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自稱是亞洲的世界級城市,除了是國際金融中心外,其他硬件例如機場可說擁有世界標準,但談到軟件,我看就很勉強了。
交流團?旅行團?
某天與一位教授聊天,他告訴我,政府現在投放了不少資源要推動大學國際化,其中的一種方式就是向學生提供出外交流的機會,因此到海外大學作短期學習的交換生名額多了,「旅行團」也多了。
「旅行團」名義上亦是交流,不過是一大團人浩浩蕩蕩出外見世面,或許包括一些探訪,但最終在於觀光罷了。教授向我說,上學期剛結束一個俄羅斯團,每位參與學生獲1萬元津貼。
好了,我見教授時剛又有一個緬甸團快要出發,教授好奇問我有否去過緬甸,我回答去過兩次了,都是採訪性質。他聽到是採訪,就請我向緬甸團建議一些採訪題材,以及做一個講座,湊巧這個團乃由新聞系主辦。
大學國際化的現況
當時我心裏納悶,為該團加入一些採訪元素好像有點即興吧,若不是踫上我便可能沒有這個想法。我問一團多少人? 原來有50人之多,怎樣採訪啊?!不如觀光算了。教授點頭同意,表示只因剛知我曾在該地採訪,便順道問問而已。 我的猜測果然沒錯,採訪元素只是個點綴,可有可無,觀光為主,而邀請我分享甚麼採訪心得,亦只說說罷了,最後不了了之。
總之,現在大學有不少經費辦旅行團,可是我懷疑旅行團怎樣令大學國際化?到某地走一個「白鴿轉」 又如何開拓學生的國際視野?真不明政府與校方對「國際化」有何種理解,之前大學積極收取外地學生便以為是國際化的第一步, 怎知到頭來是內地生居多,引起非議;當連中文大學也大力推動英語教學,以為是邁向國際化的手段,結果又引起爭議。
從大學做起的國際化,進退失據,原因是大家對「國際化」都不知道個所以然啊!
大學國際化和大學教育
大學企圖國際化的失敗,我亦非常感慨。只要你在大學校園走一圈,便會可能觀察到,外國學生比以前的確多了,但本地生、外國生、內地生各組成自己的世界,雖然這現象在其他地方也有出現,只是香港來得較尖銳。
其實多收外國學生並不就是國際化的表現,我認為最重要在於精神和情懷,這即指學校能否培養有人本精神、國際關懷的學生,為教育劃出人的臉孔(human face),讓校園變得有血有肉起來,而不僅是學系之間的資源角逐、爭排名、比高下,更不是冷冰冰的考試競技場,只顧往上爬的階梯。
我不時在大學做講座,學生願意進入講堂我已感萬幸,看著台下一張張的臉,蒼白又疲累,沒精打彩,似乎甚麼也提不起興趣,我就不禁問:哪裏出了錯?
太多計算則本末倒置
當校園能刺激學生的好奇心、鼓勵學生勇於探索,這樣才會令他們打開心扉,看到自己也看到別人,再把雙手往外伸開,完全自然流露、沒有計算,此時人本精神、國際關懷悠然而生。我在海外的採訪前線便碰到不少這樣的年輕人,他們不一定說上流利英語,也沒擁有甚麼資源,就這樣赤手空拳背着背囊,來到有需要的地方發揮他們的人道情懷。
我反之覺得香港的年輕精英太懂計算。近年由於大家都關注年輕人,政府大灑經費在青年項目上,甚麼青年領袖培訓應運而生,各種各樣的青年組織如雨後春筍,他們如餓狼般到處獵捕新血。但究竟目的是吸引經費還是培育人才,又是怎麼樣的人才?
記得有一次受邀參加一個青年才俊晚會,主持人特別強調在座一班來自基層的群組,表示會為這些基層年輕人在各上流宴會留一桌,好能讓他們有機會認識高官商賈,甚至有出外交流的機會,開拓國際視野。這種精英培養只會看到自己,計算自己的利益,難有人的臉孔,不會有視野,也難言有關懷。
原刊於《香港經濟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