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檢測從9月1日開始至今,約有150萬人完成採樣,但累計卻只找到19宗新確診個案。若以香港人口750萬作推算,香港約有不足100名隱形患者。無疑這結果是預期的,因為大部分香港市民對抗疫方面的處理是非常認真的,特別是在疫情爆發期,市民戴口罩比率可以說是全球之冠,這對減低傳播鏈的確有相當的幫助。從過去幾天本地確診宗數已跌至只有幾宗來看,疫情已明顯受控,對香港市民來說,這肯定是一個好消息。
全民檢測效用成疑
林鄭推行全民檢測引起不少社會爭議,例如,由於接受檢測的市民只佔香港人口兩成,反映在收集隱形患者的資料是不會太全面的,加上在檢測中只有19宗新確診病例,這亦反映全民檢測的推出時間是不合適的,因為在疫情已差不多受控的情況下,花費大量人力物力來追蹤有限數量的隱形患者,這肯定不符合成本效益,是浪費公帑的表現。
筆者早已對全民檢測的效用存有保留,因為盧森堡在今年5月底已啟動一項為期九星期的全民檢測計劃,但結果是疫情未受控。在計劃推出一個月之後,疫情並沒有改善。從盧森堡負責公共衞生部門所得的資料,由今年7月1日至9月9日的累積確診病例數為3458宗,佔總確診宗數五成,顯示全民檢測未能阻止疫情擴散。
其實,盧森堡不是唯一推出全民檢測計劃的國家,歐洲四個面積細小的地方,包括安道爾、法羅群島、直布羅陀和摩納哥,均有類似抗疫措施,但至今這幾個地方仍未能將疫情完全控制下來。從以上幾個國家和地區的經驗,全民檢測的有效性是值得懷疑。不過,筆者不是反對政府推行大型檢測計劃,但這類檢測計劃必須是針對高危族群,這才可以達到理想效果。至於已設立的臨時檢測中心,政府可以保留部分場地用作自願檢測,始終有部分市民會願意接受測試,以保障健康。
筆者對本地疫情作出仔細研究,從新增確診病例宗數來看,疫情爆發只是出過兩次,由今年3月中至4月中和今年7月至8月。假若採用流行病學的「對稱S曲線」(Symmetric S Curve)來推算疫情的變化,結果發現這條曲線具有相當高的預視能力。以最近兩個多月的疫情進展來看,S曲線早在三個星期前推算出疫情已逐漸受控,並預測在9月初時,新確診病例宗數會跌至單位數字。假若新冠肺炎再次爆發,特區政府不妨參考這條傳染病追蹤曲線來分析疫情,以確保能夠正確了解疫情的變化。
原刊於《蘋果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