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商業 香港如何幫內地企業走出去?

香港如何幫內地企業走出去?

香港人在外行商百年所孕育的兩棲文化,正好幫助中國內地業走出去。

鍾普洋 作者: 鍾普洋
2017-11-30
經營文化

標籤: 伊索寓言南韓安娜卡列尼娜原則新加坡航運量香港
去年全球10大貨櫃港中,有7個在中國,其中包括香港。(亞新社)

A general view of the Hong Kong Kwai Chung container terminal. China's emergence as a global shipping power has seen Shanghai consolidate its position as the world's busiest container port ahead of Singapore, while Shenzhen looks set to overtake Hong Kong as the third busiest in a matter of months.Shanghai, which regained the lead as the world's busiest container port in April, saw container throughput rise 22.6% last month to 2.56 million.

去年全球10大貨櫃港中,有7個在中國,其中包括香港。(亞新社)
0
SHARES
704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正如許多報章所報道一樣,香港的航運量下跌,的確面對危機。不過,當我們考慮對策時,應該區分直接出入口吞吐量和轉口吞吐量。中國是全球第一大加工基地,茶、米、麥、蘋果等許多種農產品最大產地和出口國,加上即使發育不全但也夠龐大的消費市場,每年原材料、機器和製成品等等的出出入入自然多人一等;所以去年全球10大貨櫃港中,有7個在中國(包括香港)。香港是中轉港,去年轉口貨物量佔總吞吐量的六成。

星洲南韓是對手

我們應該比較和借鑒的對手不是其他中國城市,而是新加坡和南韓的釜山港。南韓政府計劃在2020年前釜山港的轉口能力,取代香港,甚至挑戰新加坡。

真正的國際航運樞紐具有綜合的功能,除了吞吐量、航運市場、物流、航線航班等之外,還取決於船務經紀、海上保險、船舶融資與交易、海事仲裁等航運服務,以及國際貿易、金融等等,當然還可以發展政府所建議的高增值物流服務的集散中心。在上述報告中,香港在包括航運經紀、航運工程、航運經營、海事法律、航運金融和船舶維修的「航運服務指數」上,也排名第三,比上海高一位,僅次於倫敦和新加坡。

在航空運輸方面,情況也一樣。國際客運還加上一個轉機的因素。倫敦金融城在2011的《航空服務與金融城》報告中指出,倫敦作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需要頻密的航班連接世界所有主要的和新興的商業目的地,無論是長程還是中、短程範圍內的第二線城市。因此,希斯路(Healthrow)機場的航班和航線所能提供的彈性和靈活性,對於中轉旅客來說非常重要,令該機場保持樞紐的地位。

以年客運計,邁阿美機場在美國各大機場中只排第十,卻一直是美國和拉丁美洲間空運的首要樞紐,國際旅客量僅次於紐約。該市除了地理位置之外,還擁有蓬勃的本地經濟,人數眾多的拉美和歐洲裔居民,所運以在處理美國、拉丁美洲和歐洲之間航班轉接上具有很大的優勢。

安娜‧卡列尼娜原則

此外,競爭優勢不但來自本身的優點,往往也取決於對手的缺點。這就是我常引用的「安娜‧卡列尼娜原則」。

那是美國地理及生理學家Jared Diamond 在其名著《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Guns, Germs, and Steel: 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 1997年)中提出的理論:「可馴化的動物都是可以馴化的;不可馴化的動物各有各的不可馴化之處。」因為改述自托爾斯泰小說《安娜‧卡列尼娜》的第一句話,「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所以稱之為「安娜‧卡列尼娜原則」。

根據Diamond的研究,在全球作為馴化候補的148種陸生食草類大型野生哺乳動物中,只有14種成功地被馴化。為什麼其餘的134種沒有能通過試驗呢?答案來自「安娜‧卡列尼娜原則」。野生動物都必須具備許多不同的條件,其中一個必要條件,都會使馴化的努力失敗。他總結出六個條件:

食量:食物生物量轉換為取食者生物量的效率通常只有10%左右。就是說,養一頭1,000磅重的牛要用約1萬磅的玉米;養一隻1,000磅重的食肉動物,要用1萬磅重的食草動物去餵牠,而養這1萬磅重的食草動物則需要用l0萬磅的玉米。因此,至今沒有—種食肉的哺乳動物被馴化來作為食物,因為養大牠們所需的食物量,比牠們本身所提供的食物量還要多。

生長速度:要值得飼養,馴化動物必須生長迅速。所以15年才成年的大猩猩和大象沒有被馴化。

繁殖習慣:許多動物,例如獵豹(Cheetah)、安第斯小羊駝(Andean vicunas)等,在交配前要經過長時間、複雜的求偶程式,被關在籠裡之後,根本不會進入狀態。

性情:動則攻擊人、殺人的傾向使許多本來似乎理想的馴化候選動物失去資格。例如斑馬性情暴躁,還有咬人不鬆口的習慣。斑馬咬傷的動物園餵飼人員比老虎咬傷的還要多!

群居的習慣:天生獨居的動物很難集中在一起放牧。它們的地盤天性令它們彼此不能相容,也不會本能地順從。有些群居的動物如羚羊,也難以馴化,因為一到交配季節,牠們會分地盤而居,為保護地盤而鬥。

容易受驚的傾向:容易受驚的動物很難圈養,不驚恐至死,也會在不斷逃跑的時候在圍欄上撞死,例如瞪羚就會如此。

Diamond的結論是:「對於成功,我們往往是尋求容易的、單一因素的解釋。然而,對於大多數重大的事情來說,成功實際上需要避免許多個別的、可能的失敗原因。」

許多在中國大陸發展業務的外國公司,甚至許多大陸企業,寧願選擇來香港上市、設立地區總部、簽訂合約、採用香港的銀行和保險服務等等,不單是因為香港能夠提供它們需要的各種金融、專業和商業服務,也因為上海、深圳和其他國內城市港口所欠缺的:可靠的商業規則、獨立的司法系統、世界級的國際貿易領導和管理人才……。

製造經濟慣性礙發展

中國被稱為外資主導型出口經濟體,不但要靠外來資金、技術、設備和管理,還依賴海外現成的市場和各種市場銷售、宣傳的渠道與服務。這就是1980年代所推動的「兩頭在外,大進大出」政策,即產品的前端(由原材料、設計到訂單)和末端(產品的銷售、宣傳、用戶和客戶服務)都在外國。

因此,中國目前的經營文化,可以稱為「坐賈文化」。中國一直「設肆坐以行售」,只需提供土地和充沛、廉價物美的勞動力。中國雖然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國,但其實一直是外商來買貨,除了在海外收購林、牧、礦等資源的國家幹部之外,本身一直沒有培養出多少能夠在國際商業市場上縱橫的國際貿易人才。

坐賈和行商兩種經營文化的分別是一個頗有趣的題目,我會另文討論。

說到這裡,我聯想到《伊索寓言》裡的一個故事:

一隻鹿非常口渴,連忙跑到泉水邊去。他喝着甘甜的泉水,望着水裡自己的影子,見自己修長而美麗的雙角,得意洋洋,當見到自己細小的腿,又鬱鬱不樂。正當他看得入神時,有頭獅子疾奔而來。他轉身拼命地逃跑,一下就把獅子遠遠地甩在身後,因為鹿的力量是在腿上,獅子的力量是在心臟上。在空曠的平原上,鹿總能跑在前頭,保住性命。但當他進入到樹林中時,美麗的雙角被樹枝掛住了,再也無法奔跑了,結果被跟蹤而來的獅子捉住。鹿臨死之前對自己說:「我真不幸呢!被我所不喜歡的救了命,卻被我所最信賴和寵愛的東西斷送了生命。」

中國在短短40年間,搖身一變而為製造大國、第一大出口國;可是,也對環境、產業的結構上產生了不少嚴重的後遺症。而且中國企業在路徑依賴的作用下,製造經濟的慣性、心態,有如被纏住的角,成為了產業轉型、升級的阻力。

在國內的經濟發展中,香港提供了很大的協助。國內可能有些人以為中國今天已經是製造大國,光是一個深圳的GDP就可以趕過香港,可以把香港棄如敝屣了。這些人顯然不懂得「安娜‧卡列尼娜原則」的道理。

中國企業經過了30多年的「世界工廠」的代工、坐賈生涯,現在必須學習「走出去」了,才發現「在家千日好, 出外半朝難」。在外邊行商百多年的香港人所孕育、演化出的兩棲文化,正好幫助要走出去的中國企業,避免「成功實際上需要避免的許多個別、可能的失敗原因」。

更多精采文章

  • 太平山上今回首 小龍興衰非昔時太平山上今回首 小龍興衰非昔時
  • 文化基因 中西合璧文化基因 中西合璧
  • 美卿再控中國隱瞞疫情 《環時》直斥撒謊促拿出證據美卿再控中國隱瞞疫情 《環時》直斥撒謊促拿出證據
  • 各省市須呈報新冠病毒檢測數字 港初創專利試劑武漢臨床測試各省市須呈報新冠病毒檢測數字 港初創專利試劑武漢臨床測試
  • 香港確診病例源頭分析:全面封關效用有限香港確診病例源頭分析:全面封關效用有限

0

鍾普洋

香港服務領導與管理學院創辦人。1972年參與創辦「最全球化的全球公司」——DHL國際。2000年退休後,繼續探討服務領導,並成立香港服務領導與管理學院,促進才能(Competence)、品格(Character)與關懷(Care)並重的3C服務領導教育,以助香港鞏固全球服務樞紐的地位。以英文出版「服務大師」叢書,已刊行The First Ten Yards、Service Reborn等六冊;又常在中、英文報刊上發表文章,分享看法與意見,近期探討的題目有「修身、齊族、治企、營天下」;從經營文化的角度分析香港的「兩棲」優勢和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問題;硬STEM與軟STEM並重等。不忘個人修養,勤於寫作,練習書法和繪畫,63 歲時考取了澳洲藝術碩士學位。
View all posts
標籤: 伊索寓言南韓安娜卡列尼娜原則新加坡航運量香港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左起:香港總商會行政總裁梁兆基、醫管局前行政總裁梁栢賢、衞生防護中心前總監曾浩輝。
灼見醫療

曾浩輝、梁栢賢:已接種疫苗人士或豁免檢疫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25
著名日裔美國學者福山撰文分析特朗普如何加劇美國的政治衰落。(灼見名家製圖)
國際觀

福山:美國政治已病入膏肓了嗎?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25
前行政長官梁振英與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因行政長官選舉看法不同引發隔空論戰。(灼見名家製圖)
灼見政治

梁振英:無論協商或選舉,都要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25
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不認為行政長官產生辦法會違反「循序漸進」的原則。(灼見名家製圖)
灼見專訪

曾鈺成:協商產生特首不符合《基本法》「循序漸進」規定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22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2020-2021學年)
灼見活動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2020-2021學年)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0-12-18

影片

  • 施永青:後特朗普時代美國不太平 拜登繼續制約中國會發動熱戰?《灼見政治》
  • 蔣匡文博士:疫情仍反覆 生意漸復甦《辛丑牛年運程》
  • 雷鼎鳴:蓋棺論定特朗普破壞美國政治根基 內外施政一敗塗地《灼見政治》
  • 馮檢基:葉劉淑儀BNO建議弄巧反拙 中央宜保留港人回流太平門《灼見政治》
  • 蔣匡文博士:金融現泡沫吉中藏凶 對抗病毒靠傳統錦囊《辛丑牛年運程》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關錫堯:水塘安全無人問!千斤重擔有誰知?關錫堯:水塘安全無人問!千斤重擔有誰知? 編輯精選
  • 置業的迷思置業的迷思 常霖法師
  • 林行止:輸打贏要古有之 舉國大亂今才見林行止:輸打贏要古有之 舉國大亂今才見 本社編輯部
  • 牛年說太歲牛牛年說太歲牛 文相濡
  • 大歷史看美國與中國大歷史看美國與中國 廖書蘭
  • 蔣匡文博士:金融現泡沫吉中藏凶 對抗病毒靠傳統錦囊《辛丑牛年運程》蔣匡文博士:金融現泡沫吉中藏凶 對抗病毒靠傳統錦囊《辛丑牛年運程》 本社編輯部
  • 蔣匡文博士:疫情仍反覆 生意漸復甦《辛丑牛年運程》蔣匡文博士:疫情仍反覆 生意漸復甦《辛丑牛年運程》 本社編輯部
  • 反制英BNO措施宜深思後果反制英BNO措施宜深思後果 王永平
  • 東華學院校董會委任陳慧慈教授為第三任校長東華學院校董會委任陳慧慈教授為第三任校長 編輯精選
  • 曾鈺成:協商產生特首不符合《基本法》「循序漸進」規定曾鈺成:協商產生特首不符合《基本法》「循序漸進」規定 本社編輯部

推薦作家

  • 顧小培
  • 劉寧榮
  • 陳文鴻
  • 鄭明仁
  • 廖書蘭
  • 張建雄
  • 盧兆興
  • 雷鼎鳴
  • 丁望
  • 黃智華
  • 蔣匡文
  • 文相濡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