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林泉忠來港演講,以「港台年輕族群的認同問題與台灣選情分析」為題,剖析兩地政治。本社派員摘錄要點,現分為兩部分呈現,以饗讀者。本篇為第一部分。
一、兩地本土發展與歷史經驗的異同
二、從兩地認同探討未來發展
港台社會的歷史經驗
我在很早的時候,已經在做港台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比較研究,最早做兩地的比較是放在兩地的認同問題,正是我今天要講的題目,是我最傳統的研究。我曾發表《「邊陲東亞」概念與新舊「中心—邊陲」關係》一書,「邊陲東亞」概念是有不同特質,而且也牽涉到認同問題。
一、多元的群族
首先,香港基本上由廣府人,就是講廣東話的民眾組成,也有潮州、客家、甚至是福建、上海等等的人,都先後移居到香港來。當然香港主體仍是廣府人,因此廣東話成為了香港社會,尤其是影視產業的主要文化。其實五、六十年代香港有很多國語的產品,之後再翻譯成廣東話,很多國語產品就是在香港創造起來,亦令香港成為兩岸三地的國語文化中心。我在做這個研究時,曾提出了五、六十年代的香港社會是一個多元語言的社會,香港電台的節目表內亦有很多潮州語、客家語、上海語的新聞。
台灣則是由「四大群族」,包括漢族、客家人、福佬人等本省人,及外省人、原住民,也包括金門、馬祖人組成。台灣移民歷史比香港還要早,大概是在明末清初開始的,所以我們看到兩地都是以移民為特質的華人社會,而且對兩地的認同有相當大的影響。
二、中國的邊陲地區
第二,兩者都曾被視為是中國的邊陲地區。對於香港,我們看到150年前的歷史,當時的清政府主要官員也視香港為「不毛之地」,所以就果斷放棄香港。大概在20年前,李歐梵教授更說香港在英國來之前是中國「邊陲中的邊陲」。香港是當時海盜的主要據點之一,有很多難民,包括被放逐的人,會來到香港,因此被視為「邊陲中的邊陲」。
台灣在當年鄭成功的孫子降清後,便成為中國大陸、大清的版圖。那個時候,台灣被視為不是文明教化,而且漂浮在大海之中的「荒服之地」。一些官員被派到台灣來,很多是心不甘、情不願地去。兩個地方都被視為邊陲,當時來說是很難想像兩地會在現代開發得這麼快的。
三、曾經歷殖民
第三,港台均先後經歷了殖民時代。香港在1842年鴉片戰爭後,成為英國殖民地,經歷長達大概150年之久,才回歸中國,而且到現在才只有18年,即是在18年前還是英國的殖民地。
台灣則是在1895年甲午戰爭後,即在120年前跟日本簽了《馬關條約》,而成為了日本的殖民地。台灣在1895年到1945年,大概是50年,接受日本的殖民統治,台灣被殖民的時間相對香港來說是短一點,受到的殖民地宗主國的影響也會少一點。
香港在英國統治之後到戰前,即在1945年之前,管治上相對是比較放鬆的,沒這麼嚴厲的,包括人口的管理,可以進進出出。台灣在日本統治時則比較嚴厲,尤其是實行同化政策時。這兩地的殖民經驗對之後他們對祖國的認同文化,是會有影響的。
四、「回歸祖國」的特殊經歷
第四,兩地皆有「回歸祖國」的特殊經歷。這是世界上很少見的,絕大部分的地方經歷殖民後,都是走向獨立的,我們可以看到非洲、中東、東南亞、中南美洲,等地,都是走向獨立的。以我認知,只有四個地方是經驗殖民後是「回歸祖國」,除之港、澳、台,還有琉球。它在1972年以「回歸祖國」的方式回到日本,雖然方式、歷史觀點上有些不同,但都是使用了回歸的方式。
無論如何,這些「回歸祖國」經驗在世界及歷史上都是非常少。台灣在二戰結束後,回歸了當時的中國,叫中華民國,台灣的說法叫「光復」。而香港則在1997年以回歸方式回到中華人民共和國。
五、塑造身份認同時與「祖國」的衝突
第五,回歸後在塑造身份認同的過程上,與他們的「祖國」之間做成衝突,這主要發生在九十年代之後。台灣在1995年之後,經歷社會的自由化及民主化,正是台灣本土化的時代,台灣的本土認同在這時代興起了。而香港則是在1997年「回歸」後的認同變遷,稍後我會再有更詳細的描述。
(請按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