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態動靜說明一切,從特首林鄭月娥《施政報告》後對媒體多個問題的回應、表情與反應,很大程度上表露出既不耐煩、亦不是味兒的酸溜溜感覺。
今年的《施政報告》受批評事項不少;為何全面禁止電子煙?為何推高東隧、紅隧收費,要車輛更多幫襯調低車費後收費仍然屬於偏高的西隧?而更受爭議的,莫過於是增加土地供應的藍圖。《施政報告》中,無疑為調整公私營土地供應,從現在的六四比改為七三比,留下了伏筆。的而且確,解決房屋問題,變相解決本港多年以來結構問題,再考慮到負擔能力,增加公共及資助房屋,讓市場住得安心,少捱貴租其實是值得稱讚,問題在於土地從何處而來?
政府注定捱鬧
政府提出「明日大嶼」願景,計劃在交椅洲和喜靈洲附近分階段填海,建造合共約1,700公頃的人工島,規模之大,金額之多,恐怕未到立法會,社會各持份者都會極大反應。首先,政府估算計劃涉及過千億元,以近年政府估算項目開支的往績,幾乎是只會有多無少,避免撥款需時,隨時會效法機場三跑,發債解決。似乎,這個類似當年迪拜人工島的項目,最直接效益就是支持本地債市,變相建立一套基建債券持續發行計劃吧。
目前輪候公屋時間最少7年,但「明日大嶼」計劃底下,最快要2032年才有首批居民可以入住,這無疑等同於拋出一個,14年後才解決當務之急問題的方案,比遠水救近火,更加之遠水!香港不是沒有土地,但採用一個極高成本,而十多年後才會收效的解決方案,注定捱鬧。
據去年發表的《香港人口推算2017-2066》,本港長者人口在未來20年急速上升逾一倍,人口將會持續老化。而整體人口方面,去年發表的推算料2043年,人口會達到822萬的高峰,但到2066年中就會回落至772萬人。換句話說,勞師動眾的人工島計劃,長遠而言變相是會面對人口下降、供應過剩風險,難道未來要靠加批單程證數目以作支撐。
其實,如果一定要填海,為什麼不簡簡單單在一兩個選址火速進行,以縮短時間,減少金錢投入,難道有人要刻意炮製跨世代基建大計,以作為一個回歸後政府最具代表性、最Iconic project?
香港回歸以來出現很多問題,部分是周期性,但絕大部分是結構性。最叫市場遺憾在於20年來的領袖統統有查找問題的能力,但都沒有解決問題的好方法,5年又5年,怕且筆者百年歸老,情況也不會有改變!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