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灼見名家 -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 -

國情教育應以事實為本

國情教育應以事實為本
本港回歸初期政府曾提出教育要「培養學生的中國心」,透過教育讓學生認識國家,從而培養愛國愛港的情懷,建立國民身份認同。但編訂《德育及國民教育課程指引(小一至中六)》後引起軒然大波而擱置了指引,國民教育變成一個魔咒,有些學校不是模糊其事就是代之以其他名稱,甚至索性不再推行任何國情教育課程》。
 

國情教育成效不彰

 
回歸前的教育署已曾發表過《學校公民教育指引》,還特別為了政權轉移而提出需要促進中國公民身份、鼓勵學生認識中國歷史和社會等等。由此可見,基礎教育有責任協助學生,增加對國家民族的認識、了解國情,並讓他們建立愛國心。環顧世界各地,不論英美大國、南美非洲小國、神州大地或鄰埠澳門特區等,在中、小學課程內都必然包括本國國情教育。國和家的不同之處是家有血緣作為連繫,而國則是取決於認同感。這些認同包括了歷史、文化、民俗和傳統、地理、社會等等多個範疇。兒童透過基礎教育而認識自己國家,並由此建立效忠國家和培養出愛國情懷。即使本港是一個國際城市、開放程度很高的特區,可是沒有理由因而不需要培育市民的國家認同感;但事實上在這個環節上香港教育就是欠缺了一個必然的緊扣。回望過去的十多年來在這方面的工作,很難不會得出一個「成效不彰」的評語。
 
其實在2008年教育局推出的《新修訂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架構》內,明確地提出在不同學習階段都有學習期望。在「身份認同建立」項目內包括有「家庭、社群及社會」、「國民身份」、「世界公民」等不同層面,教師和學校是可以通過生活事例作為教學的媒介,藉此令學童透過參與和思考而建立自己的價值觀。多年來這份文件早已落實在日常學校生活中的課程,形式多樣化,各校因應自己校情及學生特性推行公民教育和內嵌其中的國民身份認同部分。直至2012年後因為摒棄了新推出的《德育及國教指引》而令這方面的工作似可有可無。兩年後的今天,實在有需要重檢現況和重新整頓,並尋求學界、家長及所有持分者的共識,讓基礎教育重拾應有的責任去推行國情教育,包括了認識國家和公民教育課程架構內已有的國民身份認同部分。
 

重新出發免吹噓失實

 
筆者認為,學校推行國情教育的基本原則應該依從2008年的新修訂架構,可沿用過去行之有效的跨學科和滲透式的做法,個別學校能有效以獨立科目施行亦可。國情教育的重點是,所有內容必須有事實依據,避免空談抽象概念和純粹宣傳模式,更絕對不可以有吹噓失實的附會。這些在兩年前的事件中已清楚地反映出必然是失效的。
 
具體學科上可調整一下目前的課程內容,增加認識國家的部分。例如現在的中國歷史科和地理科偏重於純粹學科知識設計。前者並非國史包裝,學生所學的是歷史方法。因為欠缺了感情的薰陶,學生不會因而強化自己的國民身份認同感。後者則傾向社會科學甚至科學的設計,完成整個課程後學生並不會增加對「祖國河山」的認知。即使通識教育科已包括有「現代中國」單元,也是傾斜於社會和政治層面的探討。這些學科無法幫助學生建立到屬於情感範疇的認同感。當然,國情教育是不應灌輸政府期望學生應該知悉的內容,設計上應讓學生透過學習獲取足夠多的事實資料(包括歷史和現代資訊),通過理解和思辨後去認識自己的國家,建構認同感和產生愛國心,繼而進入高階思維層面和批判思考現時國家面對的困難。實行國情教育的核心想法是建立在國家之上,並非政府或者政黨。國家是個客觀和長期存的實體,而後兩者則沒有必然性。近年的爭論往往就是源於混淆了國家、政府和政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