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政局 基辛格時代的終結

基辛格時代的終結

這次基辛格被解僱,而不是讓自然規律令他主動退下來,反映了特朗普總統關於「抽乾華盛頓沼澤」的決心。

程翔 作者: 程翔
2020-12-14
中國熱點

標籤: 一黨專政基辛格對華政策毛澤東特朗普美國鄧小平
基辛格有功於中共,所以中共待之為上賓。(Wikimedia Commons)
基辛格有功於中共,所以中共待之為上賓。(Wikimedia Commons)
0
SHARES
518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美國國防部11月25日宣布,解聘國防政策委員會(Defense Policy Board)11名顧問,為首的就是基辛格。這標誌着主導美國對華政策長達半個世紀的基辛格,從此要退出政治舞台。今年已屆97高齡的基辛格,雖然來日無多,但他一天留在決策層,他的影響力就仍然存在,這次他被解僱,而不是讓自然規律令他主動退下來,反映了特朗普總統關於「抽乾華盛頓沼澤」的決心。

基辛格從70年代開始,就直接介入美國對華政策長達50年(1971-2020年),而且是集「學、政、商」三位一體(按其經歷時序排列),對這半個世紀以來中共得以擺脫西方世界的圍堵、被納入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從而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有着不可磨滅的功勞。由於他有功於中共,所以中共待之為上賓,這使他不但自己獲得豐厚的回報,而且成為國際數一數二的中共的政治掮客。

基辛格甘心為極權服務

人皆稱基辛格為現實主義者,當他看得到蘇聯對美國的威脅時,為了「聯中抗蘇」,不惜拋棄盟友台灣而走到北京與美國的宿敵(朝鮮戰爭及越南戰爭)中共握手,這是最典型的現實主義。對他來說,理想、原則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都不值得堅持,最緊要的是實實在在的利益,這些利益,既可以是國家、集體的利益,更可能是私人的利益。如果為了國家的利益而行使現實主義,那麼也無可厚非,但如果為了私人利益而以現實主義為擋箭牌,則將不齒於人類。很不幸,基辛格的政治現實主義使他甘心為極權服務。

一,為鄧小平「六四」屠殺辯護。世人對基辛格的現實主義真面目的認識,也許是從1989年中共6.4屠城事件開始。就在屠殺的第二天,他同時在多家報紙上發表專欄文章,稱鄧小平為「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改革家之一」,說鄧為中國「選擇了一個更為仁慈而較少混亂的過程」,為這個屠夫塗脂抹粉。當美國國會呼籲制裁行動,布殊當局正準備在一定範圍內採取相應措施,基辛格卻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著名晚間新聞主播彼得‧詹寧斯(Peter Jennings)的採訪時說,「我不會主張任何制裁」,又說:「世界上沒有一個政府會容忍示威者佔領首都的主要廣場達八周之久,這種佔領導致了失序和混亂,因此實行鎮壓是不可避免的」。2011年他出版《論中國》(On China)一書,仍然責怪學生,說「佔領首都一個主要的廣場,即使是完全和平的,都是一個策略去證明政府的無能從而弱化它並驅使它作出魯莽的行動,並置政府於一個不利的地位」,這哪裏是人說的話?

二,為毛澤東的暴政辯護。基辛格對毛澤東的暴政往往是輕描淡寫,卻把暴政之所以能夠實施歸咎為中國人民的韌性和容忍,這是非常冷血的指控。他在《論中國》中,在列舉了若干毛澤東造成的嚴重的非正常死亡事件後,對毛澤東不但沒有半句責難,反而說:「然而,是中國人自己給與毛澤東一個信心基礎,讓他深信人民的韌性、能力和團結能夠成就他的無法完成的挑戰」,然後基辛格自己慨歎:「沒法想像有另一個民族能夠承受毛澤東強加給社會的那些無日無之的動盪」。他又自我解釋:「只有像中國人民那麼堅韌和忍耐才能夠在經歷了過山車般的動盪後仍然能夠以團結和富動力的面貌走出來」。這真是風涼話。基辛格先生,你完全沒有看到人民在中共淫威下是無法不默默承受這些災難啊!

基辛格對毛澤東往往是輕描淡寫,卻把暴政之所以能夠實施歸咎為中國人民的韌性和容忍,這是非常冷血的指控。(Wikimedia Commons)

三,為中共「一黨專政」辯護。他在《論中國》一書中,表達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毫無保留的認可,他說:「中國已經成為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中國朋友對我而言意義非凡」。2013年習近平上台,大談「中國夢」,基辛格則回應「中國夢與美國夢殊途同歸」。

由於基辛格對中共極權制度的寬容和認同,他制定了對華「和解及接觸政策」(detente and engagement)。從1971年秘密訪華以來50年間,經歷了8任美國總統和5任中共領導人,都奉行這套政策,直到特朗普上任之後。美國對華政策的這個主旋律,導致中共今天的強勢崛起,而他本人則成為中共在美國最重要的大外宣代言人、統戰標的、滲透工具、游說集團首腦。

作為曾被中共四代領導人接見的唯一外國政要,基辛格自1971年開始,先後70多次到訪中國,其中50次是官方訪問,20次是私人訪問,為其眾多與中國有生意往來的客戶服務。早在1982年,基辛格就從高盛和其他三家銀行的財團獲得兩年期的貸款,創建了基辛格聯合諮詢公司(Kissinger Associates, Inc. 以下簡稱KAI),KAI網羅了大批英美政要及跨國企業家,與包括黑石集團等多家公司建立了戰略聯盟,其主要業務是為美國大企業提供拓展中國市場的政策諮詢。基辛格90%的客戶都是跟中國做生意的歐美公司,例如摩根大通、美國運通、AIG、可口可樂、GTE通訊、亨氏食品、波音、韓國大宇、默克製藥、自由港公司、渣打銀行、愛立信、貝爾電話、富豪等公司。顯然,由於基辛格這樣的原美國高級官員的影響,使美國產生了一個新的強大的為中國游說的集團,這個集團不願意批評北京當局的人權記錄,反對與中國「對抗」或制裁中國,並藉此撈到了可觀的利潤。《華盛頓郵報》作者 Richard Cohen 曾經發表文章:”Kissinger: Pragmatism or Profit?”(August 29, 1989 )深入分析基辛格的現實主義本質是 C ,這個 C,既是 China,也是 Cash。

基辛格異化

最後,基辛格為人們展示了一個人的變質過程。作為學者的基辛格在他還沒有出道時,他的觀點是正常的,例如他在其第一本書A World Restored: Metternich, Castlereagh and the Problems of Peace 1812-22(這其實是他的博士論文印刷成書,足見被污染前的基辛格)說:

Whenever peace-conceived as the avoidance of war-has been the primary objective of a power or a group of powers,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has been at the mercy of the most ruthless member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Whenever the international order has acknowledged that certain principles could not be compromised even for the sake of peace, stability based on an equilibrium of forces was at least conceivable.

(筆者簡單翻譯:當一國或一群國家的主要目標是和平(即是避免戰爭)時,國際秩序會受制於其中最無賴的一員。只有當國際社會認識到即使為了和平,有些原則是不能妥協的,這樣,才能有望保持到建基於力量平衡的和平)。

但是,今天作為「政商一體化」的基辛格,卻因為擁有龐大個人利益而願意去對中共這個「國際社會最無賴的成員」妥協原則改而採取綏靖政策,前後兩個基辛格,這其實是反映了這個人異化的過程。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更多精采文章

  • 從蓬佩奧演說剖析美國對華新政策從蓬佩奧演說剖析美國對華新政策
  • 共產主義之今昔(下)──由列寧到習近平共產主義之今昔(下)──由列寧到習近平
  • 林行止:彈性反應硬化 中美對抗強化林行止:彈性反應硬化 中美對抗強化
  • 為了蒼生,中國讓美國多稱霸100年又如何?為了蒼生,中國讓美國多稱霸100年又如何?
  • 特朗普路線會延續下去嗎?特朗普路線會延續下去嗎?

0

程翔

1973年畢業於香港大學經濟系,1974年加入親中報章《文匯報》工作,曾出任該報駐北京辦事處主任、副總編。1989年六四事件後為抗議天安門屠殺,與其他40多名同事一起辭職;創辦《當代》周刊(後改月刊),專門報導分析中國問題。1996年出任新加坡《海峽時報》中國首席特派員,2009年退休。 他在2005年曾因為質疑中共簽署中俄新邊界條約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導致實質放棄大片土地而被中共拘捕,並以間諜罪名治罪,判囚5年。後經過香港以及國際社會大力營救,終於在服刑3年後於2008年獲釋。 其著作有:《邊陲萬裏行》、《天安門的反思》、Will Taiwan Break Away: The Rise of Taiwanese Nationalism、Handbook on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and its Impacts、《漫漫愛國路》 、《千日無悔──我的心路歷程》、《香港1967年暴動始末──解讀吳荻舟》。
View all posts
標籤: 一黨專政基辛格對華政策毛澤東特朗普美國鄧小平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香港的政治大氣候出現巨變,沈祖堯校長也難以力挽狂瀾,黯然提前離任。接任的段崇智(左)剛上任便面對香港複雜的政治局面,難為了。
文字因緣

香港中文大學劫後再出發

作者: 文灼非
2021-03-08
緊張刺激的搶答環節,令評判和觀眾印象深刻。
腹有詩書

腹有詩書賽程激烈 獻主會聖馬善樂小學、培僑小學、拔萃女小學、培僑書院高分出線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3-07
2020年是張愛玲(1920-1995)百年誕辰,吳邦謀出版了《尋覓張愛玲》一書,以個人珍貴的藏品,勾勒出更全面的張愛玲。(攝影:余奕軒)
字旅相逢

「我喜歡追尋真相,讓我的藏品說故事……」

作者: 馮珍今
2021-03-06
香港今年首次被剔出美國傳統基金會「經濟自由度指數」評級,與澳門一起列入中國評分。(Unsplash)
灼見報道

香港被剔出經濟自由度評級 政府指傳統基金會有政治偏見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3-05
葛來儀認為拜登政府沒有將中國標籤為「敵人」,為改善對華關係敞開了大門。(灼見名家製圖)
國際觀

美智庫專家爆料:華府將鼓勵兩岸重啟對話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3-03

影片

  • 鄭赤琰教授:緬甸軍事政變提防美國顏色革命? 中國、新加坡擔當關鍵角色《灼見政治》
  • 黃錦輝教授:預算案百億推動創科成及時雨 河套區發展太慢將被深圳拋離《灼見財經》
  • 曾鈺成:罵共產黨?一般市民可以 治港者不能!《主席開咪》
  • 馮檢基:疫苗究竟打哪一款?選擇副作用低的!
  • 曾鈺成:完善選舉制度由中央主導 等於五步曲變一步曲?《主席開咪》
  • 雷鼎鳴:夏寶龍對香港治港班子劃出紅線 中央對港政策陸續出台 港人不要試底線《灼見政治》
  • 段崇智校長:學生越界須自我負責 大學不會放棄年輕人 重建校園多元共融《灼見教育》
  • 葉劉淑儀:回歸23年處處碰壁欠愛國者治港 選舉制度將有重大轉變《灼見政治》
  • 劉兆佳教授:中央對治港人才審查及要求更高 忠誠反對派抬頭 協助政府推動改革《灼見政治》
  • 湯文亮:香港年輕人還有沒有機會?成功須腳踏實地 加強競爭力《灼見財經》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腹有詩書賽程激烈   獻主會聖馬善樂小學、培僑小學、拔萃女小學、培僑書院高分出線腹有詩書賽程激烈 獻主會聖馬善樂小學、培僑小學、拔萃女小學、培僑書院高分出線 本社編輯部
  • 蘭花攻略之賀年蝴蝶蘭復種方法蘭花攻略之賀年蝴蝶蘭復種方法 朱劍虹
  • K11快速應變  要俾個LikeK11快速應變 要俾個Like 胡孟青
  • 林行止:百無一用驚懼槍桿  積極平衡設法開源林行止:百無一用驚懼槍桿 積極平衡設法開源 本社編輯部
  • 第一名第一名 常霖法師
  • 港大醫學院:新冠病毒感染力強 疫苗難全面保護港大醫學院:新冠病毒感染力強 疫苗難全面保護 編輯精選
  • 美國政府能從在華經營的跨國企業中學到什麼?美國政府能從在華經營的跨國企業中學到什麼? 謝祖墀
  • 公務員這座大山公務員這座大山 林沛理
  • 林行止:反制美國力度升級!一拍兩散共踐雙贏?林行止:反制美國力度升級!一拍兩散共踐雙贏? 本社編輯部
  • 「我喜歡追尋真相,讓我的藏品說故事……」「我喜歡追尋真相,讓我的藏品說故事……」 馮珍今
  • 茶道今生之心無罣礙茶道今生之心無罣礙 文相濡
  • 顏色革命顏色革命 陳文鴻
  • 馬雲「落馬」 網紅落井下石馬雲「落馬」 網紅落井下石 黃錦輝
  • 國防大學劉明福:超越和戰勝美軍,建立國際軍事新秩序國防大學劉明福:超越和戰勝美軍,建立國際軍事新秩序 尹瑞麟
  • 香港中文大學劫後再出發香港中文大學劫後再出發 文灼非

推薦作家

  • 王耀宗
  • 譚寶碩
  • 林沛理
  • 黃氏
  • 張量童
  • 呂大樂
  • 彭泓基
  • 楊興安
  • 劉銳紹
  • 白先勇
  • 莊太量
  • 黎漢偉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