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在主持一個大學領導的暑期學院(Summer Institute),來的是其他國家的高等教育領導,有院校的,也有教育部的。暑期學院的大標題是「明天的高等教育」,今年的主旋律是「亂世」。大家的議論,牽涉到許多平常習以為常的事情,認真探索,會引發許多思考。
其中一個是大學收生。大學收生,本欄多次討論,去年發表的教育2.1更是把大學收生的改變,與應試文化掛在一起,成為四項倡議中的頭一項。筆者曾經為此訪問多位與收生有比較直接關係的大學學者,發覺問題牽連頗廣;在中學看上去,大學收生是中學考試壓力的源頭,但是從大學內部看,又有他們自己的掙扎。
交談過的學者,一致認為目前的收生不理想,因為單靠考試的分數難以認識學生的真正實力;但是他們幾乎一致地認為,暫時難以超乎成績來考慮收生。這裏嘗試歸納為幾個說法。
很不理想 無可選擇
第一個說法,是雖然考試成績不能全面代表學生的實況,但是目前沒有更好的方法取代公開考試,在香港也就是DSE。
有些院系也有「面試」,有些強調這些不是面試,而是interview,也就是雙向的面見,目的是互相了解,讓學生清楚知道他們報考的學科,是怎麼一回事,學習的過程又有什麼特點。負責招生的學者說,這其實是入學的一種很好的準備,也的確有學生經過面見之後,退出報考該學科,但是這是少數,因為面試而超越考生成績,極少,原因是「成績以外其他的因素,都很難有客觀的標準。」
第二種說法,校內校外都有點算入學學生分數的壓力。
雖然沒有什麼公開的評比排名榜,但是校內外都有入學學生分數不能下跌的「潛壓力」,甚至有些院校以入學學生分數作為撥款增減的參數之一;也有一個學系,嘗試以另類的標準收生,學生入學成績略跌,馬上有另一所院校的同樣學系,向媒體宣傳「對手」的收生成績下跌,於是引來了校方的干預;也有一個學系,因為改變收生策略,導致有兩個公開考試的「狀元」沒有被錄取,引來家長的質疑,並且在報章上控訴學校「為什麼成績最好的反而不收?」
第三種說法,目前唯一的空間是增加招收「非聯招」(non-JUPAS)學生,因為這些學生的成績,沒有與DSE的可比性,因此成績反而不是一個問題,院校可以比較自由收錄相對適合的學生。
但是,非聯招學生的比例,不可能很高,一則本地學生的比例不高,教育局也有規定,本地學校只能小比例選修DSE以外的課程(目前比較流行的是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即IB,或者是英國的GCSE);二則立法會也會施加壓力,認為收取non-JUPAS學生,是減少了本港學生的升學機會。
分數掛帥 埋沒人才
這三方面,其實都有不完全真實的地方,但都集中到一點:憑考試成績收生,是最安全的。
但是,這樣就會埋沒了許多在考試方面沒有優勢,卻很有潛力的學生。大家都知道這樣會流失了許多優秀的人才,但是又囿於環境和文化,不得不完全拜倒在分數腳下。
環境和文化,其實都不是不能改變的。比如說,有一位朋友提出的,每所大學都撥出10%的學位,專門用於另類收生,起碼是擺脫了考試成績的束縛,但又不刻意衝擊純粹的分數掛帥。
又比如說,上述考試「狀元」不被錄取的情況下,能夠頂得住;忍受一段時間,讓學生長遠的成就替自己的說話。
歸根究柢,是在處理收生問題上,什麼是最高原則?院校藉着「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的藉口,想收到最好的學生,全球如是,一時難以改變;但是,就在收取高分學生的同時,假如能夠加入其他的考慮因素,情況也許很不一樣。
目前有些大學公開表明收取有特殊技能(最多的是體育)學生,或者是傷殘的學生,都是值得稱讚的。但不顧一切地、不怕羞恥地搶學生,甚至以分數多少打擊其他院校的做法,都是不應該的,也是不必要的,是自敗形象。社會和媒體應該加以譴責,而不是推波助瀾。
成績以外 探索空間
從正面看,假如大學收生更多地考慮分數以外的因素,情形會很不一樣,社會的文化也會有改變。這裏不怕重複,舉幾個例子。
英國的傳統大學,在大學入學前一年,就預先給予「條件備取」,通常是:覺得這個學生好,預設的分數要求就低;也就是說,學校看中的,是這名學生學術分數以外的質素。那種訊號是很強烈的。
美國的傳統大學,在SAT某個分數以上,就不再考慮分數,因為那些分數的差異,已經微不足道,因此就有空間考慮成績以外的因素。香港的一些大學,其實在分數上已經頂尖的學生,為什麼不能考慮其他因素?
這幾天的新聞,哈佛大學取消了最少10名新生的入學資格,原因是他們在Facebook發表「種族歧視、大屠殺、兒童死亡等冒犯性的言論和相片」,校方在要求學生解釋之後,取消他們的入學資格。
很多人贊同大學這個做法,因為不能因為成績好,就在道德行為方面可以胡作非為。而且,哈佛的入學規定,的確可以有「誠實、成熟、品格」等方面的考慮。
當然,這也引起不少的非議,包括干預私人生活(Facebook屬於私人還是公共空間成疑)、處罰影響終生過度嚴厲、政治正確無限擴大,等等。看來,一旦超越分數和書面表現(哈佛入學,essay很重要),其他因素的考慮,就必然引起此類的爭論。
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想一想,難道就因此捂住良心、閉着眼睛,憑分數和essay,把這些學生收進來?人們的腦子裏,還是覺得分數是數字,因此是最客觀、最公道的。其他的,要靠主管定奪,就只好不理。這樣,對於其他雖然成績較差,但是其他方面表現良好的學生,又是否公道?
又回到前年末哈佛教授帶頭的「讓關愛遍及」(Making caring common)運動,倡議大學收生,應該要有50%的考慮,是學生是否有長期的關愛活動,目前已經有200多所學校參與。香港的大學,是否也可以起步,朝這個方向走?
原刊於《信報》,獲作者授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