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節目「頭條新聞」被封,猶如穿越到漢朝,重演太史公司馬遷的遭遇,一脈相承。司馬遷畢竟是這種以戲謔、諷刺風格針砭時勢,嘲弄政客的鼻祖,還堂之皇之,單獨成章載入《史記》。
《史記·滑稽列傳第六十六》通過多名歷史人物的事跡,生動說明要促使當權者長進、糾錯,光靠講道理並不一定有用;反而用嘲諷、挖苦等另類手法去鞭撻才能奏效,甚至更有效。歷史證明,這些另類手段成功化解戰爭,令昏君振作,為民除惡,連暴君秦始皇也被勸阻不要奢侈。
《滑稽列傳》語言生動,更形成眾多成語,而東方朔、西門豹、淳于髡等人物更是家喻戶曉。(註1)可以說,《滑稽列傳》是《史記》中被引用最多,最常收入課本的篇章。
不禁要問:什麼是滑稽,太史公為什麼選用滑稽手法,而開明統治者為什麼還要用公帑奉養這些滑稽人物。
也要問,為什麼滑稽手段被歷朝打壓後,卻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在香港發揚光大。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太史公居然屈尊入夢!
夢話:太史公,久仰!歡迎穿越到香港!
太史公:其實我逢請必到,特別是執政者,只要認真以史為鏡,我必定奉陪!
夢話:太好了,但願執政者多找您!今天選個熱門話題,談談《滑稽列傳》?
太史公:大膽,利用發夢造反是一大發明!(註2)
其實我也很揪心,當年我十分投入《滑稽列傳》,甚至冒了生命危險,所以要認識滑稽的作用,必須認識當時的政治背景。但首先要釐清什麼是滑稽,這樣才能體會這文體在政治生態的永恆性。
滑稽作為諷諫的手段,古已有之,我只是大膽匯編成章,突出其作用。此前較多人提到的,就有孔子的《苛政猛于虎》(註3)、屈原的《卜居》……
夢話:哎呀,《卜居》是反諷,現在不允許了!(註4)
滑稽帶有鮮明的諷刺味道
太史公:現在只是被抬走,不必跳河,算是進步啦;端午快到,還是要提高警惕,畢竟歷史兜兜轉隨時復古,所以我說是要冒風險的。
儘管如此,若領導英明,諒察什麼是滑稽,就必定容忍,甚至鼓勵滑稽手段。
簡單說,滑稽不僅是幽默,雖然二者都要動腦筋;後者是林語堂從humour音譯過來的(註5)。滑稽也不是見人踩瓜皮摔倒的哈哈;後者低俗不必用腦。到了漢代,滑稽已超越了屈原年代的圓滑意思(註6),帶有鮮明的諷刺味道。
有幾個KOL的說法最貼切。
從史學角度,《史記》三家注之一,唐朝的司馬貞(不是親戚,我的後代都被迫改姓)最明白我的用意:「滑,亂也;稽,同也。言辨捷之人,言非若是,說是若非,言能亂異同也。」(註7)
夢話:但清末有人反對這說法啊!
太史公:現在不是講言論自由嗎?何況他還提出一些獨特觀點。(註8)
而從文學角度,《文心雕龍》完全明白滑稽文體的特色和作用,說我:「編史,列傳滑稽,以其辭雖傾回,意歸義正也。但本體不雅,其流易弊。」(註9)還有……
夢話:對,都是權威著作,連皇帝的天書《太平御覽》也提到秦始皇被滑稽一番後不敢奢侈。(註10)
所以要問,為什麼領導那麼笨,要用公帑養這些滑稽人物嘲弄自己,出錢挨難受?是不是有點反智?
太史公:其實笨才不這樣做;智慧高就明白應該這樣做。古代帝王身邊特別奉養一批「俳優」(註11),很多連姓都沒有,就叫「優X」,如楚莊王有優孟,秦始皇有優旃。他們的作用既是娛樂主子,但也可伺機用嘲諷手段規勸主子而不怕被懲罰。這是一般臣子奴才不敢做、不願做,也做不到的。
有說是中國獨有,或最早有?
夢話:那是五毛的吹捧手法,千萬不要信!西方朝廷自古就有courtjester(宮廷小丑)。
太史公:也是諷諫主子?
夢話:是的。莎翁Hamlet(《王子復仇記》)就有戲中戲嘲諷國王弑君一幕。現實生活中,有名的是1340年英、法在Sluys海戰,法軍大敗,過萬水兵跳海逃命淹死。只有宮廷小丑才敢向國王報噩耗,謔稱英軍比不上法軍,膽怯不敢跟着跳海。(註12)
西方對滑稽的評價也一樣高。莎翁說得最細膩(註13);伊拉斯謨則最睿智。(註14)而在波蘭,曾諷諫三位國王的施坦查克被奉為民族符號。(註15)
所以滑稽作為管治的輔助手段,雖中西古今有異,其基本道理相同。
太史公:其實不奇怪:統治者必定被下屬包圍孤立,而臣子伴君如伴虎,特別在一元化領導、不開明不開放的體制内。所以有智慧的統治者都重視身邊有另類機制,專門為他挑出執政的毛病。連秦始皇都明白這道理。當然,前提是需要有智慧、自信和氣度。
夢話:所以結論是:滑稽是一種有效的政治諷諫手段,英明領導不僅會歡迎,更會以公帑支持滑稽人物;這反映其智慧、自信和氣度。
這就明白您首創《滑稽列傳》的用心;也明白1989年,香港電台開始製作「頭條新聞」的因由!
太史公:我編《滑稽列傳》還有多重政治含義。先聽聽「頭條新聞」的故事。
夢話:上世紀70年代開始,香港擺脫來自左、右的政治干擾(註16),也擺脫中國文化的貪污風土病(註17),各方面突飛猛進,連警察也曾經一洗傳統文化中的污名(註18)。
經濟起飛不用說,文化方面,廣東歌超越時代曲、外國歌,武打小說、香港電影風靡一時。走出去、請進來,成功融入世界洪流。雖然經歷各種政治風波,但社會崇尚智慧,充滿自信,洋溢氣度。1989政治打擊,反而激發百萬人風雨同行,民主歌聲獻中華,成了最大的凝聚力。
這不僅僅是多兩個錢修兩條路的暴發心態:或許不中聽,一百幾十年,香港平穩渡過兩個甲子,而外部環境卻痛苦挨過兩次政權更迭。
在當時政治、經濟、文化氣候下,能否擺脫千百年的枷鎖,在在考驗政權的氣度;而由政府資助一個非主流節目,最正常不過。
可惜1989年到今天才一代人,就打回原樣。
聽說您得罪漢武帝,先受宮刑,最後被殺?(註19)而《滑稽列傳》也被禁?
太史公:聖上因我直言,大怒,就假國家安全、外國勢力,令我受宮刑(註20)。真後悔當時沒有學法國小丑,諷諫一下!
至於被殺,恐怕沒有獨立調查委員會,真相永遠找出不來。
我是十分認同滑稽手段,還認同倡優身份。現在高中必讀的「人固有一死,死有重於泰山……」(摘自《報任少卿書》),往往把前一句漏掉,其實那就是我在明志,倡優代表我的心(註21)。
夢話:看來這篇文章,中學也快不讓教了!
太史公:所以看《滑稽列傳》,必須同時看其姊妹篇:《佞幸列傳》和《酷吏列傳》。統治者一旦縱容佞幸、依靠酷吏,朝代就會走上滅亡,正像聖上武帝之後,一直亂到王莽滅國。
而倡優因有權擺脫佞幸、酷吏的包圍,直達天庭,必定被視為眼中釘,所以擔心隨時受害。我受宮刑之後,還多次伴聖上外遊,若不是為了完成寫史,本可諷諫一下,但只好強忍。
夢話:真難為了!有多危險?怎樣應對?
太史公:唉,佞幸、酷吏當道,「何足數哉!何足數哉!」(註22)所以我的書寫完後,立即藏在深山野嶺,避免被銷毀(註23)!
夢話:既然這麼危險,為什麼還這樣執着去寫呢?
太史公:這既是繼承父業的專業精神,也是時勢所逼:我看到聖上開始走上秦始皇的老路,準備尊儒罷黜百家,違反《周易》:「天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塗」的古訓,更有必要寫出來(註24)。
所以編《滑稽列傳》時,我還特別在序言中點出儒學的弱點,認為需要滑稽補其不足。(註25)而總結時,特別提出滑稽也是管治手段之一。(註26)
最可惜是此後編正史,編者為保命再也不敢寫《滑稽列傳》,記載滑稽的事跡也不多!
夢話:滑稽這就玩完了?
太史公:才不會:只要有庸官佞臣酷吏,滑稽就有動機動力題材。況且還有各種新的表達手段。
你有沒有注意到我從幾百年歷史中挑選的十來個例子?他們各施各法,都起到諷諫作用,成果留名青史……
夢話:明白了!我這就能效法淳于髡「豚蹄禳田」故事:京官想了解香港對《國安法》的看法,上京稟報的三位主要官員,民意加起來總分數還不及格,還搭上一位語言輕佻的處長,正是「其所持者狹而所欲者奢,故笑之」,哈哈!(註27)
而政府半夜還緊急發個新聞稿,莊重駁斥以上指控,強調三位民意加起來剛過60分,及格!
鷄鳴狗叫日出
太史公:天都亮了!
留下一個燈謎給你:這是200年前清朝貪污腐化走向沒落時寫的,是時代寫照,謎底說明一切:謎面是「直把官場作戲場」,打《論語》一句。
後會有期!下回再追究你抄襲我!
夢話:欸,怎麼回事?
鬧鐘響退場
以上夢話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這年頭,信不信由你!
註解:
註1:如:一鳴驚人、一飛衝天、参差錯落、履舄交錯、杯盤狼藉、樂極則悲、談言微中、優孟衣冠、長夜之飲、豚蹄禳田……
註2:毛澤東一句「利用小說造反是一大發明」就撤掉習仲勳副總理職務,還要下放關押。我有幸和受牽連的領導了解此事,還以為荒誕年代一去不復返:http://history.people.com.cn/GB/198305/198865/13240624.html
註3:《禮記·檀弓下》:「孔子過泰山側,有婦人哭於墓者而哀,夫子式而聽之。使子貢問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憂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於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為不去也?」曰:「無苛政。」夫子曰:「小子識之,苛政猛於虎也。」
註4:香港立法會主席禁止會議用反諷;近日香港有很多創舉。
註5:林語堂「征譯散文並提倡『幽默』」《晨報副刊》(1924.05.233-4版)。他有多篇講幽默的文章。但幽默的提出也有人受不了。有興趣可跟進魯迅的幾篇文章,特別是《從諷刺到幽默》不經意道出諷刺家(一如「頭條新聞」)被一流社會打壓的囧況:
諷刺家,是危險的。
…….然而現今的諷刺家之所以為諷刺家,卻正在諷刺這一流所謂有教育的智識者社會。
因為所諷刺的是這一流社會,其中的各分子便各各覺得好像刺着了自己,就一個個的暗暗的迎出來,又用了他們的諷刺,想來刺死這諷刺者。
最先是說他冷嘲,漸漸的又七嘴八舌的說他謾罵、俏皮話、刻毒、可惡、學匪、紹興師爺等等,等等。然而諷刺社會的諷刺,卻往往仍然會『悠久得驚人』的,即使捧出了做過和尚的洋人或專辦了小報來打擊,也還是沒有效,這怎不氣死人也麼哥呢!
樞紐是在這裏:他所諷刺的是社會,社會不變,這諷刺就跟着存在,而你所刺的是他個人,他的諷刺倘存在,你的諷刺就落空了。
所以,要打倒這樣的可惡的諷刺家,只好來改變社會。
然而社會諷刺家究竟是危險的,尤其是在有些『文學家』明明暗暗的成了『王之爪牙』的時代。
註6:屈原《楚辭‧卜居》:「突梯滑稽,如脂如韋」。
註7:(唐)司馬貞《史記索隱·卷二十七》。
註8:(西漢·楊雄/撰清/民國·汪榮寶/注疏)《法言義疏十七·淵騫·卷第十一·下》反對此說,誤,唯念及他起草中國第一部憲法,兹聊備一說。
註9:(南北朝)劉勰《文心雕龍·卷三·諧讔》:諧之言皆也,辭淺會俗,皆悅笑也。昔齊威酣樂,而淳于說甘酒;楚襄宴集,而宋玉賦好色。意在微諷,有足觀者。及優旃之諷漆城,優孟之諫葬馬,並譎辭飾說,抑止昏暴。是以子長編史,列傳滑稽,以其辭雖傾回,意歸義正也。但本體不雅,其流易弊。於是東方、枚皋,餔糟啜醨,無所匡正,而詆嫚媟弄,故其自稱「為賦,乃亦俳也,見視如倡」,亦有悔矣。」傾回,謂言辭曲折。《文心》是中國第一部系統文藝理論巨著,精密周全,無出其右。
註10:(北宋)《太平御覽·居處部二十四·苑囿》:「又《滑稽傳》曰:秦始皇欲大苑囿,東至函谷關,西至陳倉。優旃曰:『善。多縱禽獸於其中,寇從東方來,令獸觸之足矣。』始皇以故輟止。」
註11:不同年代有不同稱呼,如:優、俳優、倡優、伶……。
註12:”The convenient ministry of a jester was employed to acquaint Philip with this great defeat, which no courtier was willing to hazard his favour by communicating; and the king was accordingly invited to join his buffoon in railing at the ‘cowardly English’ who durst not leap into the sea after the manner of his brave Normans”, Thomas de Walsingham. Ypodeigma ap. Neust,448(約1350),引自ESmedley, History of France,173(1867).注意「join his buffoon」:國王加入鬧劇,減少尷尬,打個哈哈圓場。
註13:莎士比亞《十二夜》第三幕第一場,Viola和小丑進場:VIOLA This fellow is wise enough to play the fool; And to do that well craves a kind of wit: He must observe their mood on whom he jests, The quality of persons, and the time, And, like the haggard, cheque at every feather That comes before his eye. This is a practise As full of labour as a wise man’s art For folly that he wisely shows is fit; But wise men, folly-fall’n, quite taint their wit.
註14:伊拉斯謨(Erasmus,1466-1536)被視為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人道主義者之一。他整理的希臘文《新約》,為宗教改革奠定基礎,路德據此翻譯成德文《新約》。他在《愚人頌》(In Praise of Folly)這樣描述滑稽:“We have all seen how an appropriate and well-timed joke can sometimes influence even grim tyrants… The most violent tyrants put up with their clowns and fools, though these often made them the butt of open insults.”
註15:施坦查克(Stańczyk,c.1480–1560)。維基這樣描述他:” He is remembered as a man of great intelligence and a political philosopher gifted with formidable insight into Poland’s current and future situation. He used his job to criticize and warn his contemporaries by the use of satire. His witty jokes often pertained to current political or court matters.” 華沙國家博物館JanMatejko畫施坦查克的畫像是最好的寫照,畫中暗藏很多諷諫的綫索。
註16:1956年國民黨在香港搞暴動;1967輪到共產黨。兩者都違反民意,香港是排除這些干擾才有機會突飛猛進。
註17:「香港,勝在有ICAC!」但願不成絕響。
註18:格言曾經是:”We Serve with Pride and Care”,唯已成絕響。
註19:司馬遷之死,起碼有五種說法。(清/民國)王國維首提司馬遷被漢武帝所殺論:《太史公行年考.觀堂集林·卷十一》,雖然證據被懷疑。(東漢)班固《漢書》也有所暗示。
註20:《報任少卿書》,下同。
註21:「仆之先非有剖符丹書之功,文史星曆,近乎卜祝之間,固主上所戲弄,倡優所畜,流俗之所輕也。」
註22:《酷吏列傳》結語。
註23:《報任少卿書》:「僕誠已著此書,藏諸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僕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又《太史公自序》:「藏之名山,副在京師,俟後世聖人君子。」
註24:《太史公自序》多處提到陰陽、儒、墨、法、名、道德諸家的貢獻和弱點,強調需要互補,不能獨尊。司馬遷認為儒家的弱點,是博而寡要,勞而少工,即學不完、用不上:「夫儒者以六藝為法。六藝經傳以千萬數,累世不能通其學,當年不能究其禮,故曰『博而寡要,勞而少功』。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禮,序夫婦長幼之別,雖百家弗能易也。」
註25:《滑稽列傳》:「孔子曰:『六藝於治一也。禮以節人,樂以發和,書以道事,詩以達意,易以神化,春秋以義。』太史公曰:『天道恢恢,豈不大哉!談言微中,亦可以解紛』」。汪榮寶認為「談」應為「詼」的筆誤,有道理。見《法言义疏十七》,同上。
註26:《滑稽列傳》:「傳曰:『子產治鄭,民不能欺;子賤治單父,民不忍欺;西門豹治鄴,民不敢欺。』三子之才能誰最賢哉?辨治者當能別之。」
註27《滑稽列傳》:威王八年,楚大發兵加齊。齊王使淳于髡之趙請救兵,齎金百斤,車馬十駟。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纓索絕。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豈有說乎?」髡曰:「今者臣從東方來,見道傍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甌窶滿篝,汙邪滿車,五穀蕃熟,穰穰滿家。』臣見其所持者狹而所欲者奢,故笑之。」於是齊威王乃益齎黃金千溢,白璧十雙,車馬百駟。髡辭而行,至趙。趙王與之精兵十萬,革車千乘。楚聞之,夜引兵而去。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