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粵人我是山人(陳魯勁/陳勁),之南派技擊俠義小說著作甚豐,大受讀者歡迎,一時洛陽紙貴,少林英雄形象深植人心。叫好叫座嶲永之作如:《三德和尚三探西禪寺》、《洪熙官大鬧峨嵋山》(《少林演義》)、《洪熙官三建少林寺》(《少林英雄傳》)、《洪熙官血戰羅浮山》(《方世玉與胡惠乾》),與《佛山贊先生》等等,內容錯綜複雜、包羅萬有,可說是少林寺、少林人物、洪門幫會軼史、反清爭鬥、南派技擊、功夫門派發展(如洪拳、詠春、白鶴、蔡李佛)、僧道衝突、滿漢仇恨、師徒傳承與人物祭遇等一部軼事活字典。以後講少林相關軼事,電影橋段,俱不出個中範圍,真的可以說「故事此中求」;可惜,因小說結構,故內容較為紊亂,眾說紛紜。
全部軼事聚焦在南少林寺與世稱少林五祖身上;其中,五枚師太排行首位,是雲南白鶴山紅眉道人首徒;第二位是四川蛾媚山和尚白眉道人(佛山西樵道教代表);第三位是福建莆田少林寺方丈至善禪師(福建莆田是否有南少林寺,因為尚未找到確實地址,故一直聚訟紛紜);第四位是湖北武當山道士馮道德;第五位是俗家子弟、擅打花拳的廣東人苗顯(苗翠花之父、方世玉外公)。(又有稱蔡德忠、方大洪、胡帝德、馬超興與李式開為少林五祖;其後,發展成洪劉蔡李莫五大廣東拳派。唯不同版本,少林五祖名單各異。)少林寺原有木人巷,內有機關十八銅人,用以考校徒弟功夫能否藝滿,方世玉煉得童子功,視木人巷如無物;胡惠乾學藝不精,打不出木人巷,而又報仇心切,只得偷偷從水渠爬出,下山回家痛打特勢凌人的旗下機房工人。
整個故事由方世玉打擂台,打死了高唱「拳打廣東一省腳踢蘇杭二州」的台主雷老虎肇其端,彼此一路相互打殺,結怨甚深。私怨未了,又揚起國恨家仇。南少林寺至善禪師反清復明,與清廷作對;白眉道人首徒高進忠附清任兩廣總督,奉旨鎮壓反清勢力。
乾隆皇命高進忠追殺胡惠乾,並下令火燒南少林寺,一夜間燒死了110人,僧徒星散;至善師徒如洪熙官、方世玉、陸阿采(旗人)、童千斤、謝亞福(廣東南海九江人)、李錦綸等人逃往廣東。據說,南少林寺被火燒焚毀後,逃散之餘眾,乃在各地實行秘密組成幫會,或明或暗反清,如洪門、如天地會。關於火燒少林寺傳說,天地會文獻如〈西魯序〉、〈西魯敘事〉皆有敘其事。[有謂西魯應即羅剎(俄羅斯),蓋西魯倒讀為魯西,魯西則音近羅剎,合乎幫派隱晦通訊做法。洪拳三寶之一的虎鶴雙形,開拳式即有一招「指定中原」,反清之含意極明。]
台灣有傳至善曾渡海到台灣,人稱阿善師者,在雲林縣西螺鎮授徒,門人遍布附近七個地方,後人稱之為「七欠」(西螺七嵌),成為台灣武術流派代稱。至今,台灣尚有武功散曰「十八銅人行氣散」者。
火燒南少林一事,軼史則說康熙、雍正年間,清廷已查得南少林諸僧,與反清復明之天地會關係密切,朝廷決定派兵剿減,但苦無攻寺之法。其後,找着南少林俗家弟子、武功排名第七、因為貪色、又因為添燈油時不小心,打破了萬年油燈,犯寺規被責打,後被遂出寺門之馬寧兒(二福)做內應。逃離山門的馬寧兒,為了報復被遂出山門之恨,乃引清兵入山,火燒山寺,令僧人死傷無數。可是,江湖人士從此不齒馬寧兒所為,更諱稱反骨之人、叛徒為二五崽(2+5=7)。(劉沛勛《洪門演義》第二章:「奉聖旨陳文耀微服發兵懷舊恨馬寧兒引兵困寺」,2015年,台灣洪門南華山出版)
詠春拳來由
一說至善留了長髮還俗,改名阿福,隱身演粵劇大戲的紅船中,充當伙夫掩人耳目。他將少林拳術及六點半棍法,傳給紅船弟子。(所以,昔演大戲,中場休息賣膏丹丸散跌打藥時,必高呼班中跌打、少林真傳)。因為紅船空間較為狹窄,故至善將長橋大馬、大開大闔之少林拳術,改為短橋短馬,木人巷之銅人,則改為木人樁;因少林弟子昔時在少林寺永春殿練功,故他就叫這套新拳法為(紅船)永春拳,惠州之蘇三娘(人稱永春三娘)習得此技,再傳給紅船花旦梁二娣及黃華寶兩人,梁黃二人教徒武生李文茂及佛山梁贊。(梁贊其後傳技陳華順,陳華順再傳給葉問。)
咸豐四年(西元1854年),李文茂率戲班中人響應太平天國反清,但失敗身殞,據說,往昔佛山瓊花會館,有詩述及此事:「……至善傳真技。壯哉李文茂,有光民族史。……」
關於永春拳來源、創拳始祖及發展,有許多不同說法。
一說是清朝中葉乾隆年間,精永春白鶴拳的五枚師太,見狐(猢)鶴相爭,蛇鶴相搏,乃悟得相博之理,創立新拳套,傳少林弟子苗順,苗順傳給少林俗家弟子嚴四(一說嚴二),嚴四再傳给女兒嚴詠春(人稱詠春三娘)及其夫婿梁博儔。一說五枚將永春白鸛拳直接傳給嚴詠春,再傳給梁贊,為了紀念嚴詠春,乃將永春白鶴拳稱為詠春拳。福建是白鶴拳發源、發揚之地,門派眾多,習之者眾、拳種多,如食鶴拳、飛鶴拳等等,統稱白鶴拳。福建白鶴拳之發揚,有謂主要是方七娘夫婦之貢獻。據《永春縣志‧方技》說:「康熙年間,方七娘與其父嚴四,以罪謫永春。」他們夫婦其後在永春西門外,設曾武館授徒。
再另一說法,則是河南嵩山北少林弟子一塵庵主創立詠春拳,再傳給汀昆戲班之武生張五(因其與人交手時,必擺出詠春拳攤手待敵,故人稱攤手五)。張五其後落難,逃至廣東南海佛山鎮大尾基瓊花會館,乃將詠春拳法傳給粵劇界諸子弟。咸豐初年,習詠春拳的李文茂響應太平天國起義,習詠春諸人,為了避禍保命,乃將詠春之詠,改為咏春或永春。紅船中人,梁二娣、黃華寶兩人習得此技,再傳與梁贊。
少林寺的沒落
至善與馮道德、白眉道人相打鬥結果,馮道德殺了方世玉,洪熙官殺了白眉道人首徒高進忠,至善殺了馮道德,白眉道人則殺了至善;洪熙官之子洪文定習得飛啄眼睛之飛鶴手,胡惠乾之子胡亞彪習得打下陰之猴拳撩陰手,兩人齊手合力破了白眉金鐘罩鐵布衫內功,殺了白眉,為至善報了仇。
火燒後之少林門星散,各有際遇,謝亞福返回鄉下,大量吸食鴉片,弄個皮黃骨瘦,終其生不言武。陸亞釆則依據老拳加上花拳,創了一套硬橋硬馬之伏虎罹漢拳。
看過2011年上演之港產巨片《新少林寺》,一定對電影中之軍閥如何霸凌少林寺印象深刻。事實上,民初有「倒伐將軍」外號的石友三,的確火燒過河南嵩山少林寺。
從中國近代史去看,先是,民國15年(1926年)7月上旬,國民革命軍於廣州誓師北伐,奉系西北軍吳佩孚則聯合關外張作霖,組成北洋軍閥抗拒。兩個月後,有基督將軍之稱的直系軍閥馮玉祥脫離北洋政府,加入國民革命軍,與吳、張之北洋軍打將起來。吳、張被北伐軍擊敗。其時,少林寺主持、外號金羅漢之妙興法師,為了保護少林寺和一方安寧,乃選擇投靠吳佩孚,還當上了團長。他偷襲馮軍後方,令馮玉祥損失慘重,是故馮玉祥恨之刺骨。次年春,馮玉祥佔領西安,配合北伐軍攻河南,並命部屬石友三追殺北洋軍,一路打到少林寺。3月上句,妙興陣亡,遺體由弟子運回少林寺安葬。
民國17年3月,北洋軍攻進登封縣,並將少林寺作為指揮總部,石友三追擊之,至輾轅關(十八盤),少林寺僧兩百多人,助北洋軍狙擊馮玉祥部隊。其後,北洋軍不敵敗潰,兩百多名僧人,幾悉數死難。3月15日,石友三追殺北洋軍到少林寺,將少林寺重重包圍,並放火燒了火堂。次日,駐防登封的馮玉祥下屬蘇明啟與石友三會合,將煤油抬到寺中,一把火把天王殿、大雄寶殿及法堂鐘樓等十餘處盡付一炬,以洩心中之憤。石友三為馮玉祥手下「十三太保」之一,官至國民革命軍中將,後因部屬兵變,被活埋而死。
1950至60年代,香港少林故事,主要刊登在《真欄日報》,以及晚上7:30至8:00麗的呼聲,由有播音皇帝之稱的主播鍾偉明講述少林英烈傳空中故事(我是山人原著,林世榮徒弟、人稱齋公之朱愚齋改編),每到播出時間,必然吸引着大批聽眾。
中共開國元老許世友上將、鍾鈞中將皆是少林門徒,在少林寺習武多年,武功十分了得。
少林軼事虛虛實實,但,趣味盎然。
少林軼事虛虛實實二之二
本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