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熱的來源
國內最近有很多文章在批判所謂國學教育,也有官方的公告批評一些培訓團體以私人學堂的方式辦的是假國學,本身沒有辦學資格,需要正視,言下之意似乎政府的干預與監管即將到來。另一方面,政府政策則支持國學某程度上重新回歸國民教育的體制之內,這種現象,一方面加強了國學熱,另一方面卻造成辦學者越界而被取替的風險。
造成國學熱的真正原因,可從兩個層次說。首先,在國家統一之後,社會在建國初期的動盪之後日趨穩定,教育內容趨向跟隨時代的大勢,走向為工業化和商業化社會培養人才,以現代化、知識化為目的,這種趨勢實在已從晚清於1905年取消科舉制度開始,走了百多年,內容和制度已緊跟西方體制,分科精細,以知識及其應用為先,將整體培養人格,建立完整人生的內容拋諸腦後。當國家進入現代化階段,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人民追求物質生活的欲望愈強,常規教育通過考試制度,成為提升社會地位和個人生活水平的主要出路,造成了無邊的競爭壓力,讓學子從幼兒階段便參加殘酷競爭,造成對生命的扭曲和病態,部分有眼光的為人父母者自然不忍卒睹。
當有人提出學習應回歸能長養生命的傳統學問,自然便有人趨之若鶩,不惜冒險把孩子抽離體制,嘗試不同的學堂提供的學習方案。20多年前台灣學者王財貴教授提出的純粹讀經教育法,正是在這種環境下最易為人接受的方式,造成的影響也最廣泛,其餘以練習太極、琴棋書畫等才藝為主的學堂,也借國學之名,應運而生,如雨後春筍,形成一股熱潮的現象。總結起來,就是家長對現存體制教育所造成的壓力和流弊有所不滿,希望另尋出路。
國學熱的另一原因,是來自經濟發展有了初步成果之後,國民的精神世界虛無所造成的危機,大家希望可以從傳統文化中找到資源,補充那個缺口,所以,社會上逼切需要重新建立指導人生的價值系統。個人、家庭、企業都覺得有此需要,因此,就有利用《弟子規》等傳統文化資源中的蒙學材料者,希望以之來進行提升群衆的品德,這無疑一方面是功利的,另一方面又是精神領域內所必須認真面對的危機。國學在這方面提供豐富的資源,但是,能掌握的人不多,大部分人只能從最基礎的蒙學或是以實用主義眼光的角度來利用經典素材,製造出一批教人如何利用國學材料達到現實目的的所謂國學大師出現,因為利益所趨,催生了所謂國學熱的出現。最近中央政府對國學日趨接受的態度,配合實際撥款,對體制內的學生進行輔助,讓其加強對國學的認識的措施,為提供相關服務的培訓團體加大了利益的誘因。
有了實際的需求,自然有人願意提供國學的教育服務,但是,中國近代知識分子對傳統學問予以否定和批判,真正有國學根底的學者已隨歲月老去,所剩者寥寥無幾。現實環境是,數十年來與傳統的割裂,真正掌握國學精神者在中國內地後繼無人,只能依靠流亡港台的一批新儒家傳人;但現實上,面對中國大陸人民於經濟發展之後形成的對認識國學的強大需求,實在是杯水車薪,難以應付。
如何分辨國學的真與假?
假國學魚目混珠,流弊叢生,根據網上文章報道:「隨着國學走熱,市面上的假國學也屢禁不絕。有的硬拗造型,以為穿唐裝漢服、手捧古籍經典就是弘揚傳統;有的譁眾取寵,『跪拜磕』、『以打立威』之類的荒唐之舉頻頻曝出;還有的攪動沉渣,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赤裸裸宣揚男尊女卑思想的『女德班』。」
可見,目前必須有一個標準,讓大家能分辨什麼是真正的國學。霍師晚年就曾經對國學下過定義,在記錄他講課內容的《國學正名》一書中詳細指出國學的層位與國學的高度。
何謂國學的層位?就是指出國學所牽涉的內容非常廣泛,也很豐富,空泛地把什麼材料都叫國學是含混不清,也會造成魚目混珠。最少得把它分成不同的層次,像孔子把學問分成: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各種文學欣賞、興趣、音樂藝術,以致文字學都屬於小學,未能真正進入國學的殿堂。國學是立國之學、立人之學、立本之學,大家必須認識清楚。霍老師就指出國學與非國學的區分,「必須再立標準;標準就是邊界……『國學』的邊界,並非從歸納得來,也不是每一具體事物的性質的抽象,而是中國人認識自己、反省自己,通過尚存文獻去閱讀、去發現、去了解過去中國人之所以如此表現的精神所在,由此產生大信而思以繼承、發揚的一種情志、文化、思想性活動。」又說國學「必須從自己的生命出發,亦即是從自己的性情出發。」「『國學』是有負擔的……這種負擔是歷史文化的負擔,是無數人精神凝聚的負擔。它不能死,它死了,民族精神也就渙散了。」
對於國學的高度,霍師總結為:「是人自己心靈升進的層級,精神向上一層又一層的創造。」讀中國書才能有這樣的高度,所以我們不能不知道,不能不珍惜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