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書重消極修辭,但求簡潔、明確,使人明白。可是日常生活,經常調整語辭的手段和技巧,講求積極修辭,使人受游說,使人受感動,必須用得恰當,不會讓人覺得硬梆梆,甚至百思不解。
標語措辭嚇人
香港郊野是港人的後花園,行山徑更是名滿全球。為保護綠野仙踪,減少廢物源頭,去年年底漁護署全面移除郊野公園的垃圾桶和回收箱,實行所謂「自己垃圾自己帶走」運動。可是這句「自己垃圾自己帶走」以強勢的祈使句之姿,放在郊區龐大吸睛的海報上,便變得有些「駭人」。「自己垃圾」,自己為甚麼會主動帶來然後帶走?若年老眼花,沒差點以為「自己是垃圾」,帶走自己這件垃圾。「自己垃圾」這詞組,前面指示代詞,後面是名詞,中間獨欠介詞「的」字,沒把詞組的修飾關係飽滿表達,是個廣東口語的思維方式,極似「自己功課自己做」,「自己書包自己孭」,「自己臭屎自己冚」。除了「自己人」、「自己友」,若無介詞,「自己」多數與謂語構詞,構成主謂關係,例如「自己製造」、「自己搞錯」、「自己承擔」、「自己負責,處理垃圾」。
翻譯與橫額設計出問題
再看英文,“Take Your Litter Home”,便知先有英語,再翻成中文,所以不用規範的漢語結構。這句英語如果硬譯:「帶你的垃圾回家」,也讓人不好受。誰會把垃圾帶回家那麼笨呢?「帶自己的垃圾回家」也挺搞笑──我只帶我自己的垃圾回家,不會帶你的,或他的垃圾回家,你有你家,我有我家,垃圾各自回自己的家。那就像網民經常作的留言:錯重點。市民更曾看過郊野公園上的告示:「請將攜來垃圾帶走」。誰會把垃圾攜來攜去呢?事實上,我們把燒烤工具、食物、炭、紙巾攜來,令它們變成垃圾,然後要有公德心,把它們帶走。這麼長長的句子,看來是語不驚人死不休。漢語語法是意合法,講求簡潔。漢語邏輯講求會意,不必事無大小都添加說明,用英文來思考。
海報上的紅楓葉,葉掌分成五裂,是加拿大楓樹葉,根本不屬於香港所有。港產楓樹正名香楓樹,葉掌只分成三裂。在香港郊野的海報上,貼上不屬於本地的樹葉,就如用上英語構成的中文,不倫不類。
標語宜簡潔有力
祈使句,若帶有吩咐、命令的語調,漢語與英語最不同的是省主語,像車廂裏的「請勿飲食」,月台上的「切勿站在黃線以外」。警訊常叫人「小心電話騙案」;不會說「請勿自己飲食」、「你切勿自己站在黃線以外」、「自己小心自己的電話有騙案」。郊野上不設垃圾桶,「請帶走垃圾」,省主語及代名詞,不是清晰利落、達意通情嗎?
或許執事者要不斷重覆、加強,由上而下,凡事問責,唯恐市民不知沒有垃圾桶在左右,誓要自己的垃圾由自己負責,無情面可言。口號,愈短愈好;強調,抓住重點才有力量。如果採用道地廣府話:「無垃圾桶,帶走垃圾」,斗大的警語,垃圾是重點,不必架床疊嶂,細問誰家,又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