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爭議之聲不斷的日子,在各政治陣營高度對立的今天,在暴力示威浪潮變本加厲的形勢下,通識教育科的發展備受各方關注,任何改革或配套措施,都會引起通識教育喪失專業自主的惶恐,也會引發社會各界對政治影響教育的疑慮。影響所及,通識科在課程、教學、考評等方面可能原地踏步,未能自我完善,最終錯失自我改良的時機。
將獨立專題探究列為非必定項目
首先,就課程改革而言,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早前初步擬定通識科改革的諮詢方向,除了課程內容的六大單元須加以精簡,也有意將獨立專題探究(IES)列為非必定項目,容許學生自決參與。就筆者對前線教師的認知,獨立專題探究的改革可說眾說紛紜,未有共識,因各校情況有異,但改革的原意是容許考生自行決定,由學生或學校因應情況作調適,可說各取所需,試問為何不可一試?
此外,就香港通識教育會的問卷調查結果所見,大多數老師都同意精簡課程和改善現有考評方式。事實上,現時通識課程涉及六大單元,內容既多且廣,師生負擔甚重;課程偏向又重文輕理,不但未能切合通識科原有的設計精神,也不符合當前基礎教育重視創新科技和科普知識的大趨勢。
至於考評方面,現有考題和評改依賴答題框架,令批改方式機械化,完全違反通識精神;其考核偏重語文能力,變相多考一科「語文速讀和速寫」;而考評局評卷員評改時私下製訂一系列潛規則,以方便評改,但令沒有老師參與考評工作的老師蒙在鼓裏,最終令其學子處於不利處境。因此,如果因政治理由,否定各種關注通識科改革的討論,甚至將通識的推行現況「完美化」,恐怕並非通識科之福。
專業諮詢服務
第二個例子是教育局早前推出通識教育科教科書「專業諮詢服務」,引起通識科受到「審查」的疑慮。據報章報道,截至10月中,教科書出版社已將所有最新版本,合共十套教科書送交教育局,預計出版社在本學年內會完成修訂。當局也會參考是次經驗,考慮通識科課本納入現行評審機制的可行性。不可不知的是,全港中小學教科書需要送審是行之已久的措施,此舉可保障教科書的素質,以免影響莘莘學子的學習。
至於通識科為何會成為特例,不必送審呢?筆者當年有幸參與當中的討論,得知其原意是課程當局認為通識科不應設立教科書,而應由教師自行制訂校本教材,所以未有設立審書制度。這決定明顯是受到當年高級補充程度通識科的實踐經驗影響。然而,事與願違,由於大部分學校都沒有開設通識的經驗,當時大部分老師都是通識「新手」,而出版社又會提供大量教學和考評資源以支援老師,所以最終的結果是絕大部分學校都使用了教科書。既然當初的假設已經不存在,教育當局因應本科的最新發展,協助審視教科書內容,與其他科目等量齊觀,以確保學習資源的素質,釋除社會人士的疑慮,試問又有何不好呢?
提高教學素質
最後,教育局早前又委任課程發展處通識科課程主任兼任「督學」,與素質保證組督學互相協作,優化對通識科的焦點視學或校外評核。其實,早在此事發生之前,讀者如有留意筆者的文章,本人早已指出現時焦點視學或校外評核的缺點之一,就是可能出現「外行領導內行」的弊病,由未有某科教學經驗的視學人員檢視該科的課堂教學和課程設計,結果焦點視學或校外評核就課堂教學或科目課程規劃只能提供一些宏觀的意見,未能就具體安排作深入的專業交流。因此,當局成立由專科督學、大學學者和教育專業人士等組成的專業團隊,按通識教育科的課程宗旨和目標,給予專業意見,完善課程設計、改良教學方法、優化考核模式,實在合情合理。至於其他科目,如中文或英文等主科,本人也認為也可陸續施行,以提高教學素質。
總而言之,對於一切有關通識科的改革,我們都應該平心靜氣去審視,理性地探討其中得失,切勿一刀切地加以否定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