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下旬的關西之旅,燠熱難當,住在京都,除了必去的寺院,我們大多數躲在博物館、美術館看展覽。然而,此行最難忘的,不在京都,卻在大阪,中之島的「童書森林」(こども本の森中之島)──安藤忠雄設計的兒童圖書館,竟教人流連忘返。
建築是文化,也是歷史的呈現,從古及今,由傳統到現代,一幢復一幢的建築,展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中之島公園一帶,由堂島川與土佐掘川兩條主流河川匯流而成,是大阪的文化中心,園內歷史建築林立,如大阪府立中之島圖書館、大阪市中央公會堂、東洋陶瓷美術館等百年古蹟,瀰漫着藝術的氣息。
「童書森林」建於堂島川的河岸,正好就在東洋陶瓷美術館旁邊,建築物外觀呈圓弧流線形,配上灰色清水混凝土,標誌性的建築風格,簡約流暢,一望而知,此乃安藤忠雄的作品。
安藤忠雄的夢想
安藤出生於1941年,是道地的大阪人,童年從未去過圖書館,只能站在家居附近的小租書店看手塚治蟲的漫畫。真正開始讀書,是因為對建築有興趣。21歲時,他踏上7年的自學之旅,足跡遍及歐美,遠至非洲,透過不斷的旅行、自學,往返於書本與現實的風景之間,開創了一條令人刮目相看的建築道路。他曾說過:「我內心有個強烈的信念:『對於人類的心靈成長來說,書是最好的養分。』」
他希望在家鄉留下一幢特別的建築作品,「我想報答這半世紀以來,養育自己的大阪和社會,然後決定為了孩子創造什麼。」設計「童書森林」,可說圓了他的夢,他希望專為孩子打造一個童書的文化聖地。
這所不一樣的「兒童圖書館」,早於2020年落成,因疫情影響,我一直無緣親赴日本探訪。直至近日,我特地上網預約參觀時段,終於可以跑到大阪來看過究竟。
從東邊的入口,走上二樓入口展望台的階梯,一顆巨大青蘋果雕塑,赫然入目。這個雕塑,名為「永恆的青春」,由安藤忠雄親自設計,據說靈感來自美國作家Samuel Ullman的《青春》(Youth),也許是作品的寓意「青春不是年華,而是心境」給他帶來的啟發,然而,他卻沒有明白道出背後的構想。
「為何要擺放青蘋果?什麼是永恆的青春?」不同的觀者,面對作品,大可自由聯想,自行解讀!
走進的館內,大面積的玻璃引入自然光,牆壁上滿布一格一格的木製書架,仿如巨大書牆般,環繞在四周,各種童書整齊排列,色彩繽紛,安藤從孩子視角出發,刻意打造一個360度被書本包圍的空間,營造出「森林」般的氛圍,到處枝繁葉茂,讓小朋友在不同的角度進行探索,像探險般尋寶。
矚目的是位於中央的大階梯,將三層樓高的空間串連在一起,而跨越樓層的長廊,則錯落其間,彷如林間小徑,還有宛若山谷的閱讀區……書架旁的木製立體文句,造型亦別具巧思。
置身館內,輕鬆閒適的氣氛,大家都怡然自得。有孩子在廊道找書,也有小朋友,或乖乖地端坐在座椅上,或席地而坐,靜靜地坐在階梯的一隅閱讀,還有個佻皮的小男孩,竟躺臥在梯級中看書……就如館長所說,期待到訪的讀者,在這座森林裏,可以自由自在地,尋覓到自己喜歡的書,也找到喜歡的角落,徜徉在書的天地中。
孩子可在任何一個角落看書,亦可將書本拿到戶外的公園閱讀,或坐在河邊的沿岸、樹蔭下的長凳,甚或躺在草坪上也行……隨意之所之,享受閱讀帶來的愉悅。
不一樣的專題書
此館的最大特色,就是1萬7000多冊的圖書,不按年齡等傳統項目劃分。日本著名的選書師幅允孝,從兒童日常生活和好奇心出發,將藏書分成12個專題──「與大自然遊戲」、「動動身體」、「給最愛動物的人」、「每天的生活」、「好好吃飯」、「大阪→日本→世界」、「美麗的事物」、「故事和話語」、「未來的世界」、「思考未來」、「生/死」,以及「給孩子身邊的人」。
以主題展現出來的圖書,從自然、動物到日常生活;從文學、藝術到科學;從周遭環境擴展至世界;從生命的誕生而至消逝……童話、繪本、圖鑑、小說、詩集、食譜、畫冊等,應有盡有,除了日文版,也有外文書籍,讓孩子在開闊的讀書空間,馳聘無窮的創意與好奇心,也可讓陪同的家長,透過這些主題,引導孩子討論、探索,以至認識自我,在閱讀中尋找不同的樂趣。
此外,在二樓,也特別設置「客座選書架」,定期邀請不同領域的名人選書,擔任客座選書人。藏書之中,除了繪本,還有圖鑑、小說、詩集、食譜、畫冊等,大部分是日文版,也有小部分外國書籍。
遊走在每個角落,目不暇給。我像尋寶般,探索與書相遇的機會,許多書的內容,也能激發起讀者的好奇心和興趣。例如專題7「美麗的事物」(Beautiful things),既有繪畫、雕刻等藝術領域,容納了各種角度觀察的美麗事物,如詩詞、衣飾、寶石等。草間彌生、奈良智美等都是日本著名的藝術家,書區內當然少不了他們的畫冊。游目四顧,不少大人、孩童,各自坐在一角,沉浸於書的世界。
最引人入勝的,是專題11「生/死」(To live / To die),生存與死亡,是人生的必經的階段,任何人都得面對!在這個特別建構的圓形書區內,我竟覓到了繪本《活了一百萬次的貓》。我忍不住停下來,坐在圓座上匆匆翻閱,作者佐野洋子以獨特的視角,演繹一個「愛」的故事,談愛的付出,也談生命的體驗⋯⋯幾年前,我已看過中譯本,愛上了這個貓的故事,也迷上了這部繪本。
顧名思義,專題12「給孩子身邊的人」(For people with Children),是為成年人而設的,與孩子一起生活的人,如何跟小朋友共處?如何陪伴孩子成長?需要學習,也值得我們關注。
圖書館內一樓的一隅,還有一個圓柱空間,沒有窗戶,幽暗的自然光,源自圓型的穹頂開口。在這個神秘的空間中,每隔15分鐘,播放《童書的片段》,從童書中擷取各種片段,製作為錄像,在牆上投放出來,《小王子》、《魔女宅急便》……故事在影像的世界中流淌,將孩子牽引到書籍廣闊的世界裏。
開展心靈的旅程
圖書館於下午5時閉館,離開的時候,我買了一份珍貴的紀念品──繪本《喜歡惡作劇的建築家》(いたずらのすきなけんちくか),由著名繪畫家はたこうしろう繪圖,安藤忠雄負責撰寫。
在繪本中,安藤化身為佻皮的冬菇頭伯伯,與孩子談論建築的問題。故事以「童書森林」為背景,講述一對小學生兄妹,在圖書館內遇見這位神秘的伯伯。他帶着他們暢遊於書海之中,沿途引領他們思考,並回答他們的問題,例如「為什麼要建造這座建築?」、「建築師的工作是什麼?」……還向他們介紹自己的建築作品,如上海保利大劇院、沃斯堡現代美術館、大阪光之教堂、住吉的長屋等。
在書中的後記〈我喜歡惡作劇 給大家留言〉,這位自學成功的建築大師夫子自道,敘述其成長背景,以至個人學習之旅。他明確地指出,學習有兩個途徑,其一是遠方的旅歷,透過親身的體驗,拓展自己的視野,另一則為閱讀,藉着看書,可以開展心靈的旅程,從而發現未知的世界……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彼此相輔相成!
今時今日,資訊爆炸,孩子在很小的年紀,就開始接觸電子產品,每日在手機、平板電腦的屏幕上,掃來掃去,就可以「掃」出一大堆材料來,久而久之,逐漸失去了閱讀紙本書籍的興趣。
他設計「童書森林」,就是為了打造一個地方,讓孩子接觸更多的實體書籍,同時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本書」,踏上一段心靈的旅程。他還鼓勵小朋友,「如果你不放棄,用閃閃發光的眼睛去尋找,在森林裏的某個角落,一定會有所發現。」
在中之島後,安藤忠雄仍親自操刀,分別於岩手縣遠野和庫兵縣神戶,再建造了兩座「童書森林」。據說,計劃將延伸至外地,如墨西哥、孟加拉……他鍥而不捨地,本着自己的理念,繼續為孩子創造與書相遇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