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政局 前瞻中國在「一球兩制」時代下的選擇

前瞻中國在「一球兩制」時代下的選擇

在「一球兩制」的時代,我們必須避免以偏概全,一葉障目;自謙而非自傲,看輕別人;切忌因過慮而不安,自我貶損。今天我們看到中國的問題,美國的問題與世界的問題,最重要一點就是面對亂局處平心而內省。

劉寧榮 作者: 劉寧榮
2021-08-04
知識遊牧者

標籤: 一球兩制中美關係專題認知差異謙虛躺平主義高考
過去3年中,我們處於極度動盪的心理狀態,應當思考在焦慮中如何保持定性。(Shutterstock)
過去3年中,我們處於極度動盪的心理狀態,應當思考在焦慮中如何保持定性。(Shutterstock)

承接上文:〈中美爭奪地緣政治權力的三個效應〉(三之二)

(編按:作者上回提到當今世界也出現三個效應,包括鐘擺效應、脫鈎效應和粘合效應,各國都意識到選邊站會吃虧,而情願遊走在中美兩套法律體系之中,而中美兩國雖則提倡脫鈎,卻無法完成脫鈎。)

我們必須好好思考,在變化中如何開闊視野、增強前瞻能力,有三個方面我覺得很重要。

要全不要偏

每個人都會出現盲人摸象的情形,在內地的50天裏,我和不同的人見面,聽到同樣的事情,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我們展望中國的經濟前景,有的人非常樂觀,有的人非常悲觀,只有將不同的觀點與認知結合在一起,才能夠避免坐井觀天。

美國人也同樣面對認知差異,即使美國朝野已經取得基本共識──中國確實是他們碰到的最大對手,但除了「屠龍派」(Dragon Slayer)對中國非常強硬外,目前也存在「擁抱熊貓派」(Panda Hugger)。如何改變美國民意對中國的認知,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平行時空會帶來「內卷」,我們不能為了避免交結而選擇故步自封,必須打破自己的眼界,拔除內心的鎖鏈,勇敢地走出國門。我們必須阻止他人關門的舉動,盡可能地打開大門,良性交流,避免在平行時空中過度內卷,陷入別人設置的包圍圈。

要謙不要驕

過去40年中國所取得的成就,我們自然引以為傲。今天中國GDP總量已達到美國的70%,如果沒有意外,10年內一定能超越美國。但我們必須認識到差距,根據瑞士瑞信銀行(Credit  Suisse)在第12份《全球財富報告》(Global Wealth Report)中給出的預測,未來5年中國產生百萬美元富翁的速度將遠超過美國,但總數還沒有達到美國的水準。 我們正在高速追趕,但仍有一定差距,必須擺正自己的位置,可以去平視他人,但需要內斂。

我認為我們不應該俯視他人,30年前我去到美國,那時候中國非常落後,我也不會讓人俯視自己。除了經濟實力的因素之外,我們也應該有更多維度讓我們可以平視他人,內斂反而能獲取他人的尊重。在平視與內斂之間,我們應當如何保持平衡關係,這很重要。

《易經》有言:「天道盈虧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驕傲就會吃虧,謙虛使人獲益。中國的漫長復興之路剛剛始於足下,我們要保持謙虛的心態,繼續學習全球各國不同文化與管理的優勢,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發展得更快。

在平視與內斂之間,我們應當如何保持平衡關係?(中大深圳圖片)

要定不要慮

過去3年中,我們處於極度動盪的心理狀態,應當思考在焦慮中如何保持定性。現在是高考季,高考是中國人改變命運的重要關口,考得好不好真的那麼重要嗎? 我覺得不一定。今日和我們40年前的情況不一樣,那時的路很窄,選擇很少。中共中央委員會中有多少委員是大學畢業生? 其中也有大專畢業,也有後來自學成才的。高考當然是人生路上非常重要的一步,但不是最重要的,未來的路很長。

今天的學生過去不一定畢業於最好的大學,但今天繼續學習,就是不斷豐富自己的發展機會。我們不要因為一個事件、一個轉捩點失敗了就放棄,也不要因為「輸在起跑線上」的認知而沉浸在痛苦之中。1997年,牛津大學錄取了不滿13歲的數學神童索菲婭尤索夫,她是在英國出生長大的移民後代,父親是巴基斯坦人,母親是馬來西亞人。

然而兩年後,她輟學離家出走,最後竟然淪為性工作者。13歲神童的前程也未必偉大,過度焦慮只會引發災難性思維,我們需要接納負面情緒、進行正向思考、看清未來方向、積極面對困難,在人生旅途上漫漫前行,只有這樣才能夠走得更好。

在一個不確定的時代,躺平當然是憂慮情緒下的一種選擇,但應該是無奈和最後的選擇。最重要的是用平常心看待事物,學會內省。前兩天,任教於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美國前勞工部長羅伯特·賴克(Robert Reich)在英國《衛報》發表了一篇文章。

他說:「美國面對中國崛起的挑戰時,不要再重返當年妖魔化蘇聯與日本的老路,而是要着眼於如何提高教育水平,強大科技研發能力。」我覺得只有勇於內省個人、企業及國家面對的問題,我們個體、企業與國家才能發展壯大。

《荀子》云:「是非疑,則度之以遠事,驗之以近物,參之以平心,流言止焉,惡言死焉。」是非對錯疑惑不決,就用久遠的事情來衡量它,用新近的事情來檢驗它,用公正的觀點來考察它。所以,今天我們看到中國的問題,美國的問題與世界的問題,最重要一點就是面對亂局處平心而內省,只有這樣才能夠走得更遠,走得更快。

我希望未來的一年中,來自祖國各地的終身學習者們在港大ICB能夠獲得新的提升、新的發展。 在「一球兩制」的時代,我們必須避免以偏概全,一葉障目;自謙而非自傲,看輕別人;切忌因過慮而不安,自我貶損。平行時空中,我們需要避免內卷;平視世界時,我們需要學會內斂;面對混沌時空,我們需要平心內省。

〈在「一球兩制」時代避免內捲、靜心內斂、平心內省〉三之三

延伸閱讀:

  • 〈東西方交流的三個歷史時空〉(三之一)
  • 〈中美爭奪地緣政治權力的三個效應〉(三之二)

原刊於香港大學中國商業學院微信平台,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更多精采文章

  • 生存在一球兩制下的九個和平信條生存在一球兩制下的九個和平信條
  • 中美爭奪地緣政治權力的三個效應中美爭奪地緣政治權力的三個效應
  • 全球供應鏈的擴張與本土化全球供應鏈的擴張與本土化
  • 《小別離》與《小歡喜》《小別離》與《小歡喜》
  • 中美氣球事件降溫 兩岸交流出現轉機中美氣球事件降溫 兩岸交流出現轉機

  • 中美爭奪地緣政治權力的三個效應
  • 特朗普禍延拜登的兩大緊急任務
  • 2020年全球下沉的臨界點還未到來!

劉寧榮

大學教授、資深媒體人,現任香港大學協理副校長(大灣區發展),曾任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助理總監、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HKU SPACE)常務副院長(商學及中國發展),推動成立中國商業學院暨企業研究院,並出任創院院長;專注政經趨勢與全球化、教育創新與領導力、戰略與品牌管理、營銷與商業傳播。他曾任職中美兩國多家媒體,長期觀察中美關係和全球發展趨勢,兩次全程採訪美國大選。出版紀實、評論和學術作品5冊。他是美國亞洲基金會、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以及德國柏林國際新聞研究院的訪問學人。中國南開大學學士,美國印第安那大學碩士,英國布裡斯托大學博士。
View all posts
標籤: 一球兩制中美關係專題認知差異謙虛躺平主義高考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習近平抵俄羅斯訪問 中俄領袖分別發文 盼加強關係促和平
灼見報道

習近平抵俄羅斯訪問 中俄領袖分別發文 盼加強關係促和平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3-20
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廢爐推進公司計劃管理室中長期計劃小組經理佐藤學解釋排放流程。
灼見報道

福島核廢水料年內排放 日官來港釋疑:經淨化對人體影響微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3-20
瑞士信貸銀行陷入財務危機。(Shutterstock)
灼見報道

瑞銀斥30億瑞郎 收購瑞士信貸銀行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3-20
「融合」計中的5位香港藝術家:(左起)何遠良、岑嘉慧、周圓源、李展輝和朱卓彗 (Arkad基金會圖片)
藝思人生

融合藝術的創新嘗試──《融合貳》展覽有感

作者: 陳嵐
2023-03-18
盧煜明教授從煮即食麵,悟到在母體血漿找胎兒DNA的方法。
灼見創科

盧煜明教授:煮即食麵令生命科學難題迎刃而解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3-17

影片

  • 曾鈺成:人民幣有沒有可能取代港幣?香港需要跟隨內地文教政策嗎?《基本法》如何保障香港原有制度?
  • 顧小培:吃煎炸物為何會流鼻血、喉嚨痛?什麼健康食品可以清熱氣?
  • 陳鳳翔:矽谷銀行被接管 會否引發骨牌效應?白宮如何收拾殘局恢復市場信心?
  • 鄭家寶校長x 游偉樂老師x 翁港成校長:失明教師在教學上遇到什麼挑戰? 怎樣為學校及學生帶來正能量?
  • 溢達掌舵人楊敏德:如何讓員工快樂地工作?留住精英人才的兩大法寶是什麼?
  • 梁賀琪:DSE如何發揮香港軟實力?遵理在內地有什麼發展大計?
  • 法國的教師甄選及學制有何優勢?法國中學教育如何培養出開放、無私的下一代?郭位教授與巴黎路易大帝中學校長對話
  • 曾鈺成:人大釋法對議員宣誓有什麼要求?怎樣才算擁護《基本法》及效忠特區?
  • 恒大ESG研究中心鄭子云教授:如何分清企業漂綠?披露好是否回報一定佳?
  • 黃錦輝教授:國際媒體為什麼只炒作不利中國的新聞?美國如何煽風點火轉移國際視線?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人工智能開啟作弊新時代?是時候改革學生評分方式人工智能開啟作弊新時代?是時候改革學生評分方式 馮穎匡
  • 教研合一,政教分離,大學排名一定進步──獨家專訪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教研合一,政教分離,大學排名一定進步──獨家專訪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 本社編輯部
  • 笑笑 常霖法師
  • 對日本之美的反思對日本之美的反思 編輯精選
  • 融合藝術的創新嘗試──《融合貳》展覽有感融合藝術的創新嘗試──《融合貳》展覽有感 陳嵐
  • 俄烏戰爭 炸毀北溪 炸爆矽谷俄烏戰爭 炸毀北溪 炸爆矽谷 陳鳳翔
  • 看似平凡,卻活得比誰都精采看似平凡,卻活得比誰都精采 張灼祥
  • 《萬年景》──場域特定裝置作品《萬年景》──場域特定裝置作品 馮珍今
  • 3份頂級報告差異何以如此大3份頂級報告差異何以如此大 張建雄
  • 沿豪俠小說到香港武俠文學沿豪俠小說到香港武俠文學 楊興安
  • 香港勞工生產力長期偏低香港勞工生產力長期偏低 羅祥國
  • 亦文亦武亦商趙式慶亦文亦武亦商趙式慶 廖書蘭
  • 盧煜明教授:煮即食麵令生命科學難題迎刃而解盧煜明教授:煮即食麵令生命科學難題迎刃而解 本社編輯部
  • 陽光明媚下的告別陽光明媚下的告別 陳月平
  • 矽谷銀行挑起的疑問矽谷銀行挑起的疑問 張建雄
  • 失靈的警報 市場的豪賭失靈的警報 市場的豪賭 胡孟青
  • 特首顧問團名單出爐 李澤鉅、周勝馥上榜特首顧問團名單出爐 李澤鉅、周勝馥上榜 本社編輯部
  • 首屆「曉日春暉」兒童環境徵文繪畫比賽結果出爐 優秀作品零碳天地展出首屆「曉日春暉」兒童環境徵文繪畫比賽結果出爐 優秀作品零碳天地展出 編輯精選
  • 女人的沉默女人的沉默 羅乃萱
  • 重新審視香港裙帶資本主義重新審視香港裙帶資本主義 袁彌昌

推薦作家

  • 袁彌昌
  • 張楨
  • 馮穎匡
  • 馮珍今
  • 胡孟青
  • 湯文亮
  • 卓王詠詩
  • 李大齊
  • 陳鳳翔
  • 張宗永
  • 曾國平
  • 陳月平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