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教育 初步探討元宇宙教育的未來 

初步探討元宇宙教育的未來 

元宇宙可以在教育中發揮重要作用,而新興技術的發展可以為在元宇宙教育應用提供各種機會。然而,目前專注於相關領域的研究有限,未來哪些方面值得教育學者研究?

馮穎匡 作者: 馮穎匡
2022-12-23
教評心事

標籤: 元宇宙學習能力教學法灼見原創灼見獨家
元宇宙可以為教育帶來巨大的機遇和創新。(Shutterstock)
元宇宙可以為教育帶來巨大的機遇和創新。(Shutterstock)

新冠肺炎肆虐,迫使世界重新思考我們的教學和學習新模式。元宇宙(或稱元空間),是一個混合了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三維網際空間。然而,作為一個新興項目,現有研究很少從教育的角度討論元宇宙,為未來的研究提出一些相關課題。本文希望具有電腦科學和教育技術背景的教學人員,對元宇宙教育有一個清晰的前瞻,及早掌握未來的發展,才能引導學生走向Web 3.0的新紀元!

元宇宙的起源

元宇宙(Metaverse)是一個由”meta”(超越)和”verse”(宇宙的詞根,cosmos;整個世界)組成的複合詞,表示在現實世界之外創造新的虛擬宇宙,首次出現在美國小說家尼爾─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1992年創作的數碼龐克(cyberpunk)科幻小說《雪崩》(Stephenson, 1992; Joshua, 2017)。

在這部小說中,人類可以通過數位元代理(化身)自由進入一個反映現實世界的三維空間,並相互交流。在接下來的30年裏,元宇宙的概念在科幻電影中得到了更生動的描述,比如《頭號玩家》、《露西》和《駭客帝國》(Zhao, 2022)。當時,電影所設想的元宇宙,在現實中是無法出現的。

在這十年裏,新興技術的快速發展,如可穿戴設備和三維攝影,幫助人們獲得了進入虛擬世界的機會。2021年3月,沙盒類遊戲Roblox在「元宇宙第一股」的光環下在紐約上市;10月,Facebook宣布了其品牌重塑計劃,並將其名稱改為Meta。此後,世界各國逐步開展了廣泛的努力,使之成為現實。這頭沉睡的「獅子」被真正喚醒了。

香港元宇宙教育現況

香港科技大學今年宣布於元宇宙建立全球首個實體─數位雙子校園,同時在12月香港教育城合辦的第12屆「學與教博覽2022」將率先邀請了各中小學師生就「元宇宙於教育的應用」分享經驗,當中有6間小學與科技、娛樂及教育企業合作,共同開發”Discover2se─Metaverse in Education”計劃,運用Minecraft for Education塑造混合教育和共用的學習體驗,培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思維。此計劃取名於實體和虛擬世界的融合,通過一系列工作坊和比賽,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海洋與保育知識,同時體驗在類近元宇宙的環境中創造和協作等等。

元宇宙教育的未來研究課題

如上文所述,元宇宙可以在教育中發揮重要作用。新興技術的發展可以為在元宇宙教育應用提供各種機會。然而,目前專注於教育的元宇宙的研究有限。我們相信,在未來的5至10年裏,關於這個領域的研究會迅速增長。因此,為了擴展未來的研究,現對元宇宙教育的一系列潛在研究問題作如下闡述:

1.   探討元宇宙對學習者的認知和非認知的影響

這可能是教育研究者涉及的一個方向。由於與元宇宙有關的教育實施和範式可能與目前的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需要進行探索性研究,以比較不同年級和年齡的學習者在元宇宙和傳統技術下的不同學術表現。

同時,在這樣一個具有高度沉浸感、存在感和自由度的創新環境下,也值得研究元宇宙對學習者的認知因素(如注意力、記憶力)和非認知因素(如學習態度、學習動機)的影響。此外, 通過觀察和分析,深入了解學習者在融合了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的智慧環境中的行為,有助於教育者了解元宇宙的社會影響,為學習者制定更有效的學習策略。

2.   調查學校管理者、教師和家長對採用元宇宙進行教育的態度

元宇宙可以改變學習者在學校和家裏的學習方式。因此,學校管理者、教師和家長對運用元宇宙進行教育的態度值得調查,這有望為未來元宇宙的設計、管理和教育實踐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3.   在教育中頒布元宇宙的規則和原則

儘管元宇宙是一個可能的數字教育空間,具有豐富的好處,但仍有大家關心的隱私、安全和道德方面的潛在挑戰。學習者,尤其是青少年,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目前學習活動中的問題可能會對他們的未來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在元宇宙教育環境中建立和採用嚴格的規則應該是有迫切需要的。

4.   為教育目的設計元宇宙模型或框架

到目前為止,元宇宙還在建設中(Prieto, 2022),它要求基礎設施具有高標準,適應普通實踐。元宇宙的設計和框架,包括硬體和軟體,都是教育實踐的基礎。如可及性、安全性、人性化、信任、教育能力和學習者的認知特點。

5.   教師的專業發展與元宇宙的關係

人們普遍認為,教師在成功的教育和帶來的教育改革中起着根本的 作用。作為一種新興的教育技術,元宇宙可以為教師提供各種機遇。為此,如何通過採用元宇宙為教師的教學做好準備,是一項複雜而繁多的工作(Belei, 2011;Lee &Jeong, 2022)。因此,教師教育和專業發展可能成為有關元宇宙的教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問題。

6.   提出符合元宇宙的方法論和教學模式的新思路

由於其特殊性,元宇宙可以被看作是未來教育的一個理想空間,傳統的教學模式將從靜態變為動態,表示學習者逐漸成為教學過程的中心(Wu, 2013)。在這個意義上,傳統教育的範式將被打破。考慮到這一點,探索能夠適應元世界的新的方法論和教學模式就顯得非常重要。

7. 比較元宇宙和其他學習環境之間,以及不同元宇宙平台的教學效果

當把新技術應用於教育時,進行比較研究以找出對教學相對有效的教育環境是至關重要的。例如,與物理教室中的當面學習或基於螢幕的遠端學習相比,學習者在元宇宙世界中的表現會更好嗎?學習者在不同的元宇宙平台上會有相同的感知和表現嗎?

8.   討論現有的基於元宇宙教育的教學理論

作為一個新的概念,教育中的元宇宙將引起關於教學法的新討論。重新考慮和修訂現有的技術增強型教學法是非常必要的。此外,基於元宇宙的新特點,研究者們有望在這些理論的基礎上為元宇宙的使用提出新的教學理論思路,如具身認知、情景認知、擴展認知、 分散式認知、流動理論、認知負荷理論和技術接受模型。

9.   開發一個基於元宇宙的教育評估框架或採用元宇宙作為評估方法

正如學者們所報道的(Parmaxi, 2020; Bork-Hüffer, 2021; Kye, 2021; Jovanović and Milosavljević, 2022),無論在哪裏,無論是傳統的還是全新的教育環境中,教師觀察學習者的表現和收集學習過程中的資料都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因此,人們對學習者的學習結果而不是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表現給予了很大關注。

在元宇宙中,借助人工智慧、計算、存儲等技術,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可以被準確記錄和分析。因此,可以產生各種形式的評估結果,例如,一份包含形成性和總結性資料的學習分析報告。這表明元宇宙可以一種系統、無偏見的方式提供另一種評估。從這個角度來看, 應該制定一個組織良好的評估框架,因為隨着元宇宙的應用,一些 指標需要被添加或調整。

10.    在不同的學科和領域中發掘元宇宙的創新應用和案例研究

元宇宙在教育領域的有一些潛在應用(即混合學習、基於能力的教 育、包容性教育和虛擬實驗學習)。可以看出,在元宇宙中,一些學科和領域的學習將與以前大不相同,如物理、化學、地理、EFL、醫學和護理教育或通信研究。因此,建議研究人員可以擴展他們的研究,以發掘元宇宙在不同教育領域的應用並提供設計案例。

結論

高速通信、計算、人工智慧和虛擬技術的技術飛躍為發展元宇宙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Park and Kim, 2022; Thomason, 2022)。正如Gartner(2022)所預測的那樣,到2027年,近30%的人每天將花至少2小時在元宇宙中工作、娛樂、教育和社交。

在教育方面,與現有的教育技術相比,元宇宙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如上所述,元宇宙可以為教育帶來巨大的機遇和創新。在某種程度上,當前教育中的各種障礙和限制都可以在元宇宙世界中得到突破。更重要的是,對元宇宙的持續關注,甚至表明了未來教育的趨勢和方向(Park and Jeong, 2022)。因此,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愈來愈多的教育研究者會積極投身於教育中的元宇宙研究。

筆者將來會從「教育未來學」角度分享怎去預計元宇宙教育的發展情況,對教師及學生的影響,它所帶來的優點及其缺點等題材,希望能讓教育界同工作好好思考及籌謀。

參考資料:

  1. Belei, N., Noteborn, G., and de Ruyter, K. (2011). It’s a brand new world: teaching brand management in virtual environments. J. Brand Manag. 18, 611–623.
  2. Bork-Hüffer, T., Kulcar, V., Brielmair, F., Markl, A., Immer, D. M., Juen, B., et al. (2021). University students’ perception, evaluation, and spaces of distance learning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in Austria: what can we learn for post-pandemic educational futures? Sustainability 13:7595.
  3. Gartner (2022). Predicts 2022: 4 Technology Bets for Building the Digital Future.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20207005085/en. (Accessed August 06, 2022).
  4. Joshua, J. (2017). Information bodies: computational anxiety in Neal Stephenson’s snow crash. Interdiscip. Lit. Stud. 19, 17–47.
  5. Jovanović, A., and Milosavljević, A. (2022). VoRtex metaverse platform for gamifi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Electronics 11:317.
  6. Kye, B., Han, N., Kim, E., Park, Y., and Jo, S. (2021). Educational applications of metaverse: 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J. Educ. Eval. Health Prof. 18:32.
  7. Lee, H., and Jeong, H. (2022). A study on instructors’ perception and educational application of metaverse-based Korean language education. Korean Soc. Cult. Converg. 44, 125–144.
  8. Park, J.-Y., and Jeong, D.-H. (2022). Exploring issues related to the metaverse from the educational perspective using text mining techniques – focusing on news big data. J. Ind. Converg. 20, 27–35.
  9. Park,   S.-M.,   and   Kim,   Y.-G.   (2022).   A   metaverse:   taxonomy, components, applications, and open challenges. IEEE Access 10, 4209–4251.
  10. Parmaxi, A. (2020). Virtual reality in language learning: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teract. Learn. Environ. 3, 1–13.
  11. Prieto, J. F., Lacasa, P., and Martjnez-Borda, R. (2022). Approaching metaverses: mixed reality interfaces in youth media platforms. New Techno Humanit.
  12. Stephenson, N. (1992). Snow Crash. New York: Bantam Books.
  13. Thomason, J. (2022). Metaverse, token economies, and chronic diseases. Global Health J.
  14. Wu, H.-K., Lee, S. W.-Y., Chang, H.-Y., and Liang, J.-C. (2013). Current statu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augmented reality in education. Comput. Educ. 62, 41–49.
  15. Zhao, Y., Jiang, J., Chen, Y., Liu, R., Yang, Y., Xue, X., et al. (2022). Metaverse: perspectives from graphics, interactions and visualization. Visual Informat. 6, 56–67.

更多精采文章

  • 階段性終結:回看毅進文憑的教學見聞階段性終結:回看毅進文憑的教學見聞
  • 首屆亞洲元宇宙博覽會在港舉行  探討元宇宙商機與挑戰首屆亞洲元宇宙博覽會在港舉行 探討元宇宙商機與挑戰
  • 實踐ESG──香港可持續發展重要關鍵實踐ESG──香港可持續發展重要關鍵
  • 科技與心理的矛盾科技與心理的矛盾
  • 後疫時代與教育發展後疫時代與教育發展

  • 正視藝人吸毒對青少年的影響
  • 中華文化與教育的交叉點
  • 重新認識群育的重要性

馮穎匡

香港城市大學工程管理學(研究)博士、香港─蘇格蘭第一屆博士後研究獎學金得獎人,曾任香港城市大學建築學及土木工程系助理教授及博士生導師,2021年出任西南石油大學土木工程及測繪學院任客座教授,擁有超過25年的教學經驗。馮教授現為科技園公司及數碼港研究人才庫博士專才、香港教育評議會執行委員會委員、香港安全健康師學會榮譽主席及執行委員會委員、香港審核師學會管理理事會委員及認可首席審核師、亞洲智能建築學會委員兼學術及研究分部主席、香港工程師學會學術期刋副編委、創新科技署香港認可處評審技術專家、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及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之校外特聘課程評審顧問。馮教授亦熱衷參與公職及公益事業,現為扶輪社(九龍中)社長 、長者產業聯會會董、藍圈行動召集人及創辦人、新界詩曲社名譽社長、文教康樂聯會名譽會長、詩藝曲苑名譽會長、彩鳳翔粵劇團特別顧問、烏蛟騰抗戰紀念館籌委等等。
View all posts
標籤: 元宇宙學習能力教學法灼見原創灼見獨家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金教授表示香港的經驗可供內地參考。(徐佳鳴提供圖片)
灼見報道

金冬雁:新冠未遠離毋須緊張 嚴守三道防線可抗疫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6-01
楊博士花了8年半工讀,學會了公司整體運作方式,以及行業的經營經驗和模式,為創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與開始。
灼見專訪

珠聯璧合 共創香江茶文化新局──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專訪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6-01
楊孫西博士是香港珠海學院「智珠驪探」系列活動開場嘉賓。
灼見專訪

細說與香港珠海學院的學習因緣──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專訪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5-31
梁家傑表示,公民黨劃上句點,是因為「沒有人肯接任主席、沒有人肯接任執委」,亦無從籌款,因此很難繼續。(梁家傑Facebook)
灼見報道

創黨16年 公民黨宣布自願清盤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5-28
左起: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教授黃至生教授、中大醫學院院長兼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陳家亮教授,以及中大醫學院裘槎醫學科學教授、香港微生物菌群創新中心總監黃秀娟教授。(主辦方提供)
灼見報道

中大醫學院證實改善腸道微生態 有效紓緩新冠後遺症

作者: 編輯精選
2023-05-23

影片

  • 黃錦輝教授:美債違約暴露兩黨政治出了什麼問題?中國如何協助美國處理危機?
  • 黃錦輝教授:美國朝野為什麼也爭論ChatGPT?如何讓學生正確認識AI新工具?
  • 資深傳媒人張圭陽:敘利亞歷經天災、內戰如何重建? 美國制裁下的文明古國新面貌
  • 黃錦輝教授:G7計劃把北約亞洲化會否得逞?王毅與沙利文會晤能夠改善中美關係?
  • 數碼港CEO任景信:綠色科技如何成為資本新寵、年輕人鍾情的事業?企業怎樣發掘碳數據商機?
  • 資深傳媒人張圭陽:阿富汗、敘利亞為什麼是輸出難民最多的國家?揭開塔利班政權神秘面紗
  • 葉問外甥盧文錦師傅:葉問如何智鬥軍閥排長?怎樣三招擊敗日本憲兵教頭?有沒有做過國民黨特務?
  • 太古集團唐偉邦:屋頂耕種,也是可持續發展?今日廢棄之物,是明日可用資源?
  • 曾繁光醫生:社交焦慮症是怎樣形成的? 用什麼方法克服與治療?
  • G20綠色金融推手馬駿博士:推動雙碳要年花16萬億元,錢從何來?歐盟徵碳稅,劫貧濟富?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曾展章:有線電視的前世今生 兼談香港電視業前景曾展章:有線電視的前世今生 兼談香港電視業前景 編輯精選
  • 佛誕感言佛誕感言 常霖法師
  • 除四害除四害 陳家偉
  • 與金冬雁教授對談:面對新冠「二陽」潮,香港的經驗有什麼值得參考?與金冬雁教授對談:面對新冠「二陽」潮,香港的經驗有什麼值得參考? 編輯精選
  • 孩子,加油啊!孩子,加油啊! 陳家偉
  • 「蛙化」也好,「蛇化」也罷:王子為什麼會變成青蛙了?「蛙化」也好,「蛇化」也罷:王子為什麼會變成青蛙了? 潘文慧
  • 一個不會發燒的病人──評港事三則一個不會發燒的病人──評港事三則 張宗永
  • 細說與香港珠海學院的學習因緣──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專訪細說與香港珠海學院的學習因緣──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專訪 本社編輯部
  • 由知港滬到知東盟的重要性由知港滬到知東盟的重要性 張建雄
  • 一個民族兩種青年人態度 未來發展前景或會成兩樣一個民族兩種青年人態度 未來發展前景或會成兩樣 阮紀宏
  • 珠聯璧合 共創香江茶文化新局──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專訪珠聯璧合 共創香江茶文化新局──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專訪 本社編輯部
  • 5月兩個峰會各有心思5月兩個峰會各有心思 張建雄
  • 特首政策組專家組成立  委任王于漸劉兆佳鄭永年等56人特首政策組專家組成立  委任王于漸劉兆佳鄭永年等56人 本社編輯部
  • 書店風景書店風景 張灼祥
  • 金冬雁:新冠未遠離毋須緊張 嚴守三道防線可抗疫金冬雁:新冠未遠離毋須緊張 嚴守三道防線可抗疫 本社編輯部
  • 從傳奇看唐代男女之放浪從傳奇看唐代男女之放浪 楊興安
  • 夏寶龍訪澳門 對港澳及大灣區的意義夏寶龍訪澳門 對港澳及大灣區的意義 盧兆興
  • 香港應該創建世界級和有權威性的知識型機構香港應該創建世界級和有權威性的知識型機構 謝祖墀
  • 陶傑:《奧本海默》此時此地的弦外之音陶傑:《奧本海默》此時此地的弦外之音 編輯精選
  • 2元乘車優惠是另類「維穩費」2元乘車優惠是另類「維穩費」 陳景祥

推薦作家

  • 楊興安
  • 周延
  • 莊太量
  • 益行
  • 潘銘基
  • 沈言
  • 鄭明仁
  • 陳景祥
  • 郭一鳴
  • 蘇文傑
  • 潘文慧
  • 温愛詩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