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不是第一次到馬來西亞,不過以前往往是「點到點」,只知道開會的地方;又或者開會之後去了旅遊。這次有整整的幾天,而且不斷地與教育工作者交往。算是對於大馬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尤其是對於華人社會的了解。臨別,有大馬的朋友說:「你來了很多次,應該很了解馬來西亞了吧!」我的答案:「是了解多了,但是愈了解愈不了解。」
的確,因為接觸多了,聽到他們談論的話題,很多名詞、制度、政策都很陌生。詢問之下,答案往往引出一大段背景和歷史,知道背後的複雜性,更加感到不知道的東西太多太多了。這也許是我們做研究的習慣使然,凡事問一個「為什麼」,愈問愈多問題,愈來愈感到自己的無知。承接前幾周的話題,也是一種學習。真的,其樂無窮!
這次去大馬,是「隆雪華堂」100周年一個研討會的邀請。當時問了大馬朋友,都說很值得參加。又聽組織者介紹,說陸佑是當年的創辦者之一,因為港大有陸佑堂,份外親切,就應邀了。到了當地,才明白這個組織是全馬許多華人大會堂之一,英文稱為Assembly,其性質可知。隆,是吉隆坡;雪,是吉隆坡所在的雪蘭莪州;是一個地方華人組織。
筆者的大馬朋友知道了,邀我順便重訪在巴生(Klang)的興華中學。興華是一所「獨立中學」。也就是獨立於國立學校系統的華文中學。據接觸的其他朋友說,這是在馬來西亞各類學校中出類拔萃的排頭中學。
吉隆坡、巴生、加影
又得到「董總」的邀請,與他們的同事交流。「董總」是獨立中學各個董事會的總會,並排的還有「教總」,是獨立中學教師會的總會。有時候並稱「董教總」,也就是教育界的聯合團體。董總的總部在加影(Kajang)。吉隆坡、巴生、加影分布在三角形的三點,互相相隔一小時車程。但繁忙時間會塞車。除了吉隆坡和少數城市有捷運、單軌,城際也有疏落的公車,基本上沒有私家車,就難以出行。感覺上有點像美國的加州。
意外收穫,巴生是一個較有歷史的地方,原來是「肉骨茶」的發源地。到處都有肉骨茶的店,都說全市有600多家,而且都說家家有特色。肉骨茶的起源,據說是巴生近海港,碼頭工人收入很低,就撿了人家吃剩的肉骨,熬出有味的湯,加進養生的中藥,成為大眾喜愛的食品。聽說,有些年紀較大的,至今還會每天早上非肉骨茶不歡。
興華中學的老師還特地為筆者設了一餐肉骨茶晚宴。這才知道我們在香港吃的,是精簡版。他們的肉骨茶,有湯的,也有乾的。還有不少配料──油條、酸菜……而且,肉在豬的不同部位,「茶」就會有不同的品種,不一而足,大開眼界。
兩位老師帶着我遊覽古鎮,路經車站附近的「橋底」,更傳說是肉骨茶的第一家。看進去,已是上午10點,還是幾乎坐滿。但也有「友族」的馬來人;他們都是穆斯林,不吃豬肉,因此也有牛肉,還看到有雞腳。又聽說很多「友族」聞不慣中藥的味道,因此也有改良的另類做法。
兩位老師帶我去吃經典的早餐,在中國酒店。前一天聽說了,就問是否需要穿着正規點,他們笑說不必。到了才知道是一家不大的餐館,裏面是地道的拉茶、加央,還有各式炒麵、炒粉、椰漿飯糰……注意到的是,光顧的也有「友族」,而且是衣着光鮮的「友族」。
華族、巫族、印族
一個晚上,隆雪華堂的朋友帶筆者去吃印度咖哩。原來是鋪在芭蕉葉上面的咖哩飯。習慣是手抓,也提供西方餐具。筆者入鄉隨俗,效法其他華人朋友,手抓。餐館裏面也是各個族裔都有。
「友族」這個詞,還是第一次聽到,是泛指華族以外的各族;但大多數時間是指巫族,即馬來族。聽來充滿善意,也表達了種族共融的觀念。這種共融的氣氛在民間到處感覺到。即使在中國餐館,也有「友族」或者外勞,不懂華語。
這種民間融洽的狀態卻好像沒有表現在政策和政治層面。教育是一個突出的領域。董總目前有關的獨中(獨立中學),是以華文教學語言為主軸的中學,有63所。他們有自己獨立設計的課程(有自己的課程局)、獨立的中學畢業統考(有自己的考試局)、自己編寫出版的課本,當然還有自己的師資培訓等的教學研發與專業發展的活動。
獨中的成績很多都在政府辦的(國中)國立中學前面,但是董總的統考得不到國家的承認,不能直接升入本國的大學。畢業生,成績較好的到新加坡升學,其他不少到台灣,近年也有零星的到中國內地或香港(香港其實是一個不錯的升學去處,為何只有零星報考?值得深思)。
在興華中學看到一個設計得非常好的校史館,原來在1957年自治之初,就有把全國學校一體化用馬來語教學的政策,要華文中學轉制。當時就有一批華文學校決定不轉制,因此沒有被納入國立學校的系統,成為私立學校,所以稱為獨中;而且沒有按照國家的課程教學,也不靠國家的統考,所以不被接納升入國立的大學。雖然如此,目前還有不少華文小學(華小)則屬於國立體系。
國中、獨中、華小
獨中也在受到挑戰。一個是普遍的現象使然:華族的少子化令到華人子女的數字整體下降,而「友族」卻沒有少子化的趨勢(新加坡也有類似的情況)。另一個是華人子弟也有不少進入國中就讀,往往是因為可以在本國念大學。
近年,一方面是華族人口愈來愈少,但另一方面,近年也有逐漸多的「友族」──包括馬來裔與印度裔──入讀獨中。主要是爭取子女學中文;也是因為強的獨中升入海外好的大學比率比較高。
學校的這種情形存在已久。教育界也似乎已經能夠習慣於與之共存。但是政壇上卻似乎不是這麼一回事。特別是去年年末的大選,代表華裔的政黨失票甚多,而代表巫族的政黨則得票急升。在華人的角度,稱之為「綠潮」。原來持續多年的種族平衡被打破了。這次會議的許多討論都是在討論新的平衡點在哪裏?
局外觀察,這裏面起碼有兩個因素。第一,近來有呼聲,要把馬來西亞建立成為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國家。雖然還不是國家政策,但是這種呼聲頗有市場,尤其是在政壇。
有人說這是英國離開殖民地的時候埋下的定時炸彈,也有人說這是華族因為中國強大而壯大。從局外看,有點可惜。種族與宗教多元共融,完全可以看成是一種資源,共同分享,共同建設。會上也有不少呼聲,也有學術研究,說明民間沒有族裔對立的基礎。
第二,中國因素起了一定的影響。會議中的經濟與政治論壇都接觸到在中美角力之際,馬來西亞如何定位。華族之中,據他們說,年長的一輩大都傾向支持中國。年輕的則多數就事論事;對中國正面負面的訊息他們都接受。「友族」的則接受西方的訊息比較多,因此對中國存疑──基建怕影響環境,貸款擔心負重債,投資害怕國家資本入侵──闡釋下來,顯然對中國沒有認真的了解,因而以防範的心情居多。
可幸的是,一、各方都同意在中美之間不要站邊;二、相反的意見可以同台抒發,而沒有火藥味。看到的馬拉西亞,固然是比較發達的城市部分,但已完全是發達的經濟社會。但願及早找到族裔共融共享的前景。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