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教育 可憐天下校長心

可憐天下校長心

筆者相信,天下的校長,都有愛校之心。愛校,卻不能保校,可憐天下校長心!

梁振威 作者: 梁振威
2019-12-19
教評心事

標籤: 余光中國民教育德育教育教育局理大連儂牆
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過程,特別是校長的工作過程,是一個苦行僧的過程。(亞新社)
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過程,特別是校長的工作過程,是一個苦行僧的過程。(亞新社)

「反修例風波」露出了「革命」的猙獰。持續了半年的連串的打、砸、燒暴行,並沒有停息的迹象。過去半年,傳媒所報道的不是「警暴」便是「私了」,普羅市民對這些事件,或許已經「麻木」和「習以為常」。近日當傳媒報道在6至11月期間共拘捕了2393學生,扣除1378名被捕大專生後,約1000人為中學生,其中被捕的中學生屬逾300所中學,數字還未包括上月被警方包圍於理工大學校園時的300人外,人們除了搖頭歎息,怪責教育局沒有認真的推行「德育教育」與「國民教育」外,更或明或暗的說月入六位數字的校長也難辭其咎。

大學校園的事件,特別是理工大學的事件,把校長群拖入了這場政治鬥爭現場。中學校長們在理工的警暴戰役中,表明立場請警方允許他們進入理工大學把「學生」平安地接走,避免不必要傷害及聲明沒有校長樂見學生被捕,期望事件盡快告終,讓校園能回復平靜。可卻有政客為日後的「革命行動」埋下延續的伏線,認為學生被「濫捕」,變相砸碎了校長期望「校園平靜」的心,也難令校長安心從事教育的初心,可憐天下校長心!

天下的校長都有愛校之心

筆者相信,天下的校長,都有愛校之心。可當學校的一隅變成了「連儂牆」並且這「連儂」日漸擴大,牆上滿是觸目的政治塗鴉時候,作為愛校的校長,實在難受。看到校園的瘡痍,想校長必有動手清理的校園,把校園回復純和美麗舊觀的衝動,可校長停下來了,不為什麼,只因有人虎視眈眈,校長生怕校園會受到更大的蹂躪。愛校,卻不能保校,可憐天下校長心!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可過去六個月的打、砸、燒情況,日甚於一日。作為校長,你既不會犯「父之過」,你必定會教導你的學生「瓜田李下,事避嫌疑」,遠離是非之地。可當你知道的學生因違法而被捕,甚至受傷時,你內心的傷痛絕非筆墨所能形容。為了突顯你「終身為父」的責任,你必定會安撫你被逮捕的學生、到處奔走找義務律師協助他、承諾為他保留學位,向他明示或暗示這並不是大不了的事情。可暗地裏,你或會捫心流淚:為什麼他不聽我這老人之言?教之而不善,可憐天下校長心!

大學校園的事件,特別是理工大學的事件,把校長群拖入了這場政治鬥爭現場。(亞新社)

政治活動把學校本來的和諧弄垮了

學校本該是個伊甸園,沒有是非,沒有恩怨情仇,只有學習。可近半年的政治活動,把學校本來的和諧弄垮了。因不同政見而遭的起底、教師給學生設計有政治取向的工作紙、校園對普通話者的排擠與欺凌,把校園的純真,烙上了瑕疵。面對這些暗湧,校長雖口說會有機制處理,私下卻每天祈禱:求神帶領同學及同事切勿因反修例而出事。每天戚戚然上學,戚戚然放學,不知何時已,可憐天下校長心,永遠有停不了的擔憂!

余光中在他的散文《我的假想敵》中,記述了他家的一個「變故」:他怕自己的四個女兒給人搶去,他對自己四個心目中的敵人──與他爭奪四個女兒的入侵者(她四個女兒的男友)感惴惴不安,他設法把他們摒諸門外。可這四個人卻「偷偷襲來」,並且目光灼灼,心存不軌,這讓余光中感到不是味兒。過去六個月的香港的「變故」情況,校長面對自己的愛徒,或許也有余光中一般的擔憂,怕給那些「目光灼灼」,「心存不軌」的人搶去,感到不是味兒,要跟入侵者打一輪爭奪戰。可你們卻像余光中一樣,心有餘卻力不足,更難堪的是自己的愛徒已和外人結為「兄弟」,經常手拉手組成人鏈繞校、戴着口罩上學,課餘甚或缺席參加「和你……」活動。你那婆心形的苦口,再不能有效了。面對他們的「和理非」,無奈你也要「故作慷慨,偽作輕鬆,博一個開明校長名。」可憐天下校長心!

「校長」,是一個「名字」,是一個「尊貴的名字」。這名字肩負起領導全校教師實行教育的初心:「教育下一代如何做一個人,以及如何做一個中國人。」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過程,特別是校長的工作過程,是一個苦行僧的過程,你不能老是口中掛着「愛心」而不引領你的老師力行教育的初心。

更多精采文章

  • 給新一屆政府的教育建議給新一屆政府的教育建議
  • 教評會:通識科新名須兼容國民和社科教育原素教評會:通識科新名須兼容國民和社科教育原素
  • 教育評議會:《施政報告》重視香港青年未來發展教育評議會:《施政報告》重視香港青年未來發展
  • 小學常識科改革建議小學常識科改革建議
  • 淺談國家安全教育的「開」與「展」淺談國家安全教育的「開」與「展」

  • 正視藝人吸毒對青少年的影響
  • 中華文化與教育的交叉點
  • 重新認識群育的重要性
  •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 從升旗儀式看學生成就

梁振威

香港教育大學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專業顧問、兒童文藝協會會員、前香港教育學院中文系講師。從教40年,曾於本港中小學、男童院及懲教署執教。主要著作《小學中國語文課程與教學》(與李子建教授合著)及《圖解中國國情手冊》(編輯),曾擔任出版社之中文科顧問及小學中國語文教材之作者。
View all posts
標籤: 余光中國民教育德育教育教育局理大連儂牆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團結香港基金創會主席董建華(左)出任榮譽主席,陳智思(右)出任基金會主席,新任命即時生效。(團結基金圖片;灼見名家圖片)
灼見報道

陳智思任團結香港基金主席 董建華改任榮譽主席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8
林毅夫教授指出,中國的快速發展帶來世界經濟格局、政治格局的變化。(城大提供圖片)
名家演講錄

林毅夫教授:中國人均GDP達到美國一半 可超越「修昔底德陷阱」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8
行政長官李家超(中)、紫荊文化集團董事長許正中(右)和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徐威(左)在論壇上合照。
灼見經濟

鳳凰灣區財經論壇2023開幕 李家超:本港有條件在大灣區金融領域發揮更大作用

作者: 編輯精選
2023-09-28
陳茂波表示,本地樓市整體穩定,是否「撤辣」須務實檢視。(政府新聞處視頻截圖)
灼見報道

陳茂波:現時樓市與引入「辣招」時不同 政府密切注視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8
股評人David Webb認為,不應為高風險的投機活動提供合法性。(David Webb Facebook圖片)
灼見報道

David Webb籲港府 勿透過證監會監管加密貨幣交易 指徒為投機活動提供合法性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7

影片

  • 張五常教授:AI無法取代人腦? 我與科斯與佛利民為何惺惺相惜?學好中文有什麼竅門?
  • 黃錦輝教授:共和黨為何反對美國陷入俄烏戰爭太深?中國逐漸偏離歐美 不依靠西方經濟?
  • 陳鳳翔:美國向中國提出「四不一無意」是真情還是假意?為什麼中俄愈走愈近,中美愈走愈遠?
  • 陳文鴻教授: 中俄朝等陣營如何反抗西方霸權?印度怎樣與美國聯手東拒中國?
  • 陳文鴻教授:中國怎樣部署全球戰略 抗衡美國霸權?一帶一路倡議 香港為何仍未發揮作用?
  • 陳鳳翔:拜登四處樹敵令全球投入去美國化? 新興國家紛紛走上去美元化不歸路?
  • 張五常教授:對迷茫的年輕人有什麼忠告?學好中文為何一定要背誦經典詩文?有哪些推薦?
  • 香港中學生如何親炙詩人風采?川鄂詩詞之旅 以詩會友感受文人足跡
  • 鄭國漢教授:10年校長任內經歷佔中與黑暴有什麼體會? 大學在社會運動中如何自處?
  • 張五常教授:世界級經濟學大師為何對我傾囊相授? 怎樣做學問才會有大成就?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灼見名家九周年論壇──世界地緣政治演變對香港的挑戰灼見名家九周年論壇──世界地緣政治演變對香港的挑戰 本社編輯部
  • 培修保育研古建,斌蔚圓融築慈山──專訪何培斌教授培修保育研古建,斌蔚圓融築慈山──專訪何培斌教授 馮珍今
  • 賞月賞月 常霖法師
  • 專訪張五常:經濟學、生命、傳世之作專訪張五常:經濟學、生命、傳世之作 本社編輯部
  • 歷史視野看疫情──美化歌頌還是正視反思?歷史視野看疫情──美化歌頌還是正視反思? 施林海
  • 夜經濟之外 還有大把世界夜經濟之外 還有大把世界 陳景祥
  • 學習:一個過程學習:一個過程 程介明
  • 中美角力進入新格局中美角力進入新格局 施永青
  • 專訪張五常:學術環境、青年前途、學習態度專訪張五常:學術環境、青年前途、學習態度 本社編輯部
  • 高教界辦國慶晚宴 施俊輝:共同培養可堪大任的棟樑之才高教界辦國慶晚宴 施俊輝:共同培養可堪大任的棟樑之才 編輯精選
  • 樂樂國樂團「樂無疆」音樂會 謝家齊中秋節分享新作樂樂國樂團「樂無疆」音樂會 謝家齊中秋節分享新作 本社編輯部
  • 不良習慣 ──甘筍番茄炆牛腩不良習慣 ──甘筍番茄炆牛腩 李文基
  • 發跡地亦是傷心地──李白的長安情意結發跡地亦是傷心地──李白的長安情意結 本社編輯部
  • 大衛營峰會是盛事還是魔咒大衛營峰會是盛事還是魔咒 張建雄
  • G20的來龍去脈和未來G20的來龍去脈和未來 張建雄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譚寶碩
  • 新聞聯舉行27周年會員大會暨換屆選舉大會  李大宏榮膺第11屆理事會主席新聞聯舉行27周年會員大會暨換屆選舉大會 李大宏榮膺第11屆理事會主席 編輯精選
  • 小記者與大教授──訪問張五常教授後記小記者與大教授──訪問張五常教授後記 本社編輯部
  • 全民皆兵全民皆兵 孫明揚
  • 載灃為何不殺袁世凱?載灃為何不殺袁世凱? 編輯精選

推薦作家

  • 潘銘基
  • 陳嵐
  • 梁天卓
  • 蔣匡文
  • 陳景祥
  • 沈言
  • 程介明
  • 崔少明
  • 李立中
  • 陳文鴻
  • 吳文軒
  • 吳家豪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