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剛發表2019/2020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案》(下稱預算案),被批評為「左袋交右袋」,實質為赤字預算。雖然本港坐擁逾萬億財政儲備,但面對外圍經濟不明朗、人口老化令長遠醫療開支日益沉重、新的貿易規則可能令國際經濟的產業鏈布局帶來變化等等,增加了財政收入的不確定性。在這個陰晴不定的局勢下,如何一方面居安思危,一方面投資未來,改善民生,並不容易。
事實上,剛發表的預算案,對本港種種的民生瓶頸問題,無法一蹴而就,仍有待持續投放大量資源解決。團結香港基金就本港逼切民生問題進行研究,當中提出不少創新性建議,打破傳統,透過改善政策以開源節流,有利資源運用,為本港民生帶來福祉。
醫療:投資盛齡拓未來
近來流感肆虐,公立醫院逼爆,新聞不絕於耳。今次預算案較大的突破是投放100億元設立醫療穩定基金,另外提出額外撥逾7億元予醫管局提升前線醫護士氣及挽留人才。儘管財爺願意投放資源,但仍須在培訓人手及政策上配合,尤其把傳統以醫療為本的思維改變過來,旨在提倡預防工作。基金會早已建議政府推出「慢性疾病管理醫療券計劃」,資助45歲或以上人士進行體檢,以便及早發現高血壓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從而做好防範,保持健康。
最為關鍵的是,本港要建立基層醫療系統,以提升市民預防疾病的意識和自我管理健康的能力。預算案指出,首個地區康健中心預計在第三季投入,政府已預留超過1.5億元,作為該中心的營運費用及人手開支。其實,特首林鄭月娥說過,香港基層醫療已落後30年。因此,我們急於期待該中心試行成功,加快擴展到其他17區推行。面對人口急速老化,長者預防疾病意識一旦增強,減少入院機會,便是減輕本港醫療負擔。
安老:樂齡科技省人力
安老方面,院舍不足,經營成本高,護理人手嚴重缺乏。預算案指出,未來兩年,政府額外提供過500個安老宿位,以及300個資助長者日間護理服務名額,並加強外展服務。
本港每年有幾千名長者在公營安老院輪候隊上未獲安排,便與世長辭,反映本港老人坎坷苦況。現今科技大潮之際,港府應大力支持健康科技,促進市民健康。2017年《施政報告》提出撥出10億元成立基金,推動安老服務的樂齡科技,這有助紓緩院舍的人手負荷,理順安老院的管理。樂齡科技值得政府再度增撥資源;這一方面孕育本港科研,也提升長者復康需要。現在本港長者抑鬱嚴重,十名有一,如何透過科技或社會服務,提升長者歡樂的盛年,資源增撥不可少。
其實,長者並非有些人所想是社會負累,也可提升社會生產力。據學者研究,2007年本港60至79歲義工對經濟貢獻為1.17億美元,估計為本地生產總值0.55%。又以英國為例,65歲以上人士對社會的淨貢獻達400億英鎊,遠超其消耗的資源。美國2011年23%新企業是由55至64歲企業家所創立。可見,長者在消費、投資、稅務等仍可為社會作出貢獻,銀髮產業更是香港新興趨勢。因此,我們應投入更多為盛齡人士提供身心健康的舉措,不單減少醫療財政負擔,而健康及活躍的長者群更可為社會創造財富。
居住:補貼置業釋財力
港樓持續急升,已連續第九年成為全球最難負擔城市,需20.9年不吃不喝才能擁有一間私樓。陳茂波在預算案中,承認私樓與市民的負擔能力脫節,建議市民置業前必須小心衡量風險。值得留意的是,陳茂波的財技是把滾存至824億元的房屋儲備金,攤分4年回撥到財政儲備,即是每年約200億元「左袋交右袋」。該房屋儲備金是在2014年成立,預留作為資助房屋發展的,被指為「小金庫」。
如今房屋儲備金回撥到財政儲備,有市民擔心房屋政策是否停滯不前。團結香港基金建議,實施「補貼置業計劃」,即倡議政府出售公屋,以滿足市民置業的慾望;此舉又可為政府帶來龐大收入,所得資金可重投房屋建設。現在政府投入大量公帑興建公屋,但租戶不能買入,無法為政府帶來進賬,反而要承擔巨額維修費。據港大經濟學者王于漸估計,該計劃可釋放土地價值,公營房屋自由買賣,可增加庫房收入,帶來潛在經濟利益最高可達3萬億元。這比本港整體財政儲備1.1萬億元還要高,值得港府認真研究施行。
科研:投資500億勿拖延
預算案公布後,內地媒體立即指出,深圳去年GDP為24222億元人民幣,首次超越香港,多出近222億元,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經濟總量第一。深圳主要是靠科研推動,經費佔GDP 4%,但香港只佔1.5%。長此下去,香港怎發展成政府所願見的「世界級科研樞紐」?
香港的大學科研水平國際領先,據最新2019年QS世界大學排行榜上,前列50名之中,香港的大學佔有3間。預算案重申,向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UGC)轄下研究資助局(RGC)的研究基金注資200億元。不過,團結香港基金建議注資500億元入RGC作為科研基金,使院校獲更充足經費進行科研。
教資會對本港八大院校已更重視學術成果對社會進行知識轉移,每6年一次的「研究評核工作」(RAE, 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將於明年進行,該評審除學術表現(佔70%),首次加入計算:社會貢獻佔15%,環保佔15%;可見,院校再不是只顧象牙塔式研究。展望未來,院校從學術理論衍生的社會影響力將增加,港府應投放更多科研經費,使轉化為更多社會回報,以至經濟效用。
社福:發展社會效益債券
政府被視為必要的邪惡,投入大、產出小。我們應善用民間力量,投入少、產出大,尤其是志願組織,積極性強、誠意十足。隨着人口老化,社會福利需求大,關鍵是如何誘導出有效的成果?
基金會建議政府發展社會效益債券,由富於社福經驗的金融發行人設計該金融產品,並監管有關項目,以確保資金交予志願組織或社企所提供的社福服務有效運用,如服務達成優質效果,投資者可獲政府給予財務回報。如此機制,政府可以在確保服務有效益才付出,不會浪費資源;至於投資者就可獲得回報,而志願組織又可實踐社福理念,實是多贏之舉。
總結:創新思維投入資源更有效
陳茂波表示,如果撇除預留200多億元房屋儲備金,預計明年會出現約50億元的財政赤字。本港面對世界多變,內部民生疾苦多困,財政資源卻非保證增長。財爺實有必要採取創新思維,令財政資金更有效運用。
財政官員以金錢作衡量收支的傳統想法須要改變。政府坐擁1.1萬億元財政儲備,對「投入」資源應視為一種「投資」。只要資源用得其所,可減低醫療負擔、緩減勞動力不足,甚或釋放土地財富,提升科研教育效益、創造有效的社福服務,這未必是財政上「金錢收入」,而是「社會回報」,足令社會良性互動,生生不息。如果能再進一步以此為理財思維,以政策改良民生,實質事半功倍。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