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學課程傳統科目包括中文、英文、數學,到高中時再分為文理商科,文科唸文學、歷史等人文學科,理科唸物理、生物及化學等,而商科則唸會計、商業管理等。近年教育課程改革,現在的學生還要多唸一門通識科。通識科推出的目的,是希望學生能擴闊視野,多關心社會,不再局限於傳統的中學科目之中。但通識科目由於範圍太過廣泛,指引不清,老師在備課時遇到不少困難,同學在學習時亦不知從何讀起。其實,雖然通識課程理論上包括所有範圍,但實際上課題都來自香港及國際的時事新聞,所以你可把它看成一課應用的社會科學,包含經濟、政治等方面的考慮。但時事新聞是天天不同,我們如何可以對每一個案例都作深入的分析呢?又如何可就每一個案例都作出政策建議?當中的原則又在哪裏呢?
不恥下問 不斷改善
「
唸通識如烹小鮮」,課程涵蓋範圍廣泛,就如中國有不同的小菜美食。同學要把通識課唸好,就如一個大廚要懂得把不同的菜式都做得美味。要成為名廚,首先要懷有一腔熱誠,以客人能品嚐美食為己任。同樣地,同學要念好通識科,心裏應常想着有甚麼政策會令社會更加美好。名廚對每樣菜式都有高水準的要求,自己對吃的要求也必然非常之高,所以同學對分析時事要培養出高要求,不斷作更深入的追問。名廚不只知道甚麼東西不好吃,而且知道不好吃的原因在哪裏,也知道怎樣改善。同學在分析評論時事時,不要只懂批評政策的不是,也要提出可行的改善方案。
同學在唸通識科題目及作出政策建議時,可參考三個原則:
一、資源運用的經濟效益性
二、政策的技術可行性
三、政策的政治可接受性
什麼是資源運用的經濟效益性?任何政策,都涉及資源的重新分配,但資源的重新分配,很多時會出現有人得益,有人受損。一個好的政策的資源重新分配,最好能做到政策實施後有人受惠,但沒有人受損,這種改善經濟學名為帕累托改進(Pareto Improvement)。如果不能一下子做到這種改善,退而求其次,就是要令政策實施後,社會整體資源可以增加,蛋糕做大了,雖然有些人分得比以前多,有些比以前少,但政府也有足夠資源,去補貼損失者。如果一個社會正處於「帕累托最優」(Pareto Optimal),那麼政府無論怎樣重新分配資源,也會有人損失,這個最優只是經濟學上的定義,不能視之為對社會最好。舉例說,社會上所有財富都集中在一個人的身上,其他人則一貧如洗,經濟學上也視之為「帕累托最優」,因為任何重新分配都會使這財富唯一擁有者受損。
心繫社會 投入課題
第二個政策原則是政策的技術可行性,例如政府立法要市民不可在家中吸煙,就算有法例,也不可能執行,就算可執行,因成本太高,技術上不可行。
第三個原則是政策的政治可接受性,例如香港人口老化,地少人多,理論上我們可以出資一次過回購老人的身份證,讓他們回國內養老,以改善香港人口老化帶來的醫療、福利及居住的壓力。但老人家年輕時對香港有貢獻,而且也是香港永久性居民,受《基本法》保護,所以這政策政治上不被接受。
通識科跟中、英、數等其他科目不同,沒有固定的課程及課題,沒有標準答案,所以不能死記硬背,也不可能重複練習,同學們只能抱着學好通識科,不能抱着考好通識科的心態。老師在教通識課程時,首要引發學生對時事的興趣,陳述這科與同學自身利益的關係。通識科推出的目的,是要同學多關心社會,雖然同學們現在不用交稅,也未夠年齡投票及參選,但香港是大家的家,政府的政策影響大家的未來,所以同學們唸通識科時,只要心繫社會,便能投入課題。而在提出建議時,只要遵從以上三個原則,那麼無論如何複雜的時事議題,都可簡化出幾個可行的解決方案。大家亦不妨大膽地把自己的建議方案投搞於報章,如果建議能成為政策,大眾因而受惠,這比你能在考試中考獲優異成績更有意義,所獲得的滿足感及成就感也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