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頁)
台灣身份認同的演變
關於台灣人身份認同的發展,其實可以追溯到1920年代的台灣社會運動。當時很多人,都以台灣人的身份長大,是台灣身份認同萌芽的階段。1945年前,台灣具體的身份認同是怎樣的,這其實是比較複雜。在當時來說,也有台灣人是以中國為祖國,並參與中國的革命,例如連戰的父親連震東。另外,也有台灣人是具有本土認同的,透過個人奮鬥,或是和日本政府討價還價來提高台灣人的個人權利。不過,當時也有不少人受到日本同化運動影響,而對日本產生認同,包括前總統李登輝先生,就是以日本兵的身份參與二戰,為日本祖國而戰。這同化的結果在台灣引起相當大的爭論,因為就連總統也像是「自我作賤」。總結來說,台灣的身份認同在二戰之前是比較模糊的。
一、戰後祖國化運動與「中國人」的型塑
過了二戰後,台灣的身份認同就有一個清楚的方向,1945年台灣光復,中華民國接收了日本的前殖民地台灣,展開了台灣的祖國化運動。當時中華民國政府認為台灣被日本同化了,所以要重新塑造中國的認同,對日語文化加以改造,並以國語為文化。經過內戰後,國民政府從大陸移到台灣,有更多中國符號在台灣札根。例如六十年代的中國文化復興運動,正是為了應對中國的文化大革命,民國以復興中國文化為使命,與中國大陸分庭抗禮。另外,當時國民政府認為台灣對中國歷史、文化都不太熟悉的,尤其是在日本時期去中國化之後,故此國民政府搬到台灣後,就在歷史課本中加以對台灣人進行中國的教育。
而「中國國家」符號亦被國民政府全套搬到台灣內,例如國旗、國父孫中山、國歌、國花即梅花,作政治的推廣,塑造「中國人」的身份。當時中華民國仍具國際地位,國際間於1971年前仍以中華民國為中國,亦是聯合國的成員,美國總統艾森豪曾到台訪問,顯示台灣是受到國際支持的。但在1972年後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了台灣進聯合國,台灣的國際地位才下降,所代表中國的身份也不被承認。今年是聯合國建立的70周年,不少人是認為中華民國應爭取進入聯合國,不要在國際上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搶奪話語權。
「中國人」的認同經30年教育後,成為了台灣的主流社會認同。八十年代很多人會聽鄧麗君的歌,而八十年代以前有很多歌亦會傳遞中國的情懷,但之後就沒有這些歌了。在這30年內,台灣經過祖國化的教育後,呈現了很清晰的中國人認同。
看看1993年由台灣行政院大陸委員會進行的台灣民眾認同民調,當時有48.5%認為自己是中國人,32.7%的人認為自己是台灣人加中國人,只有16.7%的人認為自己是台灣人,這是比較少的。可是,沒多久,結果就翻轉過來。八十年代末台灣進入了社會自由化的變革時期,到了九十年代更是本土全面化的時代,本土認同在政治民主化的時代湧現出來,成了後來身份認同的主流。到了1997年,才四年,結果就變得截然不同,台灣民眾認同民調就顯示,36.9%的人認為自己是台灣人,成為了主流,34.8%的人認為自己具有台灣人及中國人的雙重身分,只有23.1%的人認為自己是中國人。這趨勢在這些年來沒有太大的改變,甚至是認為自己是台灣人的愈來愈高,中國人愈來愈少。
二、台灣社會認同轉向的原因——由「中心化」到「去邊陲化」
台灣社會認同轉向的特徵,我認為是由於「中國」語境的蛻變,從「中心化」中的「自我」,到「去邊陲化」的「他者」。剛才提到1971年,台灣是在國家化與中心化的過程,台灣本身不是一個國家,但到1949年至1971年之間,「國家」套在了台灣,當時中華民國政府所管的地方只有台灣的部分,沒有大陸的部分,因此台灣經歷了國家化的過程,由「邊陲」走到國際「中心」之一,並在聯合國中有合法的地位。
在這時代裏台灣宣稱自己代表了中國,是唯一的中國合法政府,對岸的不是真正的中國,這便是當時台灣的認知。之後到了九十年代,就有不同了,這期間中國大陸的國際地位提高了,早已取代台灣這個曾經代表中國的中華民國政府,故此到中國大陸崛起後,其實台灣再次進入邊陲化。七十至八十年代是台灣邊陲化的過程,而到了九十年代有了個新的特徵,就是不願作為一個邊陲,要作為一個主人,於是本土興起,是去邊陲化的過程。在九十年代之後,宣稱「我不是中國,是台灣」,是在本土化浪潮的一個特徵。當然不是說所有人都是這樣,因為有一部分人還是堅持中華民國才是中國。
在八十年代,台灣也是與香港一樣,支持中國大陸的民主化,兩岸同心,希望中國的民主化可以帶來整個中華民族的復興。九十年代後,台灣才走向另一個方向,因為台灣看不到中國的民主有任何發展的空間,所以接下來的時間可說是真正告別了中國,往後的台灣便不再像香港那麼支持大陸的民主化運動。我曾經說過如果大陸再來一次六四、民主化的浪潮,我想台灣社會也不會像以前一樣,那麼全心全力去支持這樣的運動。
香港本土認同的變遷
我們來看看香港的認同變遷,我曾在寫論文時提出一個概念,就是「香港共同體」。香港本來是一個很鬆散的社會,沒有一個要形成香港社會的概念,實際上香港本來跟大陸之間沒有一個很明顯的區隔。不錯,香港曾經是英國殖民地,但在1949年前人口管理是很鬆散的,基本上能夠自由進出。在八十年代,有電台曾採訪白先勇先生,他提到他在1949年從上海到廣洲,從廣洲到香港,說了一句說話,就是當時「上海比廣州發達,廣洲比香港發達」。
一、戰後「香港共同體」的建立
1949年後,新中國成立,海關就關了,不能自由進出,形成了一個新的環境。對本土的認同,就是必須以身處的土地為家,才能建立認同的過程,今天來、明天去的話,不能建立對本地的歸屬感,所以必須有一個比較穩定的人口及生活環境才有可能。1949年後,香港開始嚴格的出入口管理,人口才趨向穩定。有些人是今天來香港,明天想回去,但回不去了,兄弟又不能這麼容易來香港,因此便切斷了中國的聯繫。有人說兩岸關係斷了30年,其實當時香港與大陸也沒有這麼多的聯繫,不是這麼容易回去,直到改革開放之後才有了改變。
那時亦是香港工業化的開始,香港以前只做轉口貿易,工業很少,五十年代上海資本家到了香港,工業如紡織業才開始蓮勃,這也是因為很多逃難的人到了香港。而五十年代韓戰爆發,聯合國對中國實行禁運,中國與香港的經濟命脈就斷了,亦令香港工業化,一直到了七十年代末。
到了1967年後,香港社會趨向穩定。1967年香港出現暴動,這是一個香港社會發展重要里程碑,因港英政府開始對香港的管治有了一個新的想法,想香港民眾參與更多政治及行政上的運作。另外,1967年後也出現幾個指標,包括香港本土的出生人口首次過半,也就是說1967年前香港出生人口不是主流,來來去去的人反而是最多,所以今天50多歲以上的香港人口一半以上不是在香港出生的。
第二,就是 TVB 正式啟播。TVB 的節目帶動香港用廣東話來演繹影視作品,帶來新潮流,之前相當多的電影,作為香港的主要文化產業,是用國語來拍的。香港的政治經濟獨立化,產生了一個本土的社會,這個香港社會,或「香港共同體」就在此時誕生。1967年之後香港為家的概念開始出現,包括有很多運動是以香港為主體,如香港節、香港清潔運動,開始塑造起香港人的身份。1970年時還是很少人會說自己是香港人,大多說自己來自哪裏。但到了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英就香港前途問題談判,那時候香港社會就動盪起來,港人治港的概念因而被提出,香港人身份的討論才興起。「誰是港人?」這成為當時社會熱烈討論的問題。港人治港概念的提出,直接影響香港社會,意識到我們才是香港人。回歸的過程其實應是以中國人身份為主要的,但卻為香港本土的身份認同提供了理據及產生了一定影響。
本土身份的認同也需要文化才能發揚光大。香港文化是怎樣,一直以來都是被熱烈討論的議題,有些人更說香港是文化沙漠。全世界是怎樣看香港的文化呢?以通俗的角度來說,他們會說李小龍的功夫、成龍動作片、廣東歌是香港文化。這些香港文化是在七十年代才興起,並輸出到世界各地,在輸出的過程中,亦令香港人意識到,我們才是香港人,產生了香港人的認同。在1986年到1999年,香港人的認同是主流,然而經歷九七後,有了新的改變,特別是回歸初期,中國人的認同不斷強化。
二、回歸後「中國人」認同上升
九七初期香港本土認同趨弱,有幾個原因。第一,是與雷厲風行的國民教育有關。學校在加強國民教育、教唱國歌、認識《基本法》、國旗,社會也每天在播國歌,如亞洲電視、TVB 在報晚間新聞前就會先把國歌播一次,令香港人都會背了。第二,是由於中國國力急速增強。中國經濟在世界中飛躍起來,成為世界第二大經體,國力增強,香港人對中國的認同也就提升了。第三,是香港地位的下降。部分香港人在中國崛起後榮耀感下降,覺得中國發展可以更好,認同因而產生變化。
至九七起,香港人對中國的認同不斷增強,到2008年達到高峰。2008年,中國舉行奧運,後來就是中國的神州五號升空,太空人、奧運金牌的得主又來港 ,故此那一年是中國人身份認同的高潮。我在2005至2007年跟港大民意調查計劃合作,發現香港人的身份認同弱化,中國人的認同反而多了。
小結
綜合來說,現在港、台兩地的本土認同都強調本土身份,並有以「中國人」為區隔對象的現象出現。他們之中如有中國人的認同的話,就沒有這個問題,而在這現象上台灣是強於香港,中國人的認同是較少的。另外港、台都有本土認同的政治化趨勢。港、台兩地本身也沒有形成一個政治(實體)的概念,只有文化上的概念。台灣漸漸從文化上的概念認同,變成政治上的概念認同,在本土的政治認同上,爭取獨立的方向,台灣亦比較明確。在關於統獨意識的統計中,當台灣人及香港人被問及對統獨的選擇,結果可以看到, 有很多台灣人選舉獨立,約有五成,香港人選擇獨立的較少,約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