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上月底再次到訪芬蘭,亦安排了參觀一所幼稚園,本打算早上8時便到該校看看幼稚園整日的流程,但一場頗大的風雪把原定的計劃徹底改變了。
因應環境的改變而調適課程
10月26日早上,芬蘭赫爾辛基下了一場大風雨,這場風雪來得太突然,連當地人也大感意外,我們訂了的車也因為沒有換上雪地用的輪胎而未能及時到酒店接載我們到學校。
我們最後遲了出門,到學校時已9時多,錯過了學校的早餐、自由玩耍和朋友圈的時間。我們步進學校時,只見大部分學生也跑到戶外欣賞雪景、堆雪人及進行各種跟下雪有關的個人及集體活動。我於是問問身旁的教師:
1.為什麼讓孩子跑出課室玩樂?
2.他們會玩多久?
3.這樣做有沒有影響原初的教學計劃?
教師聽了我的疑問後,便很喜悅地回答我:
1.孩子們正進行Play and learn 環節,這環節每天歷時90分鐘左右,是主要的課程環節。
2.孩子們在這90分鐘內能盡情的玩,因為他們對突如其來的天氣產生興趣,本著這份興趣,他們會更有學習動機和好奇心去經歷和探索。
3.教師原本準備了另一教學主題,但卻深信原本的主題不會比下雪更吸引和更生活化,所以也只好調整一下教學主題了。
我於是看著孩子在雪地上邊玩邊學,間中又回到室內,看到有些孩子選擇留在室內,有些孩子從課室的玻璃窗看著雪景,更有些孩子在砌積木。我對一些砌積木的孩子很好奇,於是便透過教師詢問他們為什麼在砌積木,他們便告訴教師他們想製造一輛鏟雪車和一個火爐,期望能為人們提供生活上的方便和溫暖、舒適的環境。
先體驗後思考
大約一小時後,孩子們一一回到課室及圍著教師而坐。教師先問他們做了甚麼和有甚麼有趣的發現,孩子們便逐一興奮地回答,期間教師卻因應孩子的分享提出了以下的問題:
1. 雪是甚麼東西?
2. 我們能把雪帶回課室,永遠擁有它嗎?
3. 為什麼雪會變成水呢?
4. 把雪放在手上,有什麼感覺?
5. 如何可減少冰冷的感覺呢?
6. 如道路上也充滿雪的話,這有什麼不方便呢?
7. 如何可減少道路上的積雪呢?
教師透過一連串的提問,讓孩子分享他們的看法,期間不時引用孩子的經驗,甚至亦使用到一些孩子製作的鏟雪車及火爐模型積木作學習的引導。這一節課,讓我看到孩子玩得很盡情,學得很高興,玩樂後的一節圍圈分享(Circle of sharing) ,讓孩子互動分享,進行深入的反思及建構知識。
課程是生活,要學習先要體驗
這節課也讓我活生生地看到一些很重要的教學理念,其一是課程乃生活,所有重要的生活事件也應納入課程,這樣才能捕捉學生的動機,把學習與生活聯繫起來,提高課程與生活以致社會的關聯性,從而引發學生進行一些關愛別人的行動,例如學生製作火爐和鏟雪車,以提供方便給其它人。
而另一重要的教學理念是:學習的基礎乃是體驗,讓學生在教師指定或設計的教學環境下學習,先投入參與再進行分享、提問及引導,可讓學生一步一步地建構知識,讓好奇心慢慢變作對世界的理解及看法,甚至是一些幫助別人的意願和行動。
這次突加其來的風雪,讓筆者對芬蘭教育看得更多和更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