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常常遇到以下幾種情境:
情境一:某天,一位幼兒在學校上課時打翻了自己的水杯,弄濕了同桌的書包。其他幼兒可能會認為他/她是一個不小心或者笨手笨腳的人。
情境二:有一位幼兒在學校的跑步比賽中未能拿到獎盃,悶悶不樂,責怪自己。
情境三:有一位幼兒在玩具店裏看到一個玩具火車,非常想要擁有它。他去問爸爸是否可以買給他,但爸爸因為某些原因拒絕了並隨口說一句:「你都不乖,等你乖點,我再買給你。」
以上3個情境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在解釋幼兒的行為時,都傾向於從個人或他人的性格、動機、態度等內在因素去尋找行為的原因,而非環境、條件、偶然機會等外部因素。
個人特質和內在因素 不可過度強調
這種情況的發生是由於基本歸因錯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造成的,這是歸因理論(Attribution Theory)的一種現象,歸因理論提供了幫助人們理解和解釋行為的方式,而基本歸因錯誤是指人們在解釋他人行為時,過度強調個人特質和內在因素,而忽視了情境等外在因素的影響。
幼兒時期是孩子們建立自我認知和價值觀的重要階段之一,在這個階段裏,他們可能會犯基本歸因錯誤,過度強調內在因素而忽略外在因素。作為家長或幼兒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引導幼兒從基本歸因錯誤中更全面地解釋自己或他人的行為。
一、問開放性問題引導多角度歸因
創造安全的環境,與幼兒展開一些適齡性對話,引導他們反思事件,幫助他們從多方面尋找原因。例如我們可以問:「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會輸了比賽?」「你為什麼覺得爸爸不給你買玩具呢?」引導幼兒探討外部原因如爸爸的財務問題、玩具是否適齡等,並非因為爸爸不喜愛他或他不乖。而對於還不能完整表達自己的幼兒,我們可以直接說出他們內心的想法:「你是不是因為爸爸沒給你買玩具不開心?」,認可他們的感受,再進行引導。
二、示範正確的歸因方式
當幼兒犯錯或者遇到困難時,作為家長或老師,我們可以示範正確的歸因方式,了解外在因素的影響。例如情境一中,當幼兒打翻水杯時,我們可以說:「這只是一個意外,你不是故意的,下次小心一點就好」;情境二中,可以告訴幼兒:「比賽最重要的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享受比賽的過程」,並分享自己失敗的例子;而在情境三中,如果不同意給孩子買玩具,可以直接說「這些玩具不一定是你現在所需要的」,而不是隨口拋一句「因為你不乖」就將事情搪塞過去。
三、通過繪本故事建立積極態度
在選擇故事時,筆者建議大家根據幼兒的喜好選擇。如果孩子喜歡動物,可以選擇《大魚,小魚》這類書來鼓勵幼兒嘗試新事物,即使可能犯錯,也要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如果孩子喜歡魔法系列的,可以選擇《魔法開關》這類書,強調犯錯是人之常情,並且我們可以學習從中成長等。
此外,我們還可以讓幼兒扮演不同的角色,學習如何處理失敗和錯誤,並鼓勵他們將自己處於同樣的情境中,去理解他人的感受和處境,培養同理心。例如,我們可以問幼兒:「如果是你,你覺得你為什麼會打翻杯子?」「如果你是他,你有什麼感覺?」等。
總而言之,引導幼兒從基本歸因錯誤中走出來需要時間和重複的實踐。通過提供安全而開放的環境和對話,示範正確的歸因方式和繪本故事,可以幫助幼兒開始理解並考慮多種因素對行為的影響,從而避免過度強調內在因素,提高他們的社會認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