輕老師做成障礙,要求面對無法解決的困難的教師為下一代做好裝備,實在多人所難。培養學生的「參政」能力應是公民教育的責任,特區回歸前後的差異,本是西方制度的影響與嵌入中國體制的差異。社會一直未能締造互相包容的價值觀,也無法縮窄分歧。身為教師亦陷入這種無法調和的狀態中,何來打破施教困局的力量?
以上粗疏分析,當然不能把問題釐清或找出可行之道。只是有感於「空有口號」,不如就着口號做些較為具體踏實的思考而已。口號,始終不會因為多叫幾次而有好成果,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