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學者已指出人們藉回憶產生身份認同乃至國族認同(National Identity),緬懷過去成為人們吸收知識及肯定當下的媒體。然而,歷史遺存與記憶及人們有意修改、改寫記憶,乃至選取(Selection)記憶及遺忘,這也促成虛實之間的記憶,互相交纏,故歷史研究的重要,是在虛實記憶之間,盡量呈現事件面貌,研究者尤注意比較不同的文本、場合、情景,得見事件及歷史文化發展,不是單一方向,促使不同本文及記憶之間的相互角力。
同時,仔細研究影響一個時代的文本及民間的記憶,也會受到輿論的影響。輿論不只是影響社會,而從事輿論生產者,因擁有話語權,也影響了本文內容及民間的記憶,進而影響社會發展。不少歷史學者及社會學者均注意輿論,如網絡,影響了不同社群的感覺結構(structures of feeling),把人們的思考及生活方式結成一體。近代中國發展,求「新」知識的人士,多傾向學習新來文化,由是形塑了新的記憶圖像,新的記憶圖像又受到新的社會輿論所影響,由是社會輿論也形塑了新的知識及感覺結構,故了解近代中國社會發展,必要知悉人們的歷史記憶與文本、事件、輿論的互動關係。
善用輿論者 也可成就政治
近閱譚徐鋒《察勢觀風──近代中國的記憶、輿論與社會》一書,就是結合以上多元化的研究方向,成功運用檔案、報刊言論及日記,既注意究時代精英的言論,也注意一般平民的感情及生活世界,從而呈現一個時代風氣變動,事勢與風氣相為表裹,此就是作者所言:「察勢觀風」,希望藉此書達作者譚氏所言,成功「追索的個體生命、記憶片段與思想競逐。毋疑都是近代中國的流風餘韻,中間更多是激烈的一面,因為所謂的3000年未有之變局之中,一波一波歷史巨浪席卷之下,壯懷激烈,屢敗屢戰,搖曳不定的潮與流值得重訪與細分,而此前則對於這些面相的討論過於趨實,而較少注重那些在一切事物中的靈魂,殊不知過於僵硬的外表下面,往往有着曲曲折折的靈魂」(頁9至10)。
作者在本書中特別指出輿論對社會的影響,善用輿論者,也可以成就政治,書中也列出民國四川國學大師劉咸炘已說:「疏通知遠,即察勢觀風」(頁7),事實與風氣相良表裏,任何變化、綜合及關聯,歷史發展與時代風尚、發生一些個別事件甚有關係,這個看似容易的研究,事實上,是呈現複雜及相互依存的現象。作者本書名為「察勢觀風」,相信也是受劉氏言論的影響。
全書除了〈自敘〉外,分為7章,第一章〈曾文正公「復活」記──一段近代中國的閱讀記憶〉、第二章〈天峭地解與感同身受──作為個體記憶的甲午戰爭〉、第三章〈四川覲、桃花劫與思想戰──舒新城的蜀遊心影〉、第四章〈少年人的主義之爭──清華學生與國家主義〉、第五章〈出版糾紛、地域觀念與創修記憶──《閑話揚州》風波的來龍去脈〉、第六章〈政治壽?文化壽?──郭沬若五十壽辰暨創作生活二十五周年紀念活動本末〉、第七章〈從生活教育到人文教育──作為教育家錢穆〉,以及附錄一〈青年史學家的自我修養〉、附錄二〈擴充思想史的視野──《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中國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讀後〉,以下談談本書的特色。
曾國藩思想 與不同時代對話
其一,作者善於運用歷史記憶結合文本的研究方法。前人多研究曾國藩家書、道德人格及事功,本書作者則從知識流播史及閱讀史的角度,深入研究曾氏言論成為不少人閱讀的知識資源,故曾氏言論成為圖像,並藉此成功指出為什麼曾國藩的思想,不只是停留在清中葉,乃至影響至當代,過去得與當代對話。作者成功地藉此個案的研究,也得見近代中國人的閱讀記憶與閱讀者人生的關係。
曾國藩為清中興名臣,他的言論不斷被後人在日記及筆記中引用,他逝世後,著作不斷重刊,日後的領導人如蔣介石及毛澤東也不斷引用曾氏的治學及練兵觀點,官方的助力使曾氏言論不斷與不同時代對話,曾氏著作不斷與近現代出版社、出版文化及讀者相結合,正如作者所言「曾文正公雖死,其精神氣度隨其昔著述留存於天壤之間,並且通過印刷得以化身千萬,得以迅速傳播」,可見「曾氏的影響力與其作品市場可觀」(頁2)。
私密與公眾世界 因輿論而結合
其二,作者談及輿論對社會影響,尤見本為一些個人私密世界,如感情,卻受社會輿論的影響。書中第三章談及教育家舒新城邀請往成都高師任教,書中先述舒氏在鄉間時受到《三國演義》及唐詩表述四川浪漫故事影響,但到了已發展為城市的成都後,發現此地「煙氣難聞」、「呼吸迫從」、「兵匪打成一片」、「軍閥自重」(頁60),舒氏個人感情已是喜歡鄉間節奏較慢的生活,自然看不慣城市的陋習,個人感情已影響到舒氏對成都的看法。乃至任教高師後,作者結合文獻表述了舒氏已不滿一些擁護傳統禮教者,干涉青年爭取男女平等的言論,曾發表肯定時下成都的劉雲階、高伯岷自由戀愛之言論,由是使成都一些保守人士已批評舒氏。
日後又發生當時為高師女生劉舫與舒氏發生師生戀的謠言,此事更成為一時的社會輿論,劉氏只是邀請身為老師的舒氏往郊外拍照及發給一些信函,是沒有男女愛情的關係,只是新時代女生的行為,卻「惹人炉火中燒的是家境優良,而容貌好的女生劉舫,毅然向學於舒新城,二人互動頻繁」(頁78),高師一些不滿青年人談戀愛及為不滿舒新城言論的教師所批評,舒氏已受多方面的壓力。其後,舒氏只是私下說出欲對校政不滿而離開高師,又推薦一些老師,「此原本是安慰學生,為學生考慮的說法」,卻被保守的老師視為影響他們工作。事情發展,有些人更竊取及節錄劉舫的私人日記、私密書函的內容,刊於報刊,惡意製造不依實情的言論,把劉氏與舒氏的師生戀的故事,廣為流傳於成都校園及報刊,促使學園分為「驅舒」及「擁舒」兩派,而舒氏的朋友李劼人也支持舒氏為憲兵拘捕。
作者經此表述,成功指出本是舒氏與劉氏一些私人感情,只是師生交往私言論,不是師生戀,卻為社會輿論所關注,把個人的私密世界與公眾世界結合,終於迫使舒新城離開成都教席,也帶動劉氏發表批評惡意謠言,因劉氏的言論,再次引起社會上討論男女戀愛的言論。同時,經作者研究成都學界,一些如楊森等「自詡新派」,卻反對舒氏,而一些舊派人士也支持舒氏,由此既見「我們新舊之間的層次極為繁復,新中有舊,舊中有新,這裏面的複雜性,可能遠遠超過我此前的想像」(頁116);最終因多人討論,也影響成都政府也推動當地自由婚姻,此又可見學界應多研究近代中國社會輿論的重要,這些言論不只是影響個人,也推動一個時代風尚,這就是作者所言要從城市發展觀點,指出「透過舒氏的記錄,可以展現一個外省人眼中的四川社會文化情形,同時也揭示成都的新舊文化之爭」(頁50)。
易君左批評揚州文化的結果
其三,作者在書中成功結合出版文化、地域及民族歷史記憶進行研究。書中第五章研究身在湖南人,客居揚州的易君左在其著作《閑話揚州》,多諷刺揚州風土人情,尤多譏諷女性,此個人的著作,結合新式媒體及出版社,使易氏此書流行在揚州,更引起揚州各界,旅外揚州籍人士的批評,揚州一地的政界、女界、文化界、出版界、宗教界均批評易氏,又成立「揚州究易團」,經作者運用大量報刊文獻指出此主要因為揚州人看不起湖南人,「地方觀念與自卑心理起了很大的作用」,也是揚州人士對昔日光輝歷史文化的懷念,因為易氏批評揚州文化,自然引起當地批評。
但這些輿論日多,反過來,引起出版此書的中華書局總經理陸費逵、各大報章,如《申報》、《大公報》等進行長期報道,不少名人如魯迅、周作人、朱自清、錢歌川參與討論,社會上曾有「倒易運動」(頁152)。最終帶上法院,易君左公開道歉,作者指出:「此事雖然告一段落,不過卻成了出版界乃至文化界繞不開的事件,不少出版機構與作者都引以為戒,無形中成為某種禁忌」(頁173)。而揚州人的勝利,反而強化了當地人士的自我認同。作者結論是:「曾經盛極一時的歷史記憶,如同夢魔嵌入當時揚州人的腦海裹,何去何從,是否能舉重若輕,既牽涉到歷史,也影響着他們的個體命運與心理構造」(頁176)。
總之,本書作者譚徐峰建基在廣泛閱讀史料,成功提出一個觀察時代風尚的視域,就是結合日記、報刊、信書、文集、政論、法庭判詞、回憶錄等研究工具,進行有關研究輿論的課題,更重要的是,作者指出時代輿論,不一定是官方推動,也有先由民間自發,民間自發的輿論又是結合個人及社會歷史記憶,也有結合個人的感情世界;而且,輿論發表既是反映一個時代的風貌,但也影響時代及發表輿論人士的心情和日常生活,乃至修改了發表言論人士的觀點及思想,由是研究輿論,不只是強調個人的觀點形塑輿論內容,也要注意輿論形塑個人和社會人士觀點。輿論一旦流行,也成為推動改社會發展,乃至改革的力量,反過來,社會發展也修改及協調輿論,輿論及社會發展,與社群歷史記憶,三者實是互為影響,一起推動歷史發展。
相關書籍:
書名:《察勢觀風──近代中國的記憶、輿論與社會》
作者:譚徐鋒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