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教育 嘗試做新事情30天

嘗試做新事情30天

考慮一下,在接下來30天,嘗試去做一些你經常希望在生命中實現的事情。30天剛好是一段合適的時間,讓你養成一個新的好習慣或者改掉一個壞習慣。

黃智華 作者: 黃智華
2020-04-17
教評心事

標籤: 害怕巴菲特新冠肺炎柏拉圖習慣蘇格拉底
柏拉圖(圖中央左邊舉起手者)做小事能堅持不休,求學問自然不會輕易放棄。圖為拉斐爾名畫《雅典學院》中的柏拉圖和阿里士多德(圖中央右邊)。(Shutterstock)
柏拉圖(圖中央左邊舉起手者)做小事能堅持不休,求學問自然不會輕易放棄。圖為拉斐爾名畫《雅典學院》中的柏拉圖和阿里士多德(圖中央右邊)。(Shutterstock)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各地政府紛紛提倡民眾盡量留在家中,避免群聚活動。無論是待在家中、網上學習或是居家辦公,面對難得的長假,除了多走近大自然,更可以規劃和把握時間,嘗試過去做不到的事。當你開始付出行動,改變才有可能發生,顛覆你對人生的定義。

美國軟件工程師Matt Cutts在TED演講中,分享「用30天嘗試做新事物」(Try something new for 30 days),提出了一個簡明的方法,用來思考目標的訂定和實踐。考慮一下,在接下來30天,嘗試去做一些你經常希望在生命中實現的事情。30天剛好是一段合適的時間,讓你養成一個新的好習慣或者改掉一個壞習慣。

是否有些事情,你一直想去做,但就總是……從沒嘗試過?你有感到害怕的事情嗎?你有不敢嘗試的新鮮事物嗎?過去的30天,或許你已做了一些具挑戰性的事情。由於疫情來得突然,許多教師都是在「摸着石頭過河」,一邊嘗試新的教學模式,一邊優化網上教學;家長更是與時並進,配合學校教學,充當補習老師。不少「無飯」人士亦開始入廚煮餸,在家自「煮」抗疫,更可能嘗試烘焙麵包、糕點。從來沒參加過運動比賽,連3公里都沒有達陣過的你,挑戰內心的恐懼,經過這30天,每日用一點點時間練習慢跑,殊不知改善了你的體質,從此以後愛上這項運動。

現今社會對於未來,普遍充滿着害怕。「害怕」讓我們乾脆什麼事都不做,把自己禁錮在舒適圈當中。巴菲特(Warren Buffett)有一句話:「做你沒做過的事叫成長;做你不願意做的事叫改變;做你不敢做的事叫突破!」其實,恐懼跟勇敢是一體兩面,突破自我的限制,嘗試原本不敢做的事情,生命的道路會在不知不覺間變得更加寬廣。不害怕的另一面就是勇敢啊!不是成功後才去相信,而是先相信才有可能成功。生命路途上,需要不斷嘗試,多學、多做、多看、多說、多用心想,這就是經驗的累積。「為什麼不可能?我相信我可以的。」經過這30天,隨着開始嘗試,挑戰一件自己害怕的事,哪怕是多麼小的目標,只要跨出第一步,靠自己做更多,相信自己的力量,自信心也隨之而增強,未來也能依靠自己的雙腳大踏步地前進。

求學問自然不會輕易放棄

有一天,一個學生在課堂上問蘇格拉底,怎樣才能成為像蘇格拉底那樣學識淵博的學者。蘇格拉底就示範了一個簡單的甩手動作,說:「從今天開始,大家每天做300下,能做到嗎?」學生們都笑了:「這麼簡單的事,有什麼做不到的?」一個月後,蘇格拉底問學生:「哪些同學堅持了?」教室裏有九成的學生舉起了手。一年過後,蘇格拉底再次問學生:「那個簡單的甩手動作,有哪幾位同學堅持做到了今天?」這時整個教室裏,只有一個學生舉起了手,他就是後來成為著名哲學家的柏拉圖。

故事中柏拉圖做小事能堅持不休,求學問自然不會輕易放棄,做事持續不斷就會帶來變化,不斷嘗試和接受挑戰,慢慢可以把看似困難的事情更容易地堅持做下來。不管什麼年紀,不管任何理由,人人都擁有挑戰自己的無限潛能。嘗試新鮮的事物,不只是給自己一份挑戰,也是給自己一個機會。正如《聖經》所說:「得着智慧的、愛惜生命、保守聰明的、必得好處。」(箴言19:8)

在未來的30天,經歷你喜歡或者不喜歡的事,勇敢克服它,嘗試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工作或生活方式,形成良好的習慣,堅持下去,樂在其中,哪怕成功與否,已獲得了從來未擁有過的經歷。

更多精采文章

  • 蘇格拉底對學習的理解和實踐蘇格拉底對學習的理解和實踐
  • 治世良方──賢人政治治世良方──賢人政治
  • 巴菲特良師摰友查理芒格逝世   享耆壽99歲巴菲特良師摰友查理芒格逝世 享耆壽99歲
  • 不合格的笑話不合格的笑話
  • 如何反思板藍根治療新冠熱潮?──來自民間和專家的聲音如何反思板藍根治療新冠熱潮?──來自民間和專家的聲音

  • 正視藝人吸毒對青少年的影響
  • 中華文化與教育的交叉點
  • 重新認識群育的重要性
  •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 從升旗儀式看學生成就

黃智華

前小學校長,從事小學教學及行政工作超過20年,具有學校管理及領導、推動學與教發展、建立校風及學生支援系統、提升學生表現等豐富及成功經驗。由於,黃校長曾調職至教育局質素保證分部視學組,到訪不同學校進行校外評核及重點視學工作,故一直熱心推動校本課程、STEM教育及資優教育的發展。自2016年迄今,黃校長擔任小學數學精英大賽主席,積極籌辦全港性數學活動,亦擔任多個公職崗位,如九龍城區青年活動委員會委員等。
View all posts
標籤: 害怕巴菲特新冠肺炎柏拉圖習慣蘇格拉底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仝小林院士指出,傳統中醫的經方治療,可以結合西醫的實證治療。
名家演講錄

仝小林院士說「態靶辨治」:中西醫結合未來之路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11-30
基辛格生前被譽為國際關係學中權力平衡的大師。(亞新社)
灼見報道

基辛格逝世享嵩壽100歲 促成中美建交最為人樂道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11-30
「股神」巴菲特的黃金搭檔、巴郡副董事長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辭世,享耆壽99歲。(Shutterstock)
灼見報道

巴菲特良師摰友查理芒格逝世 享耆壽99歲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11-29
行政長官李家超形容,香港是全球資金融通的重要平台。(政府新聞處圖片)
灼見報道

香港財經論壇2023:探討香港國際化優勢及高質量發展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11-28
鄭雁雄說,香港具有的獨特地位和優勢,只要做到繼續開放、堅持法治與國際化便可保持。
灼見報道

鄭雁雄:國際化是香港成功關鍵 不能變亦不會變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11-28

影片

  • 關品方:以色列暗藏核武 正部署殲滅巴勒斯坦?英美航武戒備 欲震懾中東國家?
  • 楊詠盈主任x鄭家寶校長:怎樣透過故事繪本創意教小學數學?用什麼方法照顧不同程度學生需要?
  • 郭少棠教授:以巴戰爭的主要根源是什麼?通古今之變:還歷史一個公道
  • 陳文鴻教授:國際社會如何制止以色列種族滅絕暴行?美國重返中東戰略被打亂 將怎樣撥亂反正?
  • 林毅夫教授:中國高速經濟增長還可以持續多久?有什麼超越發達國家的優勢與挑戰?
  • 雷鼎鳴:國際輿論不滿美國處理以巴衝突太偏袒? 俄烏、中東戰爭形勢為何對中國有利?
  • 陳文鴻教授:中美元首會面是美國暫時求和,為勢所逼?中國如何對抗欺騙性和解?
  • 邱少雄校長x鄭家寶校長:小學重開科學科如何改革教學法?初、高小怎樣銜接?教職員怎樣做好準備?
  • 何文匯教授:深知科教能興國 不在登高學賦詩 觀世與傷時—自選詩分享之二
  • 黃錦輝教授:以巴戰爭將觸發恐怖主義活動? 美國已經無力支持烏克蘭?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從「鱒魚」到「西瓜」從「鱒魚」到「西瓜」 編輯精選
  • 閉關的分享閉關的分享 常霖法師
  • 四大校長談《論語》的智慧瑰寶四大校長談《論語》的智慧瑰寶 陳家偉
  • 細聽歷任浸會大學校長的《論語》感悟細聽歷任浸會大學校長的《論語》感悟 陳家偉
  • 駕米格25戰機投奔西方47年 貝倫科逝世終年76歲駕米格25戰機投奔西方47年 貝倫科逝世終年76歲 本社編輯部
  • 狂開花不結果──拆解佘詩曼的感情魔咒狂開花不結果──拆解佘詩曼的感情魔咒 潘樂德
  • 中國大城市人均GDP將超日本中國大城市人均GDP將超日本 張建雄
  • 會談終破局  趙少康、吳欣盈分當藍白副手會談終破局 趙少康、吳欣盈分當藍白副手 本社編輯部
  • 遊弋中原大地記遊弋中原大地記 廖書蘭
  • 跨境電詐與緬北果敢地區的政治跨境電詐與緬北果敢地區的政治 盧兆興
  • 人才輸入計劃為教育界注入活水人才輸入計劃為教育界注入活水 曹啟樂
  • 熱愛香港文化的「南洋孖寶」熱愛香港文化的「南洋孖寶」 鄭明仁
  • ESG神話與優化不同持份者的可持續價值 ESG Myths and Optimising Sustainable Values for Different StakeholdersESG神話與優化不同持份者的可持續價值 ESG Myths and Optimising… 何順文
  • 解讀港大「世紀之問」解讀港大「世紀之問」 陳婉瑩
  • 炮循SEN學生融入社會服務 努力成為「樂齡生力軍」炮循SEN學生融入社會服務 努力成為「樂齡生力軍」 張灼祥
  • 夫妻的共同嗜好夫妻的共同嗜好 羅乃萱
  • 飲酒致癌與香港市民關係不大飲酒致癌與香港市民關係不大 趙炳權
  • 廚師物語廚師物語 譚寶碩
  • 西泠孤山的鴻雪印跡西泠孤山的鴻雪印跡 沈言
  • 地契年期與土地價值地契年期與土地價值 區雅俊

推薦作家

  • 何志平
  • 陳家偉
  • 張樹槐
  • 陳婉瑩
  • 曹啟樂
  • 潘樂德
  • 沈言
  • 龐驚濤
  • 馮應標
  • 陳玉燕
  • 顏雋
  • 崔少明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