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就成為職業球員的阿加斯(Andre Agassi)擊球、觸覺和反應像是與生俱來般的渾然天成,行雲流水。然而,他很早就碰上職涯天花板,後來找到一位退役球員做教練,學會放棄自我,對敵時打開眼睛,才從新出發,成為一代網壇巨星。
視比賽為自我定義
阿加斯1986年出道,但在1994年就像已經走到盡頭。本來以長髮飄飄的造形,憑靈活進取的打法,阿在各項賽事中如履平地;可是就在他步入生涯巔峰之年,陷入低潮:95年後,阿加斯由世界一,跳崖式下跌至97年的141位,除了是場外的私生活問題外,更重要是場內的技術性問題。由於他年少成名,敵人漸漸摸熟他的套路,而他本人卻仍然停留在把比賽視為表現自我、自我定義的思維之中,因而在許多大賽名落孫山。
讓他重拾信心的,是在邁亞密的一頓飯局。阿加斯某天讀報時才得悉他被當時的主教練「開除」,走頭無路,他經理人沒有辦法,找到了一位剛退役轉執教鞭的喬伯(Brad Gilbert)。喬伯的職涯只能算不俗,但不算頂級──最高排名第4,大部分時間是前20。在轉職為教練時,喬還專門寫了一本書名很不合阿加斯口味的《贏得醜》:阿加斯成名的絕技是險中求勝,以雷霆萬鈞之勢KO對手,贏得漂亮。
在飯局中喬伯很快便把阿加斯技術性擊倒。他指阿加斯之所以成績一落千丈,是因為大家都看穿了「阿加斯愛美麗」的這個特點,於是常常給阿放一些半高不低的陷阱,引每一擊都要置對手於死地的阿,打高風險球。但現實上沒有球手的每一擊都能做到完美無瑕的,阿每次一擊「不」中,信心就陸續的流失,氣勢就漸次被蠶食。阿是輸給自己,輸在以自己為中心,沒有睜開眼睛、沒有因「敵」制宜。
這當是一言驚醒夢中人。阿加斯從小就由身為職業拳手的爸爸,教他打網球每一擊都要以完美地KO對手為目標,未想過反被對手識破,成為死穴。之後阿加斯怒斬青絲、一改套路,首先是把冒進這個壞習慣戒除;但最重要的,不是改打守勢,而是要打開雙眼,要動態地了解對手,在賽前和對敵之際都要像獵犬一樣,嗅出敵人的套路和弱點,從而找出KO之策。
打仗一要打開雙眼
從極度自我的籠牢中釋放出來的阿加斯,在99年美國公開賽中,以非種子身份上場,每一輪都以不同的打法擊敗對手(包括老對手張德培)。決賽中,他看穿對手末段在發球時有意無意的地槌自己的大腿,這是抽筋之象,於是阿下定主意放棄美麗的網前一擊,改玩底線抽撃,大打消耗戰,終於對方在一次正手板上打了個空,阿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勇奪冠軍,並從此恢復信心,成功進入網壇的名人堂。
以上出自一位行為學家(K Milkman: How to Change)。行為學近年戮力地教大家如何改變自己(或別人)的行為模式,這次以阿加斯的故事,説明打仗一要打開雙眼,別只自顧自盼,忘記敵方有時其實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