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劉紹銘寫的《吃馬鈴薯的日子》,激勵了無數莘莘學子。他留學美國起初靠食薯仔度日,捱過苦困拿到獎學金,最後成為蜚聲中外的學者。2023年1月4日,劉紹銘離世,好友和學生深深懷念這位一生「以身弘毅」的學者,向他送上遙遠的祝福。
2023年2月11日,嶺南大學中文系替劉紹銘教授舉辦追思會,劉教授生前同事、文化界好友和學生出席和發言,亦有海外學者透過預錄視頻,追憶劉教授的嘉言懿行。董橋為老朋友送上輓聯:
新時代裏舊正氣的楷模
舊文化中新學問的師表
知劉公者 董公也
嶺大有師生說,知劉公者,董公也。董橋和劉紹銘惺惺相識逾半世紀,董橋主持報館筆政時邀請劉紹銘寫稿,讀者因此得見劉公的萬字鴻文。劉公寫張愛玲尤其吸引,他見過張愛玲,多次書信往還,下筆角度自是非比尋常。劉公文章行雲流水、言之有物,猶記當年星期天一邊喝咖啡,一邊讀劉公作品,真的是賞心樂事。我讀劉公早年寫的《童年雜憶》和《吃馬鈴薯的日子》,部分段落烙印腦海幾十年。
劉紹銘說,《童年雜憶》一書成於80年代,卻可看作《吃馬鈴薯的日子》的前身。他說:「吃馬鈴薯的日子,比起童年那段歲月來,並不算是什麼折磨。」可以想像,劉紹銘的童年是多麼的苦啊!《童年雜憶》,感人至深,寫14、15歲的劉紹銘,如何寄人籬下受人奚落,仍然爭取機會在生命的罅隙中掙扎,苦讀自修。
他1956年考入台大外文系,靠僑委會的僑生津貼和稿費為生,1961年到美國念研究院,開始一段短時期的吃馬鈴薯日子。學有所成之後,60年代末回港任教中文大學,作育英才一直到在嶺南大學榮休為止。劉公著作等身,各類主要論著有174種,包括譯著、編校、論著、雜文和小說等。《吃馬鈴薯的日子》和《童年雜憶》多次重印,版本不斷更迭,仍然是那麼銷。
學問育才 獨當一面
閱讀《劉紹銘教授追思集》,發現劉公無論做學問、春風化雨作育英才,都是獨當一面。《追思集》的設計很有心思,特別以「藍色布衣」作裝幀,是因為嶺大舊生彭榮鋒知道劉紹銘在香港聖類斯小學讀六年級時,已熟背諸葛亮《出師表》。
有一天,劉教授稱許道:「諸葛亮『臣本布衣』這句話,相當了不起!他看重自己的身份,本為布衣,不卑不亢,頂天立地。」彭榮鋒相信嶺南大學大概就是教授所復興的「漢室」,屯門就是劉教授躬耕的「南陽」;諸葛亮觸動教授的,可能是他那份純真「報恩」情懷,正如劉教授忠誠於夏濟安先生,忠誠於嶺南大學。
身兼《劉紹銘教授追思集》編委會成員的彭榮鋒說,出版追思集由第一次籌備會議到印刷成書,時間不足一個月,幸得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前老總林道群和中文大學出版社的彭騰拔刀相助,《追思集》終於可以在追思會前夕拿到會場,亦趕得及在靈前獻給劉公。《追思集》厚250頁,輯錄了劉公生前66位友好和學生的追憶文章,並有劉公歷年著作目錄,是非常珍貴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