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作者認為,商校合作是幫助主流和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的可行之法。(Pixabay)
今時今日的中學,不論對於主流學生或是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教學目標已不單止於增進知識,還要為學生爭取最理想的未來發展機會。學校的教師及家長應將學生的發展重點着眼於事業發展上,使學校課程能更好銜接他們的未來前途。
學生總有一天會踏出社會,如果學校未能為他們準備適應日新月異的社會環境及工作需要,很容易就令學生變成一些「在學校高分,在工作表現低能」的人。為了避免這些情況不斷出現,學校應該主動為學生爭取一些可以有助他們未來發展的工作體驗機會,讓他們學習多一些工作時應有的責任感,及訓練他們多一些團體合作的精神等等。
有些學校為了不被殺校,盡力提高學生們的學業成績,改善入讀大學的比例,以吸引學生及家長報讀其學校;其實單一化催谷學業成績,有可能令部份學生感到壓力重重,甚至產生厭學。主流學生如是,更莫說一群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那些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面對學習壓力時,可能產生更大的心理問題,或做成課堂的騷擾。
完整的生涯規劃
因此,學校需要平衡爭取學校成績與接納特殊教育需要這兩方面,適當地分配資源,照顧主流及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才是全方位生涯規劃的良方;學校需要為每一學生進行職業、交友、消閒的完整規劃,奠下未來數十年發展的藍圖;而有特殊教需要的學生之生涯規劃與主流學生不同,他們在製定自己的規劃時往往比一般人吃力,因為他們被自己的一些障礙所影響,可以發展的空間是有局限性的。
只可惜在主流學校,特殊教育需要學生之生涯規劃經常被學校及教師忽視,因為他們的生涯規劃不是選科或升讀大學,不是大多數人關注的事情;他們有較多需要直接進入社會或接受職業技能的訓練,但因為社會轉型,可供選擇的機會也不斷萎縮,因此,學校更需要加倍留意這些學生的生涯規劃,根據他們的特點去制定適合他們的發展方向。
為了這群學生,學校需要與一些工作機構建立長遠合作關係,以便日後學生可以到這些機構得到實習安排。除此之外,學校亦可以邀請這些商業機構及非政府機構,預早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協助特殊教育需要學生就業的資料,協助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擴闊他們生涯規劃的空間。
事實上,學校需要主動營造商校合作的校園文化,透過與商業合作,使校園提早建立一些商業運作的活動;借助這些校內具體的活動,例如:書商的物流程序,校服商的製作過程,模擬年宵市場,讓學生早一點適應工作機構的文化特性,亦可以從中找尋自己的興趣;同時,可以減低他們投入社會時的迷茫感。
現在,不單止是學生需要跑出課室,校長們也需要跑出校園,主動與不同商界領袖接觸,主動帶動商界銜接教育界的運作,校長們透過出席不同的商界聚會及認識不同的商界人物,去尋找更多機會,把工作機構帶入學校,達致商校合作的校園文化;同時,商界領袖可以提供不同的機會給學生,或不同的資訊給學生參考,還可以提供一些實質的資源給學校使用,所以,商校合作是百利而無一害。
隨着校長與商界領袖所產生的互動,學校對未來就業市場會有更敏銳的觸覺,更容易了解不同行業的走向,分析什麼工種是市場短缺而學校可以重點培訓,什麼工種正在沒落,令學生在踏入職場時可以有更大的信心,減少因錯誤規劃的可能性;同步學校教師可以加快策劃課程的改革,使學校的教師能預告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他們不是在學校苦等畢業,而是積極地參與自己的生涯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