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灼見名家 -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 -

如何與情緒共處?怎麼放下情緒

從勝義諦來看,法師並不是真正最究竟的老師;最究竟的老師是在於你自己。

阿南渡登仁波切(Anam Thubten Rinpoche)生長於西藏,從蘇羅喇嘛(Lama Tsurlo)、千貝堪布(Kenpo Chopel)、噶旺喇嘛(Lama Garwang)等上師修學佛法。1990年代末期,阿南渡登移民到美國,對不同教派有深入認識。他以藏文和英文著書,包括 No Self No ProblemThe Magic of Awareness、The Fragrance of Emptiness及詩集《大天空》和 All is Well等。他的著作已被譯成多種語文,如韓文、俄文、德文等。還有由弟子編輯的中文書《你的本來面目》等。仁波切四處弘法,足跡遍及美國內外,影響了世界各地的修行者。過去數年他曾在美國多所大學講學,包括哈佛大學和柏克萊大學,主要分享禪修和佛法智慧。他目前居住在舊金山灣區。

基金會於2005年創辦,是一個追隨佛陀基本教義和歷代大師傳承無徑之道的容器。它團結所有真正希望透過體驗事物本質以發現內在自由與安寧的人。基金會致力培養於世界各地禪修的團體,及廣泛的提供日常、短期與長期的禪修。仁波切每年都會來香港弘法,為了和香港的法友結緣,仁波切及其弟子整理並翻譯了一系列的「佛法對話」,希望大家能透過佛法達到內在淨化,步往愛和智慧的道路。

真正的老師是自己

問:有些修行者會感到不安,因為他們同時跟隨一位以上的老師學習,或參與多於一個僧團的活動,這是否可以的?

答:我認為這當中並沒有衝突。跟隨不同老師或參與不同的僧團,這是取決於個人的喜好和選擇。

當我們閱讀佛法或傳統佛教的歷史時,所有偉大的導師從未告訴我們不能跟隨一位或以上的老師,或者不能參與多於一個僧團。不僅如此,這些導師一生中也曾有過不同的老師,他們也曾是不同僧團的一分子。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完全取決於你自己的意願以及受你的業力所牽引。你想和不同的老師一起學習,這完全沒有問題,當中沒有衝突。也許您只希望和一位老師學習,並只成為一個僧團的一分子,這也很好。從這個角度來看,在佛教傳統中是沒有一個標準的指引,要求你跟隨多位或一位老師去學習。這完全取決於您自己的偏好和智慧。

在我們的「如是聯誼會」中,也許有些人向不同上師學習或者是屬於不同僧團的一分子,這是完全沒問題的。有些人可能只在我們的僧團中學習,接近一位老師和只是成為一個僧團的一分子,這也是完全沒問題的。從這個角度來看,請以自己的直覺和智慧來決定你應該擁有一位還是以上的老師或成為一個還是不同的僧團的一分子。

從勝義諦來看,法師並不是真正最究竟的老師。最究竟的老師是在於你自己。佛陀說:「我只能向你展示路徑,但路是一定要你自己走的。」佛陀對於我們與老師的關係給予了明顯的四種態度。一、老師像醫生一樣;二、你把正道視為醫藥;三、你把自己視為病人;四、你把修行看作是復原或是服藥的過程。在這個意義上,佛陀已經說過,老師基本上只是一位外來的嚮導,他只能向你展示路徑而不是你的解放者或救世主。無論你有多少位老師,你都必須繼續把注意力轉向內心,並承擔起我們是「究竟老師」的責任,這樣我們才能真正改變意識,我們才能獲得自由。有了這種態度,老師雖然是非常重要,但並不是一切。

也許是由於我們高尚的努力、勇氣和願意覺醒。當然,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覺醒而存在。也許最重要的因素是我們內心希望得到解脫。我希望這是你們所需要的答案。這真的十分精彩!對無論僧團還是「如是聯誼會」來說,實在是令人振奮和注入了活力。此外,這次的問答也是我們修道上的一部分。當你閱讀經文時,就會看到阿羅漢與菩薩的對話,或老師與徒弟之間對話。對話可以幫助澄清我們腦海中的許多問題,並讓我們的內在得以昇華到另一層次,以及讓每個人都可以從對話中受益。非常感謝!

基金會於2005年創辦,是一個追隨佛陀基本教義和歷代大師傳承無徑之道的容器。

與情緒並行

問:如何全心全意地應對充滿挑戰的生活環境,以及它們可能帶來的強烈情緒,例如仇恨、憤怒和羞恥?這些情緖可以被視為法道上的一部分,而不是令它們更堅固,亦不是無視於絕對的空性。

另外,有一些人會用靈性上的繞道,以一種抽象的方式,製造出抽象的慈愛和善良、悲心、隨喜以及平等捨,去迴避某些感受或情況;甚至作出自我批判的傾向,以達至尋求這種舒適的境界。當然,最終卻會摧毀了「無我」的教學。

怎麼放下這些感覺?它們似乎令我們陷入困境以至無法幫助別人。

答: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作為人類,我們已經有着豐富的情感,並與它們共處。有時候人類的情緒是如此微妙和震撼,也許我們不用再為自己設計得更精巧。例如,憤怒不是生氣的本質;同樣,愛也不只是一種情緒,而是有各種形式的愛。在我們已知的人類語言中已經描述過,例如: 古代藏語有許多關於愛的詞滙。除非是禪修者,否則通常情緒是非常強烈的。

這是因為我們沒有真正接受過「如何與情緒共處?」的訓練或文化教育。我們未有在幼年時學會如何處理我們的情緒和念頭。我們的社會和我們的父母及學校,只教曉我們許多可以在這個世界生存的伎倆。我們的文化並沒有在我們年幼時,教導如何與念頭和情緒共處。然而,如果你到佛寺,僧侶會教你與念頭和情緒在一起。

順道一提,最近世界各地都在發生一場運動。現在,我身處香港。昨晚有人在機場迎接我,她說香港有很多人非常有興趣學習禪修。這是史無前例,所有佛教徒都在修習禪修。除了寺院內的僧侶和瑜伽士,通常沒有一整個文化是對禪修感興趣的。

因此,到目前為止,我們沒有更多讓人開悟的教育(enlightened education)或更有效與情緒共處的訓練和技巧。一般情緒是我們存在的一部分。我們需要它們,因為我們是人類的,倘若我們沒有情緒,就不會是完整的人類。有着悲傷、快樂、心情、生氣、陶醉,成為人類等各種存在的情緒,組成為某一個人。然而情緒經常控制我們,我們面對這種強大的力量時也難有所為,即使這個情緖是你的一部分,有時候我們不知道該怎麼做,像海嘯在我們體內,完全任由它控制了。你有時候不知道如何處理它們,它們比你更強大。這都是因為沒有靈性教育或禪修的訓練來教導我們如何與念頭和情緖共處。

我們大多數的痛苦,就像我所說的內在的痛苦,基本上都是來自大部分人不知道如何處理情緒。例如:來自憤怒的情緒和怨恨的痛苦。想像一下,當我們知道如何與它們共處,也許便可以減少了巨大的痛苦。我並不是說我們不應該有情緒,總是要快樂和精力充沛,可是我們常常受不必要的痛苦折磨。「不必要的痛苦」這個詞,提醒我們「痛苦」這只是内心的一種狀態,其實我們不必承受這麼多的苦。有時盡管痛苦可能有一些優點,教會我們如何富有慈悲心,憐憫和同情其他生命。因此,學習如何與情緒共處是十分重要的。

你無需有宗教和靈性上的修持。這個方法是給予每一個人。它將為一個人的生活帶來許多幸福、喜悅和內在的自由。見證着情緒升起時,你不必拒絕它們。試着拒絕或壓制它們,便會成為逃避的一種形式。你不是以熟練的方式與情緒決鬥,因為情緒有時如此粗暴和強大。很多人壓抑和逃避自己的情緒,讓自己忙碌,用所有無關的活動佔據自己的内心,不讓自己陷入情緒當中。這都是因為情緒太過猛烈,令我們不知道如何與它相處。與此同時,我們亦不知道如何處理情緒。有時情緒會像卡住了,令我們一直往下墜,這種現象引致我們痛苦,例如:沮喪。基本上我們每天都很不開心,內在的痛苦來自於迷失在情緒當中。

因此,我們可以作為情緒的「見證」。這就是禪修,尤其是當禪修作為空間和有意識的放鬆。我們在自己的身體和意識中創造了這個充滿活力的空間,讓所有的情緒升起,喜悅的情緒、不太喜悅的情緒,沒有任何判斷。任何情緒來到,我們讓它們有它們的需要而來,而不是迷失在它們之中,也不要拒絕它們。然後,遲早,因為情緒只是能量,它們會自行處理,這是我們可以做的。不僅僅是禪修,我更強烈建議你使用這種方法,即使在一天之中,當你有強烈的情緒時,你不是在禪修,你是正在與某人談話,只是坐在沙發上,突然間出現了巨大的情緒波浪,這感覺讓你失衡。那一刻,你可以精力充沛地愛自己,讓自己沉澱,聚焦在當下,作為「見證」。感到甚麽都可以,是生氣也好,那是悲傷也好,或是恐懼也好,允許自己漸漸進入「我會在這裏,我不會逃避,我純粹是見證」的狀態。與情緒共處是很棒的,一旦你每天都這樣做,最終你會獲得一種驚人的技巧、心靈技能,每當情緒升高,你的身體,你的意識便知道如何以最開明、最熟練的方式作出回應。

另一種讓我們真正明白情緒的根源的方法,是通過「參悟」(inquiry)來探究情緒的根源。我們經常發現情緒的根源在於故事性的情節,就像記敍文一樣。例如:我對自己有一種想法,無論是對於生命是消極的想法,還是積極想法,都可以引起強烈的情緒。因此,我們需要找到情緒的根源,這通常並不總是來自故事性的情節或敍述。當開始提出關於自己和世界的一些故事性的情節(想法),與此同時,也開始看見根源是來自錯誤的故事情節和敘述,然後終究明白我們不必接受這些故事情節了。這樣「參悟」,有時會幫助我們真實地放下一些確實麻煩、甚至是一些令人困擾及焦慮不安的情緒。

我希望這是有幫助的。至少有一些幫助。讓我們繼續這種佛法對話,它甚至在訓練着我個人的修持。我希望這些對大家都是真確的。感恩!

原刊於佛門網,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