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文化 天人交感,物我成全──春聯的玄機

天人交感,物我成全──春聯的玄機

據內地中國世界紀錄協會查考,最早的春聯是「三陽始布,四序初開」,比一般認為的「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早了200多年。前者未知作者,後者為後蜀末代之君孟昶的作品。

許志榮 作者: 許志榮
2023-02-18
教育眼

標籤: 天人關係尚書文人春聯灼見原創灼見獨家
傳統的春聯飽含倫理的祝福,而且都體現天地人間的浩瀚之氣,可是植入商業社會則演變成另一種風格。(作者提供圖片)
傳統的春聯飽含倫理的祝福,而且都體現天地人間的浩瀚之氣,可是植入商業社會則演變成另一種風格。(作者提供圖片)

「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是農業社會平凡的奢望。因為生計的維持不但要仰望蒼天,還有賴當權者的開明治理,一介草民身不由己,只能誠心禱告。「晨興理荒穢」,懷着自我的祝福出門;「戴月荷鋤歸」,就等待霑衣的汗水有多少回報。(註1)

最早的春聯

據內地中國世界紀錄協會查考,最早的春聯是「三陽始布,四序初開」,比一般認為的「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早了200多年。前者未知作者,後者為後蜀末代之君孟昶的作品。

「三陽始布,四序初開」以《易經‧泰卦》陰陽感應、萬物亨通作為四季伊始的願景。這副春聯宏觀天地,貫徹人間,不以一家一姓為祝福對象,有一種大同世界的胸襟。至於孟昶之作,則引用《易經‧坤卦‧文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宣示人間倫理作為家族幸福的磐石。

天人交感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理念,在文明發軔階段,諸子百家一般都對天地鬼神有所敬畏,而在位者更順水推舟,以「奉天承運」、「五行更替」確立威權。於是皇天后土加持九五之尊的名位,普天之下須頂禮如儀。就以孟昶為例,它歸降宋朝之日,正是宋太祖的誕辰,那句「嘉節號長春」其實與宋太祖將自己生日定名為「長春節」似乎暗通款曲。封建社會的吉凶禍福和天地節慶鋪排都由當權者定奪,大概是當時的人間宿命吧。

後來,貼門聯漸成官宦之家和文人雅士的喜好。據史書記載,明太祖朱元璋酷愛對聯,更大力推動民間在家門兩旁貼上喜慶祝福,於是春聯與唐太宗始創的「門神」,一併成為民間的吉祥物。

「五福臨門」的折讓

由於最早的那副春聯雖然對偶穩妥,但「始布」與「初開」意思重複,而且上聯對於一般沒有深究《易經》的讀者來說,有點不明所以。民間衍生一個幸福感更濃厚的修訂版──「三陽啟泰,五福臨門」。「泰」與「福」比「始」與「布」更有正面意義,而且「五福」亦有經典依據,比「四季」涵義豐富得多。

原來據《尚書‧洪範》所記,周武王取得政權,頒布治理天下的宏願和綱領,示意明瞭人間禍福,重建王道文明規範。他指出「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遵行美德)、五曰考終命(善終)」;相反的「六極」「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憂,四曰貧,五曰惡,六曰弱」。

關於「五福」、「六極」作為管治社會的理念,意義在於秉承天命處理庶民的賞罰。前者恩澤天下,後者肅整威嚴,而只有正直的君王才可以「作之福」、「作之威」。另有一說,周武王信誓旦旦頒布治理天下的承諾:為君者能踐行天道可享「五福」,否則觸怒天庭,判處「六極」的懲罰。

不過因為《尚書》的五福之說涉及死亡,成為春節的忌諱,後來一般人都接受了東漢桓譚的修訂,把「考終命」改為「多子多孫」,最後,「五福」變成「壽、富、貴、安樂、多子多孫」,並有六福、七福、十福的延伸。

雅俗的落差,大概是文明演化的代價。

文人雅士的話語權

相傳明朝解縉的家門對面是曹尚書的大宅。曹尚書甚愛竹,在房子周圍種上象徵君子的竹樹。解縉在考中科舉那年的除夕,貼上一副春聯──「門對千竿竹,家藏萬卷書」。曹尚書看見了,不甘於自己的園林景致被小輩挪用,進行二次創作,馬上削短了竹樹。豈料解縉隨即修訂原作,在上、下聯尾各添一字──「門對千竿竹短,家藏萬卷書長」。最後尚書大人忍無可忍,砍掉竹樹,以為一了百了,可是小輩又來個新版本──「家藏萬卷書長有,門對千竿竹短無」(註2),氣度才華,高下立見。

回顧古人的相處之道,豁達地說,這是威權之下文人的尊嚴寄託,讓民間有點文明氣象,葉紹鈞的〈春聯兒〉就是療癒庶民創傷的例子。不過這種風範一旦流於自我催眠,魯迅筆下的「阿Q」和「孔乙己」就百子千孫了。

禮失求諸野

傳統的春聯飽含倫理的祝福,而且都體現天地人間的浩瀚之氣,可是植入商業社會則演變成另一種風格。市面常見的春聯少不了「財」、「富」二字。春聯就文字而言,上下聯的語法、用詞、平仄都應有講究,張貼左右也有規矩,而且可以的話,最好自行撰寫。現在滿街都是印刷版的匠體字,罕見別出心裁自行書寫的筆跡。

圖中所見的村屋,把春聯貼在鐵門的欄柵上,的確有點尷尬。考究原因,可能是牆上信箱太貼近門邊,把春聯貼上去太狹窄委屈了。不過打開鐵門,春聯就在左右兩側,可以接受。

「王屋有天皆麗日,沙田無處不春風」,春聯內容只提及天上的麗日、地上的春風,開啟天地萬物生機,孕育家家户户的幸福。相比於商場或富豪大宅所見的春聯,更顯高貴的涵養。

這副嵌字春聯字體用草書,可見作者除了有文化,更不在意旁人是否看得懂,瀟灑磊落的氣度,高貴得與眾不同。

後記:亂世的祝福

執筆之際,土耳其地震傷亡慘重;俄烏戰事超過一年,仍未見和解的曙光;大國之間的氣球與導彈又敲響警鐘;我們的地球陷入了更危險的狀態……

謹以成語續貂,奉上新春祝福:

海晏河清風調雨順
龍翔鳳舞國泰民安

註:

  1. 「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2. 「家藏萬卷書長有,門對千竿竹短無」:傳說的版本為「門對千竿竹短無,家藏萬卷書長有」,應按上下聯末字的平仄規範修訂先後。
  3. 葉紹鈞〈春聯兒〉

更多精采文章

  • 人到中年說眼鏡──本源、傳入與普及 人到中年說眼鏡──本源、傳入與普及 
  • 粵語解密:其粵語解密:其
  • 專訪張五常:學術環境、青年前途、學習態度專訪張五常:學術環境、青年前途、學習態度
  • 改變生命的初中職場實習改變生命的初中職場實習
  • 發跡地亦是傷心地──李白的長安情意結發跡地亦是傷心地──李白的長安情意結

  • 墨子學習觀的探究(二)
  • 結緣大師30年
  • 憶鄧師立光

許志榮

資深語文教師,《信報》前「教育眼」專欄作者,致力於反芻成長經歷及總結個人教學得失,化作春泥更護花;並以教育工作者的心眼、文化傳承的觸覺和視野評論時事,期望化民成俗,回饋社會於萬一。主要著述:《教育三重奏》。與教育相關的研習興趣:語文教學、語文考評、經典教學、文化傳承、啟蒙教育、全人教育、道德教育、國民教育及公民教育。
View all posts
標籤: 天人關係尚書文人春聯灼見原創灼見獨家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李白一出場,便是一個少年游俠的模樣。(《長安三萬里》預告截圖)
灼見文化

發跡地亦是傷心地──李白的長安情意結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1
何教授曾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亦曾任建築學院院長,培育了不少建築專才。(照片由何培斌教授提供)
字旅相逢

培修保育研古建,斌蔚圓融築慈山──專訪何培斌教授

作者: 馮珍今
2023-09-21
林毅夫教授指出,中國有「後來者優勢」,不會陷入《廣場協議》後日本的困境。(灼見名家圖片)
名家演講錄

林毅夫教授:中國不會發生資產負債表衰退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0
早在2012年,他就發表了《國民教育與藝術文化》,認爲最爲理想的國民教育,就是學習中國文化,愛中國文化就是愛國。(灼見名家製圖)
灼見專訪

專訪張五常:文化修養和語文學習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0
對於風波未息的中大校董會事件,郭少棠教授想問:大學教職員對於大學教育的承擔,對文化的影響做了多少事?立法會對自身的社會責任又掌握了幾多?
灼見專訪

專訪郭少棠:從自傳式民族學角度 看中大校董會事件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0

影片

  • 陳文鴻教授:中國怎樣部署全球戰略 抗衡美國霸權?一帶一路倡議 香港為何仍未發揮作用?
  • 陳鳳翔:拜登四處樹敵令全球投入去美國化? 新興國家紛紛走上去美元化不歸路?
  • 鄭國漢教授:10年校長任內經歷佔中與黑暴有什麼體會? 大學在社會運動中如何自處?
  • 張五常教授:世界級經濟學大師為何對我傾囊相授? 怎樣做學問才會有大成就?
  • 陳文鴻教授:習近平不去印度見拜登有何考慮? 金正恩與普京會面密謀哪些合作?
  • 陳鳳翔:日、法科技巨企為何無法抗衡美國壓迫? 華為面對無理打壓 怎樣浴火重生?
  • 陳文鴻教授:美強中弱 中國如何合縱連橫對抗霸權?北京怎樣防範政商學精英叛變?
  • 黃錦輝教授: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訪華為何無功而返?華為新手機技術無懼美科技禁制?
  • 張建雄:年輕人早熟 何時開始培養為學與做人之道?從《中庸》、《大學》吸收什麼教子智慧?
  • 張仁良教授:擔任教大校長10年 教師培訓制度有何革新? 怎樣總結香港教育的偏差與改進?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專訪張五常:人的能力與選擇──發問、人腦、選科專訪張五常:人的能力與選擇──發問、人腦、選科 本社編輯部
  • 500年一遇暴雨與氣候變化500年一遇暴雨與氣候變化 余遠騁
  • 專訪郭少棠:從自傳式民族學角度 看中大校董會事件專訪郭少棠:從自傳式民族學角度 看中大校董會事件 本社編輯部
  • 本港劉國松的大弟子──陳成球本港劉國松的大弟子──陳成球 益行
  • 林毅夫教授:中國不會發生資產負債表衰退林毅夫教授:中國不會發生資產負債表衰退 本社編輯部
  • 培修保育研古建,斌蔚圓融築慈山──專訪何培斌教授培修保育研古建,斌蔚圓融築慈山──專訪何培斌教授 馮珍今
  • 梁錦松深圳設首家港資大型私院 憑三不賺原則嶄新醫療體驗惠民梁錦松深圳設首家港資大型私院 憑三不賺原則嶄新醫療體驗惠民 本社編輯部
  • 香港能否成為亞洲人中外融合電影的基地?謝嘉怡和Lyman有否機會做主角?香港能否成為亞洲人中外融合電影的基地?謝嘉怡和Lyman有否機會做主角? 李偉民
  • 張五常教授:世界級經濟學大師為何對我傾囊相授? 怎樣做學問才會有大成就?張五常教授:世界級經濟學大師為何對我傾囊相授? 怎樣做學問才會有大成就? 本社編輯部
  • 陶傑:如果當年彼得大帝和康熙結盟陶傑:如果當年彼得大帝和康熙結盟 編輯精選
  • 虛幣平台JPEX風波愈演愈烈   逾千四苦主報案 涉款10億虛幣平台JPEX風波愈演愈烈 逾千四苦主報案 涉款10億 本社編輯部
  • 刷牙與洗牙刷牙與洗牙 常霖法師
  • 李白的劍與高適的槍──乘風三萬里,夢回盛唐去李白的劍與高適的槍──乘風三萬里,夢回盛唐去 本社編輯部
  • 灼見名家九周年論壇──世界地緣政治演變對香港的挑戰灼見名家九周年論壇──世界地緣政治演變對香港的挑戰 本社編輯部
  • 專訪張五常:文化修養和語文學習專訪張五常:文化修養和語文學習 本社編輯部
  • 香港專上學府校長大換班香港專上學府校長大換班 文灼非
  • 談帶着魅力的女性談帶着魅力的女性 楊興安
  • 《逃出大英博物館》的家國情懷《逃出大英博物館》的家國情懷 彭泓基
  • 二維碼點餐生意更少?二維碼點餐生意更少? 車品覺
  • 由進出口數字看世界由進出口數字看世界 張建雄

推薦作家

  • 曾國平
  • 譚新強
  • 劉銳紹
  • 艾雲豪
  • 車品覺
  • 余錦明
  • 周光蓁
  • 張宗永
  • 潘文慧
  • 李大齊
  • 林嘉良
  • 黃錦輝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