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政局 國台辦發言人說閩南語有玄機

國台辦發言人說閩南語有玄機

一個了解台灣、能說閩南話的資深記者當上國台辦發言人,表明北京官方並未放棄和平的努力。作為關心兩岸的民眾,期待的是一個不一樣的發言人。

本社編輯部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13
灼見報道

撰文:曾紹樑

標籤: 台語國台辦新華社陳斌華駐台記者
首次主持國台辦例行記者會的新任發言人陳斌華。(中國台灣網)
首次主持國台辦例行記者會的新任發言人陳斌華。(中國台灣網)

國台辦新任發言人陳斌華周三(13日)正式亮相例行記者會。他首先以國語歡迎前來採訪的記者:「各位記者朋友,大家好!歡迎參加國務院台辦新聞發布會。」再以閩南話打招呼:「各位親愛的台灣鄉親席大(長輩)、兄弟姊妹,大家早安、大家好!」其實,陳斌華也不是第一次在傳媒面前公開說「台語」,早在一個月前,據台灣中天、東森、中視等新聞頻道報道,陳斌華已經應台灣傳媒的要求「用家鄉話打個招呼」了,當時他說的閩南語是:「台灣各位鄉親,大家好!」

「美食正如男友 永遠下一個好」

陳斌華面容嚴肅,言語卻帶點幽默,月前他與台灣傳媒交流時,曾說:「美食跟男朋友一樣,永遠都是下一個更好。」

外界觀察,陳斌華說話並不是興之所至或無的放矢,作為大陸派駐台灣的首批記者之一,他是以擔任駐台記者10多年的經驗,試圖跟台灣記者「拉家常」,拉近與台灣人的距離。

記者會後,陳斌華與在場記者互動。他自言,與不少台灣記者都是好友。(中國台灣網)

足跡遍台澎金馬 廣泛各界接觸

陳斌華曾以新華社記者的身份駐台採訪多年,周三正式在國台辦例行記者會以發言人身份回應記者提問,特別講起在台灣採訪的點滴,自言足跡遍及台澎金馬,提及台北101大樓、高雄西子灣、台東蘭嶼和達悟人、彰化鹿港天后宮與信眾朝拜媽祖,又講雲林濁水溪畔農民勞作身影。

陳斌華表示,他在與台灣各界人士、鄉親接觸交流中,較為全面了解他們的工作生活、所思所想,也對台灣問題有較為深入的觀察。

他說,這些經驗,有助於他在新崗位上的工作,「用兩岸同胞特別是台灣同胞願意聽、聽得懂的語言,更好說明大陸的對台方針政策,讓島內鄉親了解、理解我們的誠意、善意。」

在外媒和台灣島內一些傳媒、「名嘴」幾乎在天天在炒作對岸「武統」可能、台灣當局又如何「應對」的當下,多一位在台灣有朋友、了解台灣人想法的發言人,儘管在民進黨執政的背景下,未必能夠真正緩和兩岸氣氛,但願能減少兩岸民眾的誤解。

陳斌華又引用已故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喜歡的一句詩「但知春意發,誰識歲寒心」,來形容自已當下的心境。

他說,「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認為兩岸關係發展根基在民間、動力在人民、希望在青年。

陳斌華在記者會後又表示,他是新聞界老兵,從台下到台上沒有感覺不一樣,都是在工作。之後的記者會上多用閩南話拉近與台灣民眾溝通、交流。

陳斌華的作品《自在台灣──一個大陸人的十年行旅》繁體版。

駐台記者入仕途 北京未放棄和平

根據國台辦提供的簡歷,陳斌華1971年9月出生,是福建省詔安縣人,1989年至1993年就讀於廈門大學中文系,2002年至2005年就讀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傳播學研究生課程班(在職)。

1993年至2016年在新華社總社工作,主要從事兩岸新聞、中央時政新聞報道,親歷澳門主權回歸、胡錦濤會晤連戰、習近平與馬英九會面等重大事件,是大陸首批駐台記者,數十次帶隊赴台採訪,曾任新華社港台部副主任、高級記者,獲評為新華社十佳記者,作品曾獲中國新聞獎。

陳斌華早在2016年4月已調任國務院台辦,歷任海研中心副主任、研究局副局長、經濟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

陳斌華現任國台辦新聞局副局長,著有《駐點台灣:大陸首批駐台記者手記》、《親歷台灣『大選』》、《自在台灣──一個大陸人的十年行旅》。

一個了解台灣、能說閩南話的資深記者當上國台辦發言人,表明北京官方並未放棄和平的努力。作為關心兩岸的民眾,期待的是一個不一樣的發言人。

更多精采文章

  • 「辜汪會談」30周年座談 台海基會不提「九二共識」「辜汪會談」30周年座談 台海基會不提「九二共識」
  • 大陸制裁台駐美代表及兩機構大陸制裁台駐美代表及兩機構
  • 國台辦主任宋濤晤馬英九 轉達習近平問候 肯定發展兩岸關係貢獻國台辦主任宋濤晤馬英九 轉達習近平問候 肯定發展兩岸關係貢獻
  • 架設兩岸民眾心靈之橋架設兩岸民眾心靈之橋
  • 台東地震累計最少1死146傷 大陸國台辦表哀悼慰問台東地震累計最少1死146傷 大陸國台辦表哀悼慰問

  • 促進數字經濟六個建議
  • 外交部:來華人員周三起入境前無需新冠檢測
  • 關鍵問題源自首次分配

本社編輯部

View all posts
標籤: 台語國台辦新華社陳斌華駐台記者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團結香港基金創會主席董建華(左)出任榮譽主席,陳智思(右)出任基金會主席,新任命即時生效。(團結基金圖片;灼見名家圖片)
灼見報道

陳智思任團結香港基金主席 董建華改任榮譽主席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8
林毅夫教授指出,中國的快速發展帶來世界經濟格局、政治格局的變化。(城大提供圖片)
名家演講錄

林毅夫教授:中國人均GDP達到美國一半 可超越「修昔底德陷阱」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8
行政長官李家超(中)、紫荊文化集團董事長許正中(右)和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徐威(左)在論壇上合照。
灼見經濟

鳳凰灣區財經論壇2023開幕 李家超:本港有條件在大灣區金融領域發揮更大作用

作者: 編輯精選
2023-09-28
陳茂波表示,本地樓市整體穩定,是否「撤辣」須務實檢視。(政府新聞處視頻截圖)
灼見報道

陳茂波:現時樓市與引入「辣招」時不同 政府密切注視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8
股評人David Webb認為,不應為高風險的投機活動提供合法性。(David Webb Facebook圖片)
灼見報道

David Webb籲港府 勿透過證監會監管加密貨幣交易 指徒為投機活動提供合法性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7

影片

  • 張五常教授:AI無法取代人腦? 我與科斯與佛利民為何惺惺相惜?學好中文有什麼竅門?
  • 黃錦輝教授:共和黨為何反對美國陷入俄烏戰爭太深?中國逐漸偏離歐美 不依靠西方經濟?
  • 陳鳳翔:美國向中國提出「四不一無意」是真情還是假意?為什麼中俄愈走愈近,中美愈走愈遠?
  • 陳文鴻教授: 中俄朝等陣營如何反抗西方霸權?印度怎樣與美國聯手東拒中國?
  • 陳文鴻教授:中國怎樣部署全球戰略 抗衡美國霸權?一帶一路倡議 香港為何仍未發揮作用?
  • 陳鳳翔:拜登四處樹敵令全球投入去美國化? 新興國家紛紛走上去美元化不歸路?
  • 張五常教授:對迷茫的年輕人有什麼忠告?學好中文為何一定要背誦經典詩文?有哪些推薦?
  • 香港中學生如何親炙詩人風采?川鄂詩詞之旅 以詩會友感受文人足跡
  • 鄭國漢教授:10年校長任內經歷佔中與黑暴有什麼體會? 大學在社會運動中如何自處?
  • 張五常教授:世界級經濟學大師為何對我傾囊相授? 怎樣做學問才會有大成就?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灼見名家九周年論壇──世界地緣政治演變對香港的挑戰灼見名家九周年論壇──世界地緣政治演變對香港的挑戰 本社編輯部
  • 培修保育研古建,斌蔚圓融築慈山──專訪何培斌教授培修保育研古建,斌蔚圓融築慈山──專訪何培斌教授 馮珍今
  • 賞月賞月 常霖法師
  • 專訪張五常:經濟學、生命、傳世之作專訪張五常:經濟學、生命、傳世之作 本社編輯部
  • 歷史視野看疫情──美化歌頌還是正視反思?歷史視野看疫情──美化歌頌還是正視反思? 施林海
  • 夜經濟之外 還有大把世界夜經濟之外 還有大把世界 陳景祥
  • 學習:一個過程學習:一個過程 程介明
  • 中美角力進入新格局中美角力進入新格局 施永青
  • 專訪張五常:學術環境、青年前途、學習態度專訪張五常:學術環境、青年前途、學習態度 本社編輯部
  • 高教界辦國慶晚宴 施俊輝:共同培養可堪大任的棟樑之才高教界辦國慶晚宴 施俊輝:共同培養可堪大任的棟樑之才 編輯精選
  • 樂樂國樂團「樂無疆」音樂會 謝家齊中秋節分享新作樂樂國樂團「樂無疆」音樂會 謝家齊中秋節分享新作 本社編輯部
  • 不良習慣 ──甘筍番茄炆牛腩不良習慣 ──甘筍番茄炆牛腩 李文基
  • 發跡地亦是傷心地──李白的長安情意結發跡地亦是傷心地──李白的長安情意結 本社編輯部
  • 大衛營峰會是盛事還是魔咒大衛營峰會是盛事還是魔咒 張建雄
  • G20的來龍去脈和未來G20的來龍去脈和未來 張建雄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譚寶碩
  • 新聞聯舉行27周年會員大會暨換屆選舉大會  李大宏榮膺第11屆理事會主席新聞聯舉行27周年會員大會暨換屆選舉大會 李大宏榮膺第11屆理事會主席 編輯精選
  • 小記者與大教授──訪問張五常教授後記小記者與大教授──訪問張五常教授後記 本社編輯部
  • 全民皆兵全民皆兵 孫明揚
  • 載灃為何不殺袁世凱?載灃為何不殺袁世凱? 編輯精選

推薦作家

  • 潘銘基
  • 陳嵐
  • 梁天卓
  • 蔣匡文
  • 陳景祥
  • 沈言
  • 程介明
  • 崔少明
  • 李立中
  • 陳文鴻
  • 吳文軒
  • 吳家豪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