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政局 國安止動亂 新冠襲香江──2020年香港十大新聞

國安止動亂 新冠襲香江──2020年香港十大新聞

黑暗的2020年快將過去,本港持續受多波疫情影響,經濟重創,民生凋敝。《港區國安法》生效,持續一年的反修例運動示威幾乎絕跡,但引起美國制裁香港。本社回顧動盪不安的一年。

本社編輯部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0-12-30
灼見政治

撰文:張港欣 圖片:亞新社

標籤: 12港人伍沾德何鴻燊制裁國泰裁員壹傳媒夏寶龍新冠肺炎李宇軒李鵬飛林鄭月娥港區國安法立法會選舉紫荊黨羅冠聰許智峯駱惠寧黎智英
今年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除了止暴制亂,還進行抗疫工作。示威減少,確診數字遠比歐美國家好。
今年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除了止暴制亂,還進行抗疫工作。示威減少,確診數字遠比歐美國家好。
0
SHARES
404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2020年可說是香港多災多難的一年,2019年開始的反修例運動持續,今年更有新冠病毒來勢洶洶。社運與疫情夾擊下,市民叫苦連天。人大通過《港區國安法》,特區政府公布實施,結果反對派勢力瓦解,示威幾乎絕跡。不過本港持續受多波疫情影響,經濟重創,民生凋敝。2020年快將過去,本社回顧過去一年十大轟動的香港新聞。

新冠肺炎肆虐本港 至今逾8700人確診 143人不治

新冠肺炎先在武漢爆發,本港在1月24日錄得首兩宗輸入確診個案,兩名男患者曾去過武漢。面對輸入個案上升,政府在1月25日大年初一宣布一連串收緊措施,取消大型活動,學校停課等。

本港第一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市民人心惶惶,紛紛搶購口罩、清潔用品等,超市廁紙和糧食也搶購一空。

農曆新年市民四處搶購口罩。

有醫護人員不滿政府遲遲不封關,罷工抗議。港府決定除了機場、港珠澳大橋、深圳灣口岸外,封鎖其餘內地口岸。政府亦要求內地返港人士強制檢疫14天。

醫管局員工陣線在2月3至7日發起罷工。

2月出現首宗死亡個案和本地感染個案,更出現打邊爐家族、北角佛堂、青衣康美樓感染群組。郵輪鑽石公主號爆發疫情。另外一艘郵輪世界夢號停泊香港,一度惹起驚慌。政府派專機接載滯留湖北省、鑽石公主號的香港居民。

日本旅遊巴接載鑽石公主號乘客。

3月,本港和內地疫情受控,但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本港輸入個案大增,社區出現多宗群組爆發,包括蘭桂坊表演群組。3月27日單日錄得65宗個案。面對第二波疫情,港府推出嚴厲措施,包括所有外來人士檢疫14天、關閉娛樂場所、實施限聚令等。

疫情一度在5月緩和,不過7月再次出現本地個案,涉及餐廳、的士司機、老人院,加上慶回歸群組,第三波疫情爆發。港府再次收緊社交限制措施,更首次推出晚市禁堂食令。7月27日,單日疫情高達145宗,政府隨即宣布餐廳全日禁堂食,市民要蹲在街上吃飯。在社會反對下,全日禁堂食規例只生效了兩天。

餐廳全日禁堂食,市民到公園吃飯。

第三波疫情在8月轉緩,9月港府推行普及社區檢測,發現多名確診者。正當本港疫情轉好之際,11月出現跳舞群組,爆發第四波疫情,港府再次收緊社交限制,打亂市民冬至聖誕活動大計。很多娛樂場所一年內三次被逼關閉,損失慘重。

截至2020年12月30日,8724人確診,143人不治。第四波疫情疫情至今還未回落,不知何時才有轉機?

疫情影響各行各業 國泰裁員 港龍航空結業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影響各行各業,當中航空業、旅遊業完全處於冰封狀態。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財政預算案向每名18歲或以上的香港永久居民派發1萬元。香港失業率升至6.3%。政府推出四輪防疫抗疫基金、兩輪保就業計劃,幫補企業。但很多企業被逼裁員、結業。

陳茂波6月9日宣布涉資390億元的拯救國泰航空方案,但全球疫情嚴峻,最終國泰航空集團10月21日公布企業重組。國泰航空集團削減約8500個職位,裁減約5300名駐港員工。成立35年的國泰港龍航空即時停止營運。另外,香港航空宣布裁員250人,全屬機組人員。

全球航空業幾乎停頓,大量飛機停泊在機場。

外國疫情嚴峻,旅遊業停頓。永安旅遊宣布裁員兩成涉及120人,其餘員工繼續放無薪假。新華旅遊要求全體員工12月起停薪留職。

港府本來與新加坡合作旅遊氣泡計劃,為旅遊和航空業帶來一絲希望。不過計劃推行在即,本港爆發第四波疫情,計劃告吹。

海洋公園出現財困,政府會向立法會申請約54億元撥款,以助公園渡過難關。無奈疫情反覆,主題樂園關閉三次,歷時半年,對海洋公園前景感到悲觀。

海洋公園一度重開。

傳媒界在疫情下也進入寒冬。有線寬頻12月1日以架構重組及削減成本為由裁員約100人,包括新聞部40名員工,觸發中國組全組、港聞組5名採訪主任級人員及11名記者請辭。星島新聞集團逾900名員工2021年1月起每月須放4天無薪假,為期3個月。

疫情下,渣打馬拉松、書展、工展會、動漫節、維港渡海泳、七人欖球賽等大型活動紛紛取消。鑑於疫情未明朗,舉辦單位都謹慎籌劃來年活動,希望外國疫情好轉,吸引旅客訪港。

12月1日,有線寬頻大規模裁員。

《港區國安法》生效 反對派勢力瓦解 羅冠聰、許智峯等潛逃

2019爆發的反修例運動持續,民陣發起元旦遊行,有人四處破壞,更向滙豐銀行銅獅子縱火。警方腰斬遊行,並大規模拘捕。1月起疫情嚴峻,示威仍未有減退跡象。1月26日,粉嶺居民不滿政府將暉明邨用作隔離設施,有黑衣人向屋邨大堂縱火。2月28日,831太子站事件半年,旺角堵路縱火場面仍然出現。3月政府因疫情推出限聚令,公眾聚集的人數大減,示威稍緩。

滙豐銀行總行銅獅被人淋紅油。

人大於5月22日舉行會議審議《港區國安法》,針對顛覆國家政權、分裂國家、恐怖活動,以及外部勢力干預等四類行為。立法會於5月27日進行《國歌法》二讀辯論。示威者5月24日在銅鑼灣發起遊行,反對惡法,期間破壞商鋪。6月9日,反修例運動一年,群眾到中環遊行。

因為疫情為由,政府首次反對六四集會申請。反對派擔心《港區國安法》生效後,不再有六四集會,於是到場悼念六四。香港眾志羅冠聰等26人被票控煽惑他人參與未經批准集結、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及舉行未經批准集結等罪。

警方首次反對舉辦六四晚會,但無阻市民前來悼念。

6月30日,人大通過《港區國安法》,特區政府隨即刊憲生效。《港區國安法》的目的是防範、制止和懲治分裂國家、顛覆國家政權、組織實施恐怖活動和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行為,保持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繁榮和穩定,以及保障特區居民的合法權益。香港眾志、學生動源等反對勢力宣布解散。

7月1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律政司司長鄭若驊、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就《港區國安法》召開記者會。

《港區國安法》生效下,政府禁止七一遊行,但仍有示威者參與,水炮車驅趕在場人士。灣仔一輛插着「光復香港」旗幟的電單車衝向警方,司機涉嫌違反《國安法》被捕。

警方《港區國安法》拘捕一些反對派人士,包括學生動源召集人鍾翰林、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香港眾志成員周庭、人民力量成員「快必」譚得志、民間組織香港故事成員李宇軒等。

7月1日起,警方展示違反《國安法》的紫色旗。

羅冠聰在《港區國安法》生效前離開香港,畏罪潛逃。其餘反對派人士梁頌恆、張崑陽等離開香港。

警方為反修例示威作出一連串拘捕。黃之鋒、周庭等人圍堵警察總部,全部判監。民主黨林卓廷涉限721事件參與暴動罪被捕。許智峯參與光復屯門公園為由將其逮捕,被控不誠實取用電腦、刑事損壞及意圖妨礙司法公正。

內會選主席爭持大半年,許智峯等民主派在會議廳示威,更出現打鬥場面,最終民建聯李慧琼在混亂下當選。5月至6月,立法會審議《國歌法》期間,許智峯擲臭泥倒臭水。面臨9項控罪的許智峯前往丹麥,其後宣布流亡。

12月,羅冠聰與許智峯在倫敦見面。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涉違《國安法》被捕 警方到壹傳媒總部搜證

8月10日,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涉嫌違反《港區國安法》被捕。他的次子黎耀恩及部分壹傳媒高層亦被捕。 黎智英涉嫌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另涉及串謀欺詐及煽動罪。

過百名警員早上近10時進入壹傳媒於將軍澳工業邨的總部,部分警員手持工具,亦有警員在現場拉起封鎖綫。警方早上近11時押解黎智英返回集團將軍澳總部二樓的辦公室調查。黎智英兩天後獲釋。

警員到壹傳媒總部大樓搜證。

12月3日,黎智英因欺詐罪再次被捕,拒絕保釋。12月11日,被警方加控一項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

12月23日,法官批准黎智英以現金1000萬元保釋外出,但不得離港,不准接受訪問,不准發表文章,不准在社交媒體發布資訊。黎智英除了到警署報到或上庭應訊外,不准離開住所。

12月29日,壹傳媒公布,黎智英已辭任董事會主席兼執行董事,以便有更多時間處理個人事務,現任非執行董事葉一堅,已獲委任為主席。

黎智英一度還押荔枝角收押所。

美國制裁中港官員,包括林鄭月娥、鄭若驊、鄧炳強

2020年1月4日國務院免去王志民的中聯辦主任職務,駱惠寧接任。2020年2月13日,國務院公布夏寶龍任港澳辦主任一職,張曉明降職副主任。

因應港府實施《港區國安法》,美國總統特朗普7月14日宣布簽署《香港自治法》,取消美國給予香港貿易上的特殊地位。

美國財政部8月7日宣布制裁11名中港現任及前任官員,包括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律政司司長鄭若驊、保安局局長李家超、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警務署署長處長鄧炳強、特首辦主任兼國安委秘書長陳國基、港澳辦主任夏寶龍、中聯辦主任駱惠寧、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國安公署署長鄭雁雄、警務處前處長盧偉聰。美國財政部指他們破壞香港自治,以及限制香港公民的言論及結社自由。

林鄭月娥形容制裁屬卑劣及無恥,並主動註銷訪美簽證。駱惠寧說自己在國外沒資產,美國搞制裁是白費勁。他可向特朗普寄出100元美元以供其凍結。

美國國務院及財政部11月10日宣布,因應中國對香港實施《港區國安法》,擴大原先的制裁名單。新增4人包括港澳辦副主任鄧中華、中央政府駐港國安公署副署長李江舟、警務處副處長負責國家安全的劉賜蕙及警務處國家安全處高級警司李桂華。

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7月3日成立。

立法會選舉因疫情延後一年,現任議員留任不多於一年

立法會選舉原定9月6日舉行。特首林鄭月娥7月31日召開記者會,因應疫情,決定引用《緊急法》,押後一年至2021年9月5日。她形容這是抗疫7個多月以來最艱難的決定,亦表示有關決定獲中央人民政府支持。建制派決定全體留任。

民主派方面,其中15人委託香港民意研究所,就延任一年的去留問題進行民意調查。最終民主派大多決定留任。陳志全、朱凱廸、陳淑莊決定不留任。陳淑莊也宣布退出公民黨。

陳淑莊宣布退出政壇和離開公民黨。

人大常委會頒布關於香港立法會議員資格問題之決定 4名泛民取消資格 泛民集體總辭

立法會選舉宣布延期的前一天(7月30日),有12名民主派參選人被選舉主任裁定提名無效。公民黨4名參選人,包括參選法律界的郭榮鏗、參選新界東的黨魁楊岳橋、新界西的郭家麒及港島鄭達鴻全部被裁定提名無效。參選「超級區議會」的荃灣區議員岑敖暉、參選港島區的袁嘉蔚、梁晃維、熱血公民名單排第二的鄭錦滿、參選新界東的劉頴匡、何桂藍、參選九龍東的黃之鋒都被裁定提名無效。參選會計界的專業議政梁繼昌,同樣被裁定提名無效。

11月1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以161票全票,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資格問題的決定》。政府宣布,根據人大常委會通過關於香港立法會議員資格問題的議案,4名立法會議員,包括楊岳橋、郭榮鏗、郭家麒及梁繼昌即時喪失立法會議員資格。

民主派召集人胡志偉宣布,泛民議員集體總辭。11月12日,全體泛民議員在會議廳遞交辭職信。熱血公民鄭松泰、醫學界陳沛然宣布留任議會。

全體泛民主派總辭。

12港人偷渡內地被捕

廣東海警局8月23日早上9時許在粵港東南方向的中國管轄海域內,查獲一艘涉嫌非法越境的快艇,並抓獲10多名涉嫌非法越境人員。船上有12名香港青年,當時他們正前往台灣,12人中包括早前因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的民間組織香港故事成員李宇軒,還有反修例運動的示威者。12名港人被關押在鹽田看守所。

「12港人案」其中10人的案件12月28日下午在深圳鹽田法院審理,法院表示,將擇期宣判。法院在官方網站表示,依法公開開庭審理鄧棨然、喬映瑜組織他人偷越邊境,以及鄭子豪、嚴文謙等8人偷越邊境案。

法庭聽取了10名被告對公訴機關指控涉嫌偷越邊境犯罪的辯護意見,並聽取了公訴人和辯護人的控辯意見。鄧棨然、喬映瑜等10人當庭均表示認罪,希望法庭從輕處罰。

12月30日,鹽田檢察院發出案件通報,不起訴兩名未成年港人,並移交本港警方。

鹽田法院官網12月30日公布,涉及組織他人偷越邊境罪的鄧棨然,被判有期徒刑3年,並處罰金2萬元人民幣,被控同罪的喬映瑜則判有期徒刑2年,並罰款1.5萬元人民幣。涉及偷越邊境罪的鄭子豪、嚴文謙、張銘裕、張俊富、黃偉然、李子賢、李宇軒及郭子麟,則各判有期徒刑7個月,並處罰金1萬元人民幣。

12港人的家屬召開記者會。

「海歸派」的財經界人士成立紫荊黨

一班被視為「海歸派」的財經界人士,包括中播控股董事會主席黃秋智、瑞士信貸集團董事的李山、以及卓悅控股董事會主席陳健文等,決定創立一個名為「紫荊黨」的新政黨。政黨於2020年5月14日成立。

黃秋智強調,新政黨將會是一個「香港人的政黨」,以「為全體香港人爭取下一個五十年不變,追求百年一國兩制」為創黨目標。黃秋智憧憬能招收25萬黨員,期望新政黨能在一、兩個月內正式成立。不知來年紫荊黨能否在立法會選舉突圍而出?

紫荊黨黨徽和三位創辦人。

李鵬飛、伍沾德、何鴻燊等名人離世

2020年世界很多名人離我們而去,包括籃球名將高比拜仁、阿根廷球王馬勒當拿、台灣前總統李登輝、第一代占士邦辛康納利等。本港也有不少政商界名人離世。

自由黨創黨主席李鵬飛5月15日逝世,享年80歲。1993年,李鵬飛創立自由黨,並成為創黨主席,曾提出政改修正案「九四方案」,但被否決。1998年自由黨在立法會選舉地方選區全軍覆沒,李鵬飛其後辭去主席一職,更加退出自由黨。

6月26日,李鵬飛的公眾追悼會在會展舉行。政商界名人到場致哀。

賭王何鴻燊5月26日於香港養和醫院逝世,享壽98歲。何鴻燊1921年在香港出世,出身名門望族,是何東爵士弟弟何福的孫。60年代,何鴻燊與霍英東聯手擊敗當時由澳門賭王傅老榕家族掌控的財團,取得澳門博彩業專營權,成為「賭王」,雄霸澳門賭權近半個世紀。他活躍於政商界,曾任三屆政協常委,獲前國家主席胡錦濤讚揚他是愛國愛澳人士。

何鴻燊喪禮在7月8日舉行,將會在2021年擇吉日在摩星嶺1號昭遠墳場土葬。

美心集團創辦人伍沾德10月29日在養和醫院逝世,享年98歲。1956年伍沾德與哥哥伍舜德在中環創辦「美心餐廳」,此後逐步發展為美心集團。1979年,伍沾德與長女伍淑清創立首間合資企業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2008年,伍沾德退休。

前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顧汝德於4月24日在愛爾蘭都柏林離世,享年81歲。

文化界方面,資深多棲藝人譚炳文、動作片導演陳木勝、電視台節目監製錢國偉、甘草演員梁天、藝人曾偉權、梁潔華等離世。

2020年快將過去,新一年仍飽受疫情所困,民生繼續困苦。港府推行《國安法》,引起外國不滿。預計來年香港繼續處於動盪不安的局面。

更多精采文章

  • 曾鈺成:特區政府如何反制美國駐港總領事?曾鈺成:特區政府如何反制美國駐港總領事?
  • 美國制裁林鄭月娥等11名中港官員 蓬佩奧:無法接受港府行徑美國制裁林鄭月娥等11名中港官員 蓬佩奧:無法接受港府行徑
  • 香港:國際制裁中心?香港:國際制裁中心?
  • 黎智英被控欺詐不得保釋 明年4月再訊黎智英被控欺詐不得保釋 明年4月再訊
  • 美國制裁中港官員影響深遠美國制裁中港官員影響深遠

0

本社編輯部

View all posts
標籤: 12港人伍沾德何鴻燊制裁國泰裁員壹傳媒夏寶龍新冠肺炎李宇軒李鵬飛林鄭月娥港區國安法立法會選舉紫荊黨羅冠聰許智峯駱惠寧黎智英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左起:香港總商會行政總裁梁兆基、醫管局前行政總裁梁栢賢、衞生防護中心前總監曾浩輝。
灼見醫療

曾浩輝、梁栢賢:已接種疫苗人士或豁免檢疫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25
著名日裔美國學者福山撰文分析特朗普如何加劇美國的政治衰落。(灼見名家製圖)
國際觀

福山:美國政治已病入膏肓了嗎?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25
前行政長官梁振英與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因行政長官選舉看法不同引發隔空論戰。(灼見名家製圖)
灼見政治

梁振英:無論協商或選舉,都要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25
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不認為行政長官產生辦法會違反「循序漸進」的原則。(灼見名家製圖)
灼見專訪

曾鈺成:協商產生特首不符合《基本法》「循序漸進」規定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22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2020-2021學年)
灼見活動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2020-2021學年)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0-12-18

影片

  • 施永青:後特朗普時代美國不太平 拜登繼續制約中國會發動熱戰?《灼見政治》
  • 蔣匡文博士:疫情仍反覆 生意漸復甦《辛丑牛年運程》
  • 雷鼎鳴:蓋棺論定特朗普破壞美國政治根基 內外施政一敗塗地《灼見政治》
  • 馮檢基:葉劉淑儀BNO建議弄巧反拙 中央宜保留港人回流太平門《灼見政治》
  • 蔣匡文博士:金融現泡沫吉中藏凶 對抗病毒靠傳統錦囊《辛丑牛年運程》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關錫堯:水塘安全無人問!千斤重擔有誰知?關錫堯:水塘安全無人問!千斤重擔有誰知? 編輯精選
  • 置業的迷思置業的迷思 常霖法師
  • 林行止:輸打贏要古有之 舉國大亂今才見林行止:輸打贏要古有之 舉國大亂今才見 本社編輯部
  • 牛年說太歲牛牛年說太歲牛 文相濡
  • 大歷史看美國與中國大歷史看美國與中國 廖書蘭
  • 蔣匡文博士:金融現泡沫吉中藏凶 對抗病毒靠傳統錦囊《辛丑牛年運程》蔣匡文博士:金融現泡沫吉中藏凶 對抗病毒靠傳統錦囊《辛丑牛年運程》 本社編輯部
  • 蔣匡文博士:疫情仍反覆 生意漸復甦《辛丑牛年運程》蔣匡文博士:疫情仍反覆 生意漸復甦《辛丑牛年運程》 本社編輯部
  • 反制英BNO措施宜深思後果反制英BNO措施宜深思後果 王永平
  • 曾鈺成:協商產生特首不符合《基本法》「循序漸進」規定曾鈺成:協商產生特首不符合《基本法》「循序漸進」規定 本社編輯部
  • 東華學院校董會委任陳慧慈教授為第三任校長東華學院校董會委任陳慧慈教授為第三任校長 編輯精選

推薦作家

  • 顧小培
  • 劉寧榮
  • 陳文鴻
  • 鄭明仁
  • 廖書蘭
  • 張建雄
  • 盧兆興
  • 雷鼎鳴
  • 丁望
  • 黃智華
  • 蔣匡文
  • 文相濡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