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國學大師錢穆說:「孔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聖人」。許多人都深有同感。宋儒朱熹說:「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的確,眼見西方黑暗的中古時期逾千年,東方若無孔子,情況真不敢想像。古來對孔子的稱譽,筆者認為「大成至聖文宣王」最恰當。孔子未嘗當王,但在中國讀書人心目中對孔子恭敬之誠,確如萬世之王。
天地君親師
這裏有個小故事,清初帝主康熙,也是個大學問家,亦前往拜祭孔子。但到了墓前,沒有下拜,原來墓碑上刻着「大成至聖文宣王」幾個字,皇帝焉能下拜王?後來孔子後人把墓碑「文宣王」三字掩蓋,改寫成「先師」兩字,變成「大成至聖先師」,康熙便坦然行禮下拜了。
原來古來讀書人教學生,天下誰者為大?有五個字,是「天、地、君、親、師」,帝主也要向老師行禮,可見為師者在中國社會的地位如何尊崇。上古只有貴族才有機會接受教育,春秋時代的孔子開「有教無類」先河,只要有心向學,交點學費便可追隨求學問,對社會影響2000多年至今。
孔子是中華文化承先啟後的至重要人物,影響中國2000多年來國運。多次蠻族入侵中原大地,朝代可亡可滅,但中華文明依然閃爍不滅,乘時又再度復興,孔門儒教居功至偉。
儒學三階段
孔子是儒家代表的領袖人物。國學大師柳詒徵認為中國「其前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傳;其後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開。」儒家學問,說易不易。歷來許多文人學者,窮一生之力研究,未敢說有所得。而亦有儒學著述說愚夫婦可得焉,故說難不難。
對於儒家精萃解述演繹,大致可分三大面貌,一是漢儒董仲舒之「天人合一」、「三綱五常」說,到宋代又發展為宋代理學,至民初則出現「新儒學」之說,唯均非本文範圍,不作討論。對於今日年輕人而言,要探知儒家要旨,最直接莫如熟讀孔子與門生對話之《論語》。
孔門精要三句話
對於孔門學問,筆者不揣淺陋,化繁為簡,認為精要可歸納為三句話:
一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這句話是不要勉強別人。自己不想見到,不想得到,不想遇到的,他人當有同感,不應勉強。此話隱藏的含義是要尊重別人。退一步言,是不能「己所欲,施於人」。自己愛辣,也要別人吃辣,便不對了,也是尊重別人的意思。
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這句話是說不要單顧自己家人。自己關懷本家老人,愛護本家孩兒,也應關懷別人家的老人及孩童,關愛要推己及人。這是一個大原則,隱藏的意義是不要只顧自家自己,自私自利,。
三、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鬭;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這裏一串話,其實一句:慎戒。少年成長,易受誘惑。這裏之色,當指色欲。其實一切吸引事物都可視之為色,物質亦是色。及其壯,氣力好,智力長,見識較多,便好爭勝,故戒之在鬥。及老,血氣固衰,其實是能力低了,不能隨意貪多,作非分之想,故戒之在得,否則惹來失敗甚而災難。這句話隱藏的含義是什麼呢?是自我的約束力。人,要有自我約束力,才易於避免煩惱和災患。
「仁」與「禮」
不少學者認為孔門精義在「仁」、「禮」兩字。在《論語》中,孔子對學生說了不少關於仁和禮的對話。不錯,仁和禮,可以簡單概括孔門思想。「仁」的造字是二人,即是除了自己之外,還有別人的存在。我們都知道「為富不仁」的成語,何以指為富而不仁呢?便是富者,沒有顧及別人,袖手旁觀而沒有施以援手,便是不仁。
說「仁」,是顧及別人。「禮」不光是禮儀,有規矩,還包含自我約束力。如《論語》載「非禮勿言,非禮勿視,非神勿動」。勿言、勿視、勿動,便是自我約束力。可見上述孔門精要三句話,已包括仁和禮之義在內。
孔門學問之得
本文所列舉的三句話,絕非在社會取勝之方。而是善與人和、得道多助的待人接物態度。孔門追求的是大同小康的社會;是心安理得、消災弭禍的個人修養。在諸子百家中,要有爭強奪勝的學問,可參悟《孫子兵法》、《鬼谷子》的一類著述。但只有爭雄的知識,沒有儒學的修養體悟,人生的價值,一定出現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