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女王逝世,上千港人冒着酷熱前往英國領事館簽署弔唁冊,悼念女王。這事令人聯想到屢被北京批評的港人「戀殖」情意結。回歸之後,有一件事情經常困擾北京,北京原本的算盤是英國人擁有的殖民地權利,我一分不增一毫不減地接收過來,那不就是天下太平麼?這亦是為什麼中英談判時, 中方堅持不讓香港加入弄成「三腳凳」。四分之一世紀走過,特區的發展難免令北京感到心痛。
失敗之處,在於當初大家都忽略經濟和民心都是動態的。我們不可能期望內地與香港的經濟差距停在25年前的水平;同樣道理,我們不可能要求生活相對富足的香港年輕一代,放棄已經啟動了的追求民主。事情也不可以簡單地歸咎於彭定康當日種下的政改種子,又或者是外國勢力挑釁。
忽略民心經濟在變 成失敗之處
香港人普遍對英女王有好感。我對女王伊利沙伯二世沒有寄付太多的感情。得承認英女王是一個很盡責卻沒有實權國家元首,基本上是一超級旅遊大使,英國歷屆政府的施政,功也好過也好,與她沾不上很大關係。
我早前有文章討論過英國王室的財政和溫莎王朝的品牌價值。論財政,溫莎家族名下擁有不少貴族物業,這些收入大部分都撥歸政府,再由政府支付王室的的運作開支,所以說女王一家是靠納稅人供養,不是事實的全部。我很好奇,如果英國一旦改行共和制,這些資產到時會歸公抑或歸私呢?
重建年輕人信心 應是施政重中之重
其實香港人是否愛女王,又或愛得多深,意義遠低於英國宣布迄至2022年首季批出超過11萬宗的BNO申請。前者是過去式的,是主觀投射的;後者卻是現在進行式的,是身體力行的。如何重建年輕人對香港的信心,是特區施政的重中之重。我很失望北京和下亞厘畢道都沒有主動提出修復。
愛國是用口,投票卻是用腳。北京治港的盤算可能是硬件全盤接收,人口繼續染紅。但香港如果變了上海第二,對建設祖國的大業並無好處。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