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文化 孫中山反對段祺瑞 力阻中國參戰

孫中山反對段祺瑞 力阻中國參戰

──楊天石解讀中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爭議

孫中山指「歐戰實一爭商場之戰爭,爭殖民之戰爭,中國不當參加」,中國民眾亦不應只記得德國侵略山東,而忘記其他國家亦有侵華。楊天石教授認為孫中山對一戰本質的認識至為清醒。

本社編輯部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18-05-08
灼見文化

採訪:曾紹樑

標籤: 孫中山楊天石教授段祺瑞第一次世界大戰蔣介石
楊天石教授認為,孫中山作為革命黨人的領袖,為反對中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投入極大精力。(灼見名家)
楊天石教授認為,孫中山作為革命黨人的領袖,為反對中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投入極大精力。(灼見名家)
0
SHARES
1.8k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內地研究蔣介石日記第一人、曾著作四冊《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的著名歷史學家楊天石教授,上月初應邀出席浸會大學當代中國研究所、樹仁大學歷史系及香港中國近代史學會主辦的「中國與世界:競逐新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戰百周年紀念國際研討會」,並發表主題演講,講題為「孫中山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分析精闢獨到,主要論點包括:一、孫中山先生為反對中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投入極大精力;二、德國人資助孫中山「護法」,令人想起德國人資助列寧從事俄國革命,但德國助列寧之數額肯定遠超孫中山;三、孫中山提出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互相為用」,以促進世界文明的見解正確。本社將分三篇刊登楊教授的演講內容,以饗讀者。

引子:日人作傳 惹蔣不滿

1937年4月27日,蔣介石批閱日本人石丸藤太(1881-1942,日本軍事評論家)所著的《蔣介石傳》,發現有許多「不確之處,形同小說」,其中關於蔣介石「投機發財,貢獻為軍費」的說法,蔣氏專門在日記寫了一段辨正:

「此或在民國六年(1917年)中德絕交時,德使以大宗款項貢獻於本黨(國民黨)革命之款所誤會,以此款為余經手也。」

楊天石教授指出,蔣介石的這一段話語焉不詳。

蔣介石炒股賺錢捐作軍費?

同年,蔣介石在「雜錄」欄內補充說:「民國六年,中德絕交,中國加入協商國 (即協約國,主要由法、俄、英、日、意、美等國組成,與德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和保加利亞王國組成的同盟國對敵 )參戰,本黨竭力反對。當時德國公使下旗回國,以其在華留餘之資金約二百萬元貢獻與本黨總理(孫中山),資助革命。總理命余極秘密經理此事,即以此款運動北洋艦隊,由總理交程璧光(海軍總長)率領南下,赴粵組織軍政府,而留余在滬主持一切。當時唐紹儀暗示陳炯明(粵軍將領)向總理追問,此運動海軍之款從何而來,總理只答其可問介石自明。及余抵粵軍時,陳即向余追問。余乃設辭曰:賣卻交易所各股票之所得也,陳乃信以為真。今日世人以余在交易所投機百萬元所得資金貢獻總理,作軍費之說,其或亦由此以誤傳誤而來乎?」

楊教授表示,蔣介石這段日記涉及近代史和中德關係史上的重大事實,為前人所未知,或知之甚少,需要深入探究、考辨。

孫中山先生堅決反對中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為此投入極大精力。( Wikimedia Commons)

他回顧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導火線,是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在薩拉熱窩視察時,遭塞爾維亞青年行刺身亡。奧匈帝國在德國支持下,以此為藉口向塞爾維亞宣戰,接着多個歐洲國家投入戰爭,其中,德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和保加利亞王國組成同盟國,對抗由英、法、俄、意、美、塞爾維亞、意大利等組成的協約國陣營。

在中國,袁世凱領導的北洋政府原本宣布中立,並於1914年8月6日頒布《局外中立條規》照會各國政府。不過,隨着袁世凱稱帝失敗,並在1916年6月病逝,繼起的段祺瑞政府表面維持中立,實際上已逐漸傾向協約國。隨着英、法、日、俄等國公使不斷游說、利誘,1917年2月至5月,段政府從抗議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宣布與德國絕交,繼而加入協約國,步步升級,最終對德國宣戰。

段祺瑞政府決定參戰,部分原因是希望得到協約國援助,壯大皖系力量。(Wikimedia Commons)

段祺瑞的如意算盤

楊教授分析,段祺瑞政府這一系列行動,目的在於:一、增進與英、美、法、日、俄等協約國家的關係,提高中國的外交地位;二、廢除與德國、奧國訂立的條約,停付德國賠款,收回德國租界;三、獲取日本、美國的借款和日本的武器援助,壯大皖系力量。當時段祺瑞估計,德國雖強,但在日、美相繼參戰之後,寡不敵眾,一定失敗。

段祺瑞政府決定與德國絕交和參戰後,引起中國政壇議論紛紛,黎元洪的總統府與段祺瑞的國務院之間意見不同,革命黨人領袖孫中山亦大加反對,他主張中國「嚴守中立」。

孫中山清楚認識一戰本質

1917年3月8日,孫中山致電英國首相勞萊‧喬治(David Lloyd George ),以中國「共和肇造,尚在幼稚時代」,經不起紛擾為理由,指若有人因中國對外宣戰激起排外情緒,則可能出現「殺戮外人」的第二次「拳亂」(義和團之亂),損害英國在東方的利益,並引起協約國之間的內部矛盾。翌日,他又致電北京的參、眾兩院,呼籲議員阻止段政府參戰。同月,他又發表談話,指「歐戰實一爭商場之戰爭,爭殖民之戰爭,中國不當參加,對於列強之間而有所好惡者,尤為可惡可耻,中國民眾非善忘,不應僅記侵略膠州之德國而忘其他」。他呼籲,中國此時立場,「何不向列強收回一切侵佔地與一切權利」?楊天石教授認為,這是孫中山對第一次世界大戰本質認識最為清醒的一次談話。

段孫鬥法 爭取國會議員支持

另一方面,段祺瑞與督軍團則以酒宴拉攏國會議員,希望議員贊同參戰。孫中山則針鋒相對,力圖通過國會阻遏段氏將參戰計劃變為實踐。5月,孫中山授意朱執信(近代革命家,曾參與廣州黃花崗起義)執筆寫成《中國存亡問題》,全面闡述中國不可輕易參戰,應保持中立。文章又警告段褀瑞等人,絕不能罔顧民意,一意孤行,否則「內失群眾之心,外無正義之助,恐其敗裂,不待國亡」。

然而,段祺瑞在宴請議員之後,又企圖製造民意。1917年5月10日,北京街頭出現各種名目的「公民請願團」,在段政府陸軍部人員指揮下散發傳單,他們包圍眾議院,毆打反對宣戰議員,企圖以武力逼使議員贊成宣戰案。翌日,孫中山、岑春煊、章太炎、唐紹儀、溫宗堯等聯名致電總統黎元洪,譴責上述現象,並敦促黎元洪下令緝捕兇徒,以保護國會尊嚴。

5月16日,孫中山致電民友會、政學會及政餘俱樂部三個政團,以及參眾兩院議員,說明與德絕交後,長江兩岸米價大漲,宣戰之後,米價將更增,人民痛苦必將百倍,終將釀成巨變,帶來亡國之險。他認為,「救亡之道」就是否決參戰,中國之事,必須由中國自主,因此力促國會否決內閣的宣戰案,使內閣服從國會。

5月19日,孫中山又致函參眾兩院議員,強調「避亡國為第一義」,重點必須放在否決段政府的參戰案上。

楊天石教授總結上述史實指出,孫中山為反對中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投入了極大的精力。

下一篇,楊教授將闡述德國如何出資助孫中山,使他能夠在廣州成立護法政府,敬請留意。

更多精采文章

  • 孫中山力倡開放 吸外資振興經濟孫中山力倡開放 吸外資振興經濟
  • 「中國版列寧」反對參與一戰?     「中國版列寧」反對參與一戰?     
  • 求變者:梁啟超短暫的從政生涯求變者:梁啟超短暫的從政生涯
  • 傅秉常嶄露頭角 輔助孫中山父子傅秉常嶄露頭角 輔助孫中山父子
  • 錢穆一生傳道授業,為中國文化招魂錢穆一生傳道授業,為中國文化招魂

0

本社編輯部

View all posts
標籤: 孫中山楊天石教授段祺瑞第一次世界大戰蔣介石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香港今年首次被剔出美國傳統基金會「經濟自由度指數」評級,與澳門一起列入中國評分。(Unsplash)
灼見報道

香港被剔出經濟自由度評級 政府指傳統基金會有政治偏見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3-05
葛來儀認為拜登政府沒有將中國標籤為「敵人」,為改善對華關係敞開了大門。(灼見名家製圖)
國際觀

美智庫專家爆料:華府將鼓勵兩岸重啟對話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3-03
林行止指出,本地金融機構明顯很難在中、美之間作出選擇;香港註冊的銀行,已陷入進退失據的兩難困局,而當中以滙豐銀行的處境最艱難。(灼見名家製圖)
名家觀點

林行止:反制美國力度升級!一拍兩散共踐雙贏?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3-03
夏寶龍指出,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權要掌握在愛國者手中。這是中國共產黨提出一國兩制方針的初心。(灼見名家製圖)
灼見政治

深圳座談會討論改革香港選舉 夏寶龍重申「愛國者治港」原則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3-02
林行止評論新年度的《財政預算案》,認為基本上並無凱恩斯鼓吹功能理財(Functional Finance)的痕跡。(灼見名家製圖)
名家觀點

林行止:百無一用驚懼槍桿 積極平衡設法開源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3-02

影片

  • 曾鈺成:《國安法》增門檻 黎智英案改變保釋規則 符合《基本法》與否法院無權覆核《主席開咪》
  • 黃錦輝教授:與疫情共存成新常態 人工智能新技術如何改善生活《灼見財經》
  • 白先勇主講:文壇大師與崑曲相遇 回溯牡丹還魂之路
  • 金耀基教授:大學無法與社會分離不涉政治 校長要有堅持不能跟着學生走
  • 鄭赤琰教授:緬甸軍事政變提防美國顏色革命? 中國、新加坡擔當關鍵角色《灼見政治》
  • 黃錦輝教授:預算案百億推動創科成及時雨 河套區發展太慢將被深圳拋離《灼見財經》
  • 曾鈺成:罵共產黨?一般市民可以 治港者不能!《主席開咪》
  • 馮檢基:疫苗究竟打哪一款?選擇副作用低的!
  • 曾鈺成:完善選舉制度由中央主導 等於五步曲變一步曲?《主席開咪》
  • 雷鼎鳴:夏寶龍對香港治港班子劃出紅線 中央對港政策陸續出台 港人不要試底線《灼見政治》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K11快速應變  要俾個LikeK11快速應變 要俾個Like 胡孟青
  • 第一名第一名 常霖法師
  • 林行止:百無一用驚懼槍桿  積極平衡設法開源林行止:百無一用驚懼槍桿 積極平衡設法開源 本社編輯部
  •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揭幕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揭幕 本社編輯部
  • 美國政府能從在華經營的跨國企業中學到什麼?美國政府能從在華經營的跨國企業中學到什麼? 謝祖墀
  • 公務員這座大山公務員這座大山 林沛理
  • 中美得人驚的變化中美得人驚的變化 張建雄
  • 林行止:反制美國力度升級!一拍兩散共踐雙贏?林行止:反制美國力度升級!一拍兩散共踐雙贏? 本社編輯部
  • 茶道今生之心無罣礙茶道今生之心無罣礙 文相濡
  • 馬雲「落馬」 網紅落井下石馬雲「落馬」 網紅落井下石 黃錦輝
  • 艾利森、胡祖六:對華政策應以利益為重 勿感情用事艾利森、胡祖六:對華政策應以利益為重 勿感情用事 本社編輯部
  • 國防大學劉明福:超越和戰勝美軍,建立國際軍事新秩序國防大學劉明福:超越和戰勝美軍,建立國際軍事新秩序 尹瑞麟
  • 教子之方教子之方 釋證嚴
  • 霍小玉紫釵遺恨霍小玉紫釵遺恨 楊興安
  • 顏色革命顏色革命 陳文鴻

推薦作家

  • 陳文鴻
  • 王耀宗
  • 湯文亮
  • 譚寶碩
  • 鄭明仁
  • 黃氏
  • 白先勇
  • 呂大樂
  • 盧兆興
  • 彭泓基
  • 楊興安
  • 羅海雷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