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按:5月24日晚上,本文完稿時,特朗普總統忽然宣佈取消與金正恩的會面。這會影響南北二韓的前途,但如果兩韓友好互通,本文的結論不會受到影響。
不久前用了兩個月的時間為自己的全五卷《經濟解釋》作了一次修改,稱為第五版,主要是把此前寫過的一些要點再說得清楚一點。我慣用的經濟學只有三個基礎:需求定律、成本概念、競爭含意。這些是整個經濟學不可或缺的範疇。比他家的簡單很多,但要用出變化才有可觀的解釋力。1969年,我對西雅圖華大的同事說我們不能用複雜的理論解釋複雜的世事。他們同意,認為我是改革傳統理論的人選。我見世事複雜,決定把理論簡化,每一步皆以真實世界的現象引證。這項工程我從事了數十年,今天算是給自己一個交代。
推斷行為要掌握局限轉變
重點是這樣的。上述的三個基礎屬公理性;公理性的實證科學不僅可在事後解釋現象的發生,也可在事前推斷某些現象必將發生。既然可作事前推斷,以事實驗證假說──即試行證偽──就成為實證科學的主要法門了。40多年前在美國我提出今天成了名的例子:一紙百元鈔票在行人路上,在我指定的情況下,會失蹤,而情況有變該鈔票失蹤的概率怎樣變也可以推得很準確。在所有科學中只有經濟學可以事前推斷鈔票的失蹤!這推斷是用着上述的三個簡單的理論公理,一般化起來可以推斷或解釋人類的所有經濟行為!
今天經濟學者一般不相信這些簡單的經濟學公理可以解釋起自人為的世事。這是40年來經濟學發展的悲哀。不止此也,他們發明了無數無從觀察因而無從驗證的術語,教學生玩弄那些自欺欺人的回歸統計分析,而又推出那基本上與經濟學無關的博弈理論。這是為什麼2000年退休後,我大興土木,寫《經濟解釋》。當年可沒有想到要用上18年。
當然,絕大部分可以事後解釋或事前推斷的人類行為,不是上文提出的鈔票失蹤那麼簡單。然而,我的經驗說,解釋或推斷人類的行為,不管如何複雜,只要我們能掌握有關的局限轉變,經濟理論的解釋或推斷很準確。無數的經濟學者不會同意,但經濟學跟其他學問一樣,從事者有大人與小孩之分。
讓我舉個重要的例子吧。1981年我肯定地推斷中國會改走市場經濟的路,因為幾位諾獎得主大聲反對,該推斷要到1982年才出版。當時我掌握着兩項有關鍵性的局限轉變,簡化下來就跟推斷鈔票失蹤沒有兩樣。然而,世事複雜,考查當時中國的有關局限轉變我花了一年多的時間,而任何人考查鈔票的失蹤局限則用不着兩分鐘。
不止此也。考查真實世界的有關局限轉變往往可以錯,推斷因而會跟着錯。這不是說簡單的經濟理論不管用,而是世界複雜,要這裏那裏考查,這邊那邊衡量。今天在這裏寫專欄,為興趣下筆,推斷南北二韓會否統一,我有的時間不是兩年,而是兩天。推錯了當然沒所謂,推中了也不值得仰天大笑。
文化相同利於統一
何謂國家,為什麼會有國家,不是淺學問。大致上,我在新版《經濟解釋》的第五卷處理了。這裏考慮與推斷南北二韓會否統一這個問題,我們當然要從局限轉變帶來的利與害衡量,得到的結論是不僅統一有大利可圖,更重要是因為天然資源分配的局限南北不同,不統一不容易處理。讓我分點說吧。
首先說文化。歷史說,文化互通是《三國演義》說的分久必合的主要原因。共同的文化可以相當大幅地減低一個民族的制度或交易費用。以中國為例,十多年前我到位於山東的孔子故里曲阜一行,跟着又到廣西的黃姚古鎮一行,竟然發覺兩地展示着的對聯的品味與風格完全一樣,雖然文字的水平前者明顯地高於後者。只不過百年前,這兩地是近於無從接觸的。為什麼品味與風格皆一樣呢?
更奇怪是出土的古文物。從上古的紅山文化到春秋戰國到漢、唐各代的玉石與金屬等器皿,年代不同風格各異,但年代相同則風格一致,雖然出土的地方相隔甚遠。
南北二韓的文化我沒有研究,但顯然是很一致的。除非是韓國人,你不可能讀懂他們的文字。中國的文化他們是喜歡的──我知道他們有收藏中國書畫的傳統──但為什麼他們的文字跟中國的差那麼遠是有趣的話題。相同的文化可以減低交易或制度費用,而南北二韓皆小國,統一後人口增加會容易地享受着個人的平均制度費用下降的利益。
其次談國防。二韓統一,國防費用當然會大幅下降。統一後他們還有什麼國防費用呢?俄羅斯與中國皆沒有興趣搶奪他們什麼,日本也沒有興趣。昔日有套電影稱《西線無戰事》,二韓統一就會出現東線無戰事,這對中國大有好處。
再其次說投資與貿易在統一後的互通,這裏有點問題,當然也有利益。問題所在,可以看看香港回歸中國後的例子。香港大學的比較優質的學生,其收入在回歸後的今天比回歸前下降了約五分之一,但到內地做生意或工作的,他們的收入卻上升了。上升了多少我沒有資料,但好些同學告訴我他們恨不得早就往內地跑。風險當然較大,尤其是說不出普通話是個問題。南北二韓沒有語言不通這個困難,所以我們不能肯定南韓青年的收入在統一後會下降。
資源分配與稅率釐定是關鍵
最後說資源的分配。這裏就比較麻煩了。我賭讀者猜不出麻煩的重點所在。
1990年6月,柏林圍牆拆除,東德與西德再統為一國。當時東德貧,西德富,合併後無疑有好幾年的麻煩,但今天的德國是地球上的表表者。然而,目前南北二韓的局面很不相同。雖然南韓的人均收入與工資遠高於北韓,但論及國家的富有,我會把錢押在北韓那邊。這是因為報導說,以土地面積算,北韓是整個亞洲礦藏最豐富的地方。這解釋了為什麼這些年我們見到一個國民收入或工資低下的北韓,卻有錢造那麼多火箭、研發核彈與部署強大的軍備,而人民的住所與基建皆有可觀。
這就帶來一個關鍵問題。北韓開放,兩韓互通,南韓掌握着國際貿易的重要關係與訊息,北韓提供廉價優質的勞動力,南韓當然會跑到北方去設廠。雙方都有利,但工業產出北韓要交多少稅呢?如果他們仿傚中國的縣際競爭制度(或任何其他制度),抽17%左右的產品增值稅,大家可以相安而且互相得益。這17%的增值稅(最近下調到16%)中國用了20多年,經得起國際競爭的考驗,北韓應該考慮仿傚。
問題是北韓的礦藏富有。這不僅支持了那麼多年那裏的人民生計,搞了那麼多的基建與民居,現在轉為不再大搞軍備、火箭、核彈了,礦藏的錢要怎樣使用呢?他們大可減少工業的稅收。原則上,因為有礦藏的錢,北韓可以把工業稅率減到近於零!這樣一來,不管是什麼稅制,雙方大事開放,南韓的工業可能因為北韓的稅率奇低而近於全部轉到北韓那邊。風水輪流轉,這樣毀滅了南韓的工業也算是天下奇聞了。
可幸的是,南北二韓統一可以解決上述的問題。為南北二韓的人民生活着想,統一後南方可以容易地說服北方,大家採用相同或相近的稅率,讓北方把研製火箭、核彈與部署軍備的礦藏錢,按人頭發給北韓的勞苦大眾。這樣處理,北韓的人均收入會上升,收窄與南方的差距。雖然因為北方的工資低會吸引南方的工業,但不會有稅率也奇低的雙管齊下的效果,何況我們容易推斷北韓參進國際市場後,他們的勞動工資會上升得快。北韓礦藏多於是成為兩韓統一的關鍵局限了。
中國的經驗可教
當然,南北二韓不統一這兩全其美也有機會出現,但競爭這回事,鬥個你死我活不一定有膚淺經濟學教的好效果。局限不同,選擇有別。合併磋商可能遠為優勝。漠視交易費用往往惹來不可取的淺見。南北二韓統一可以大幅地減低磋商與監管的費用。
2008年9月,我發表《朝鮮必放說》。提出這個推斷可不單是因為讀到金正日的言論,更重要是本世紀初期,兩次有人問我有沒有興趣到北韓走走,給他們一點意見。今天老了,記不清楚是誰的要求。
我的意見可有可無,但中國開放改革的經驗可教。北韓要派些能幹的到中國來視察,不要只看好的地方或聽好的言論。他們更要重視中國在改革過程中的錯失。最近聽說有人正在把我2009年出版的《中國的經濟制度》翻為韓語。那很好,為該小書我花了幾年作考查,寫得用心,可以幫一點忙,但總是比不上實地考查那樣來得有說服力。
原刊於《蘋果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