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政局 區家麟:危難中,要時刻保持警覺與思考

區家麟:危難中,要時刻保持警覺與思考

「情緒動員」是雙面刃,當雞蛋遇上死硬的高牆,政府繼續潑火,警察放縱施暴,黑社會出動,情感轉化成義憤。梁天琦獄中書:「懇請你們不要被仇恨支配自己,在危難中,仍要時刻保持警覺與思考。」說易行難。

編輯精選 作者: 編輯精選
2019-08-17
文章摘萃

標籤: 不篤灰不割蓆假新聞機器同溫層回音谷執法雙重標準林鄭月娥梁天琦網絡動員警隊暴力逃犯條例連儂牆香港人
香港示威者行動力驚人,看來主要因為完全「冇大台」。(亞新社)
香港示威者行動力驚人,看來主要因為完全「冇大台」。(亞新社)

這篇文不是失敗主義,這叫房間裏的大象,明明一早在眼前,總有一天要面對。

7月中時寫過一篇文,概括學者談世界各地透過網絡動員的運動,其消亡軌迹;可能寫得不好,文章沒太多人留意。

現在是時候重新審視了。

多年來有關網絡動員與社會運動的研究,學者大致有共識,網絡平台有龐大動員力,但亦有強大的自毀能力。正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冇大台」的網絡動員有其優勢(見〈網絡協作的強烈情感動員〉一文),但有幾個大問題,很難處理:

  • 回音谷效應:人們愛處同溫層,不理會其他人的想法與態度。
  • 網上討論很快掀起罵戰,對立分化很容易出現。
  • 網上討論缺乏仔細商討,因為形勢瞬息萬變,很快要跳進結論。
  • 不知如何處理謠言,網上資訊傳播速度極快,大家根本無暇停一停、想一想。
  • 網絡平台多流於發布消息而少實際行動,多為淺薄的承擔而非深刻的交流互動。

這些網絡弊病在反送中運動開始一段時間,並不明顯,其中一個原因是國家機器及建制派礙於民意強大,未敢積極動員反撲;抗爭者強大的民意支持與實質投入,令以上問題可以靠集體智慧、每個人貢獻自己最擅長的技能去解決。

故此,從來如是,民意支持很重要,民意支持很重要,就算抗爭者之間不割蓆,中間派與溫和建制派的民意支持也很重要。除非現時是武裝革命,你才要鬥賤、鬥臥底、鬥分化、鬥武力、鬥殘忍、鬥講大話、鬥無人性,既然沒準備以武力取勝,只能以德服人,贏取民心,戰場從來在民意。

以上網絡動員之弊病,逐項談談:

回音谷問題,不篤灰不割蓆發展至不能接受任何批評

運動在6、7月,參與者積極落區宣傳,後來發展至地區連儂牆,警暴社區播放等,主動突破所謂「回音谷」、「同溫層」等自說自話問題。「不篤灰不割蓆」口號之下,初時有很多善意而有意義的意見交流,豐富整場運動;但隨着警察暴力令部分示威者的仇恨情緒一路升溫,又疲於游擊示威,落區宣傳大幅減少、多區連儂牆開始少人更新;同路人的批評,往往被視為割蓆。同溫層效應加上情緒高漲,出現在失控警察之中,也出現於激進示威者當中,結局往往就是看誰先犯下大錯。

網上討論很快掀起罵戰,若在現實世界中發生,容易予人暴民感覺

運動初期,目標單一(撤回送中法例),可以說是「順境波」,國家輿論及維穩機器被殺個措手不及,未能立刻開動,網上討論罕有地同聲同氣,較為平和。但仇恨螺旋升級,情緒爆炸,侮辱他人的網絡罵戰難免,這些群眾罵戰若發生於大街大巷,甚或幾十人圍攻一人咒罵,容易予人暴民感覺。一般人判斷事物,以畫面影像先入為主,前文後理無暇亦無心去理解。例如在機場被示威人士抓着的《環球時報》記者,我看了now新聞台的直播,這位記者開始時有類似記者用的反光衣,《環球時報》說他是去採訪,但這位記者從頭到尾沒有出示記者證,無表露記者身份(他說是為了自保),更稱自己是遊客,被制服後又大叫「我支持香港警察,你們可以打我了」,開口挑釁,不似一個正常記者所為,確實甚為可疑,似刻意搞局的苦肉計。但大眾只看到幾十人圍罵一個人的場面,觀感很差;這些都是攪局者希望做成的效果。

討論缺乏仔細商討,很快跳進結論

這場運動的行動細節,一早已有前線記者觀察到,其實極為混亂。網絡上的共識很空泛,亦混雜,在抗爭現場的手機訊號亦很差,不可能在網上協調。但現場的所謂商討,人多聲雜,情緒高漲。運動初期,奉行trial and error,總之什麼都試試看,做錯決定了,市民反應差,可以修正, 自我學習,以後做得更好,但這種學習機會很奢侈,只因為林鄭及其背後黑手,初時靜觀其變不作為,才讓抗爭者有機會試練。當衝突一路升級,行動升級,再加上仇恨升級,難容理性討論,一次錯誤就足以逆轉民意。

謠言與假新聞充斥,進一步煽動情緒

這次危機,雙方都開動了假新聞機器,國家級中央電視台更公然造假(開槍射爆眼事件)、抗爭者亦不甘示弱,有人表明「長輩圖」不需講事實。客觀效果是:一、雙方意見更分化,每個人只看到自己想看的東西;二、火上加油,進一步鼓動兩陣營的極端情緒,觸發仇恨螺旋,不斷升級;三、由於假消息滿天飛,於普通人之間亦製造一種不安與不信任的氛圍,撕裂社群關係;四、長遠而言,兩陣營將變成敵我矛盾,沒有和解可能。

本來,學者總結外地經驗,網絡動員多尚空談,少實質行動,以為講完就做完;但這個教訓似乎不適合香港,兩個月來,香港示威者行動力驚人,看來主要因為完全「冇大台」。抗爭者由想像、構思、商討、實行、宣傳、行動、檢討,全部有份出心出力出汗,參與感強、有一種 “ownership”,即是有一種強烈擁有感,比起聽大台指揮行動,每個人只是聽命而行,投入感差太遠;加上長期於戰線上,建立了默契,手足兄弟情深義重。但是這種「情緒動員」是雙面刃,當雞蛋遇上死硬的高牆,政府繼續潑火,警察放縱施暴,黑社會出動,情感轉化成義憤。梁天琦獄中書:「懇請你們不要被仇恨支配自己,在危難中,仍要時刻保持警覺與思考。」說易行難。

林鄭月娥之蠢與毒,在無事生非,她掌握權力,但闖出大禍後,多次無視解決問題的機會,倚仗警隊暴力、縱容黑社會打人,執法雙重標準,濫告暴動罪,複製無數梁天琦,眼看仇恨升級卻袖手旁觀。在林鄭月娥帶領下,香港由昇平盛世走向粉身碎骨的深淵,社會撕裂5.0,出現無可修補的斷層。

聽說,香港人打不死,香港人很懂得應變;聽說,這場運動有極強的自我修正能力;聽說,香港是一個奇蹟,現在我們就需要一個。

原刊於區家麟網誌《潮池》,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作者簡介

新聞工作者,無綫新聞時事節目前監製及曾任《新聞透視》主持,第二屆中大新聞獎電子傳媒組得獎者,較早前獲選為史丹福大學奈特學人,往美國進修一年。 先後於無綫電視新聞部擔任過記者、編輯、監製及節目主持。

更多精采文章

  • 林太,香港我們都有份林太,香港我們都有份
  • 誰殺生金蛋的鵝?誰殺生金蛋的鵝?
  • 獨裁者都不接受批評:林鄭月娥說她「百毒不侵」獨裁者都不接受批評:林鄭月娥說她「百毒不侵」
  • 香港的「荷蘭水蓋」頒給誰?香港的「荷蘭水蓋」頒給誰?
  • 陳同佳案 只欠誠意陳同佳案 只欠誠意


編輯精選

View all posts
標籤: 不篤灰不割蓆假新聞機器同溫層回音谷執法雙重標準林鄭月娥梁天琦網絡動員警隊暴力逃犯條例連儂牆香港人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黃錦輝教授:美債違約暴露兩黨政治出了什麼問題?中國如何協助美國處理危機?
灼見政治

黃錦輝教授:美債違約暴露兩黨政治出了什麼問題?中國如何協助美國處理危機?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6-03
金教授表示香港的經驗可供內地參考。(徐佳鳴提供圖片)
灼見報道

金冬雁:新冠未遠離毋須緊張 嚴守三道防線可抗疫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6-01
楊博士花了8年半工讀,學會了公司整體運作方式,以及行業的經營經驗和模式,為創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與開始。
灼見專訪

珠聯璧合 共創香江茶文化新局──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專訪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6-01
楊孫西博士是香港珠海學院「智珠驪探」系列活動開場嘉賓。
灼見專訪

細說與香港珠海學院的學習因緣──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專訪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5-31
梁家傑表示,公民黨劃上句點,是因為「沒有人肯接任主席、沒有人肯接任執委」,亦無從籌款,因此很難繼續。(梁家傑Facebook)
灼見報道

創黨16年 公民黨宣布自願清盤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5-28

影片

  • 黃錦輝教授:美國朝野為什麼也爭論ChatGPT?如何讓學生正確認識AI新工具?
  • 資深傳媒人張圭陽:敘利亞歷經天災、內戰如何重建? 美國制裁下的文明古國新面貌
  • 黃錦輝教授:G7計劃把北約亞洲化會否得逞?王毅與沙利文會晤能夠改善中美關係?
  • 數碼港CEO任景信:綠色科技如何成為資本新寵、年輕人鍾情的事業?企業怎樣發掘碳數據商機?
  • 資深傳媒人張圭陽:阿富汗、敘利亞為什麼是輸出難民最多的國家?揭開塔利班政權神秘面紗
  • 葉問外甥盧文錦師傅:葉問如何智鬥軍閥排長?怎樣三招擊敗日本憲兵教頭?有沒有做過國民黨特務?
  • 太古集團唐偉邦:屋頂耕種,也是可持續發展?今日廢棄之物,是明日可用資源?
  • 曾繁光醫生:社交焦慮症是怎樣形成的? 用什麼方法克服與治療?
  • G20綠色金融推手馬駿博士:推動雙碳要年花16萬億元,錢從何來?歐盟徵碳稅,劫貧濟富?
  • 雷鼎鳴:白宮把美元武器化怎樣害人害己? 全球多國去美元化將有什麼災難後果?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小學五年級是關鍵的一年小學五年級是關鍵的一年 陳家偉
  • 有線電視的前世今生 兼談香港電視業前景有線電視的前世今生 兼談香港電視業前景 編輯精選
  • 佛誕感言佛誕感言 常霖法師
  • 小紅書勝IG小紅書勝IG 項明生
  • 除四害除四害 陳家偉
  • 與金冬雁教授對談:面對新冠「二陽」潮,香港的經驗有什麼值得參考?與金冬雁教授對談:面對新冠「二陽」潮,香港的經驗有什麼值得參考? 編輯精選
  • 孩子,加油啊!孩子,加油啊! 陳家偉
  • 「蛙化」也好,「蛇化」也罷:王子為什麼會變成青蛙了?「蛙化」也好,「蛇化」也罷:王子為什麼會變成青蛙了? 潘文慧
  • 一個不會發燒的病人──評港事三則一個不會發燒的病人──評港事三則 張宗永
  • 細說與香港珠海學院的學習因緣──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專訪細說與香港珠海學院的學習因緣──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專訪 本社編輯部
  • 由知港滬到知東盟的重要性由知港滬到知東盟的重要性 張建雄
  • 南韓開始衰敗南韓開始衰敗 蔣匡文
  • 28歲《長津湖》國際作曲家Elliot Leung(梁皓一) :「成功有跡可循,香港人做嘢同外面有乜唔同?」28歲《長津湖》國際作曲家Elliot Leung(梁皓一) :「成功有跡可循,香港人做嘢同外面有乜唔同?」 李偉民
  • 一個民族兩種青年人態度 未來發展前景或會成兩樣一個民族兩種青年人態度 未來發展前景或會成兩樣 阮紀宏
  • 流浪漢氾濫的多倫多流浪漢氾濫的多倫多 彭泓基
  • 創黨16年 公民黨宣布自願清盤創黨16年 公民黨宣布自願清盤 本社編輯部
  • 中年幸福婚姻特質中年幸福婚姻特質 羅乃萱
  • 珠聯璧合 共創香江茶文化新局──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專訪珠聯璧合 共創香江茶文化新局──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專訪 本社編輯部
  • 特首政策組專家組成立  委任王于漸劉兆佳鄭永年等56人特首政策組專家組成立  委任王于漸劉兆佳鄭永年等56人 本社編輯部
  • 5月兩個峰會各有心思5月兩個峰會各有心思 張建雄

推薦作家

  • 楊興安
  • 周延
  • 莊太量
  • 益行
  • 潘銘基
  • 沈言
  • 鄭明仁
  • 陳景祥
  • 郭一鳴
  • 蘇文傑
  • 潘文慧
  • 温愛詩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