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詩人聞一多作品《七子之歌》中,香港是「失養於祖國」的一員。可是自1842年南京條約簽訂,香港卻從未與中國失去聯繫。小思在《香港的憂鬱》序言寫道:「可由於貼近祖國大門,政治經濟的發展方式,帶來某種『方便』,每遇國內有什麼大變動,她總會以出人意表的包容力量,接納祖國來人,而因各種不同原因借居此地的人,又會帶來許多好處。」從太平天國起義、辛亥革命、滿清被推翻、日本侵華、國共內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祖國來人在香港頻繁出入,或暫居或生根,為香港帶來豐富的色彩。
王韜(1828-1897)是最早期南來的知識分子,因被捲入太平天國之亂而逃至香港,投靠倫敦傳道會教士理雅各。他協助翻譯《五經》,將儒家典籍傳至西方;又利用教會的印刷設備,經營出版事業,創立中華印務總局,開辦《循環日報》。由於當時的中文報章都附屬於英文報刊,《循環日報》開創華人自行辦報的先河,亦造就後來報業百花齊放的景象。
香港保留傳統中國文化
滿清被推翻後,一班清朝遺老南下香港,延續國學。其中,賴際熙(1865-1937)受聘於成立不久的香港大學,教授中國經學與歷史。對中國文化興趣濃厚的金文泰就任港督後,諮詢賴際熙意見,決定着力改善中文教育,在港大成立中文學院,發展國學。賴際熙同時向富商集資成立「學海書樓」,由一眾清朝官宦定時向公眾講述孔孟經典,而書樓亦收藏大量書籍,經史子集皆有,供公眾閱覽,可算是香港早期的圖書館。
20世紀初,香港因清朝遺老而保留了中國傳統文化,但新文化運動旗手魯迅兩度在港發表演說時,大力批評中國舊文化:「中國的文化,都是侍奉主子的文化,是用很多的人的痛苦換來的。無論中國人、外國人,凡是稱讚中國文化的,都只是以主子自居的一部分……保存舊文化,是要中國人永遠做侍奉主子的材料,苦下去,苦下去。」另一位代表人物胡適,留港期間更五次發表演說,提出「使香港成為南方的一個新文化中心」。後來,胡適推薦許地山擔任香港大學中文系系主任,許地山改革賴際熙以經史為主軸的方針,以現代學科角度重整課程,改變港大中文學院的走向。從燕京大學南來、原本不打算久留的許地山,最終在港寫下長篇小說《玉官》及離世。
30年代以後,蔡元培、巴金、郭沫若、茅盾、蕭乾、蕭紅、張愛玲等名字中,有的為避日軍戰火,有的為避國共內戰,有的為宣傳或逃避共產政權,全都在港留下足跡與著作,比如《呼蘭河傳》、《秧歌》均成於香港。另一方面,印刷出版業蓬勃,形成資訊流通快且相對自由的環境,為文化人提供不少活動空間。由上海來港的戴望舒、曹聚仁、劉以鬯、葉靈鳳等擔任報章編輯,憑文氣人脈,將香港報章的副刊辦得有聲有息,不少優秀作品得以發表,深受香港及遠至東南亞的讀者歡迎,亦為香港開拓東南亞的出版市場。「煮字療饑」,報刊百花競秀的時期,養活不少南來的文化人。
新文化可以進入,舊有文化亦可保留,香港提供了既能抗衡又可互動的機遇,百川而來的文人學者不斷「進駐加入」,使香港的文化氣息愈漸濃厚,文化土壤愈見肥沃,有利培育新一代的本土文化人。1949年後來港的唐君毅、勞思光、羅香林、南懷瑾及司馬長風等,更影響香港的文史哲發展,我們將詳談各人與香港的關係。
原刊於《晴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香港文化大師系列》之一
香港電台文教組節目《香港文化大師系列》,由陳國球、劉智鵬、趙善恩、李秋婷主持,逢周日晚上8時至9時,於港台第一台(FM 92.6 – 94.4)介紹文史哲名家︰唐君毅、勞思光、羅香林、南懷瑾及司馬長風,港台網站(radio1.rthk.hk)及流動程式RTHK Mine同步直播及提供節目重溫。
節目專頁︰http://www.rthk.hk/radio/radio1/programme/litera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