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閉幕的中國共產黨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了中共有史以來第三份「歷史決議」,並決定2002年下半年召開中共第20次全國代表大會(二十大)。
會議強調總書記習近平的核心地位和習近平思想指導地位,以及對中共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的決定性意義。海外輿論指出,這意味習近平在明年中共二十大後,將繼續擔任中共最高領導人。
為期四天的六中全會以閉門形式舉行,約350名與會的中共中央委員和中央候補委員,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和《關於召開黨的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決議》。
這是繼1945年和1981年後,中共再次以中央全體會議的名義,通過「歷史決議」。
據新華社周三發表的《六中全會公報》,會議闡述了中共百年歷史中各時期面臨的任務,以及在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歷任領導人領導下取得的成就;《公報》的重點落在十八大以來,也就是習近平時期共產黨取得的成就。
《公報》指出,習近平對關於新時代中共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學判斷,提出了一系列原創性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習近平新時代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思想。
《公報》強調,中國共產黨確立習近平在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新加坡《聯合早報》北京特派員楊丹旭認為,這表明在今後一段時間內,習近平將繼續擔任中共最高領導人。
堅持「一中原則」和「九二共識」解決台灣問題
在經歷2019年香港的反修例風波、北京通過實行《香港國安法》後,「香港局勢實現由亂到治的重大轉折」被列入《公報》的成就之一。
《公報》又提到,中共在台灣問題上,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決反對台獨分裂行徑,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涉,要「牢牢把握兩岸關係主導權和主動權」。
台灣淡江大學兩岸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嶽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指出,中共新的一份「歷史決議」,將強化習近平「長期執政的正當性、合法性和必要性」。
《公報》未提及文革及「六四事件」
與1981年鄧小平時期的「歷史決議」不同,《公報》沒有提及文化大革命所犯的錯誤;也沒有為1989年的「六四事件」定性。
六中全會還決定,明年下半年在北京召開二十大。按以往經驗,五年一次的中共全國黨代會大會在秋天舉行。二十大將產生新一屆中央委員會,中共領導層也將換屆。各省市區目前正展開省級黨委換屆,為明年的二十大做準備。
《聯合早報》副總編輯韓咏紅則指出,中共的「歷史決議」從來不只是關於歷史,更是關於國家未來方向及其掌舵人的定論;決議將被用做統一黨內思想,並塑造未來數十年的中國國家面貌。
她指出,六中全會的《公報》沒有提到文化大革命和「六四事件」,而是大篇幅總結成功經驗,主要是中共現在的處境,與1945年和1981年前大不相同,中共已不再處於劇烈爭議中,「雖然它或潛或顯仍有諸多危機,但已沒有尖銳的路線之爭待處理」。
韓咏紅認為,中共第三份「歷史決議」是用來鞏固成就的,「它傳達出高層強烈的自信」,「中共真的評定自己成功了,這與疫後中國的『東升西降』感受一致」。
她相信,下一步,中共除了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兩大目標之外,還「雄心萬丈地要建設馬克思主義執政的現代範式」,也就是說,「中共要作為馬克思主義兩三百年社會主義實踐的真正繼承者」。
其中一個理由,是《公報》肯定了習近平作為「習近平思想」的主要創立者,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思想和戰略。包括最近不時被提到的政治新詞:「全過程民主」。
「全過程民主」回應西方「不民主」批評
2019年11月2日,習近平到上海考察,他在長寧區考察時,對當地居民說:「我們走的是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種『全過程的民主』,所有的重大立法決策都是依照程序、經過民主醞釀,通過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產生的。希望你們再接再厲,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繼續作貢獻。」
當時該處正在舉行一場法律草案意見建議徵詢會,在場居民還包括外國人。新華網隨後發表微評,指該法律草案意見建議徵詢會「展示了中國式民主是全過程民主的鮮明特點」。
「中國式民主」、「全過程民主」的說法立即受到境外社交媒體的關注,但官方傳媒卻沒有進一步解讀。到了今年10月,北京召開中央人大工作會議,習近平在發言中再次闡述「全過程人民民主」。他指出,「全過程人民民主」有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參與實踐。同時,習近平也間接表示競選與投票並非衡量是否民主的「決定性標準」。
韓咏紅認為,北京以「全過程人民民主」來駁斥西方指中共「不民主」的批評,反映在實現經濟高速增長、科技長足進步,甚至民眾都普遍滿意之後,「現代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還是需回到民主的話題,取得自己的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