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封圖圖片為1976年四角大學運動會(BIG)香港大學代表團部分團員
大學每兩年就參加一次 BIG——Biennial Intervarsity Games,比賽單位是香港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馬來亞大學和印尼大學。後來可能因為資源和時間,改為三年一次,成了 TIG——Triennial Intervarsity Games,更改之時,我剛巧仍在港大,所以兩者都參加了。可以想像,我第一次出國、乘飛機就是和大學同學一起出發的,多麼讓人興奮啊。第一次看見水上樂園,是在雅加達。記得男同學們從高高的滑梯溜下之後,人人用手按住屁股——原來比賽的泳褲料子單薄,都磨破了!我們女生馬上用毛巾圍住泳衣才往下滑,安然無恙。我還記得當時大學出了一件T-shirt,胸前大大地印上了一個 BIG(Biennial Intervarsity Games)字,男生女生人人一件,以此為榮,穿起來全無邪念。如今翻看舊照片,連呼哎喲不得了,如在今日穿此紅衣上街,必死無疑!
台灣參賽 間諜疑雲
參加過這些比賽,組團到台灣或大陸就沒有困難了。記得當時我已念研究院,泳術稍退,但還跟著學弟學妹們到處跑。那一次到廣州,天哪,泳池水是甘蔗汁模樣的(只是不甜,更帶著泥味),游泳時當然看不到池底,更遑論看見線道了。我們就在那賽道上「之」字式前進,輸得一塌糊塗。台灣呢,好多了,游泳池很亮也很藍,和香港的一樣。可惜,我玩得不開心,因為那兒有一個瘦瘦的警備總部傢伙,扮作接待我們的人。他竟然以為我是大陸間諜,一天到晚都跟著我。估計我有兩點使他懷疑——第一我會講普通話(原因是中文系老師有用普通話教學的),第二,他認為那時的我瘦瘦小小的,根本不像運動員(我的隊友可高大啦)。一天,他甚至走過來,用手掂掂我的臂膀,道:「你會游泳嗎,不像耶。」即使我在他面前參加比賽,他還是偏執地監視我。他壞極了,竟然還去找我的研究院台灣同學(他來港大讀牙科)查探我的底細,幸好同學是高級國民黨員,把他罵了個狗血淋頭。此等有趣事情,今日不會再有的了,謹此做個紀錄。
一大隊人在亞洲各處跑,當年就只有港大能提供這樣的機會,我想起來滿心感激。一旦在外,就再沒有利瑪竇和聖約翰或大學堂的仇口,只有同心同德的香港大學、甚至香港了。我很多好朋友,甚至我的伴郎、伴娘和丈夫,都來自泳隊。
港大最美麗的後花園
想起那一年,就無法不提提港大最美麗的後花園了。在我眼中,那就是「大學堂」(University Hal)和旁邊的薄扶林水塘了。U-Hall 原名杜格拉斯堡,1860年由蘇格蘭富商(Douglas Lapraik)出資興建。1894 年巴黎外方傳教於此成立「拿撒勒出版社」, 1953 年才由大學接管,現與本部大樓一樣,乃香港法定古蹟,她的外貌糅合了都鐸及哥德式建築的華麗風格,幾部香港電影都曾於此取景。很多人都知道U-Hall 有精美古雅的螺旋式金屬塑花樓梯,但曉得坐在大學堂的陽台上看大海、看南丫島和美不勝收的日落者,就只有那兒的宿生了。我和男朋友分手,就多得兩位 U-Hall 的兄弟照顧,看過那邊的美景。那一黃昏,南丫島剛遇上大山火,我們都很惋惜。不過,看著那一條火龍炎炎舞動,心想何時能夠永恆?胸懷得以擴大,我竟能忘記感情上的傷心事了。又有一回,我們從大學堂乘車去到中環,坐在卜公碼頭通頂喝汽水。第二天,回到大學堂來,冒著盛夏驕陽就往薄扶林水塘走。年輕時即使一夜未睡,我們還是有力從水塘走到扯旗山(太平山)頂,又走回來。那些年,薄扶林水塘到處都沒有欄杆,我們可以坐在塘邊胡謅,餵魚,捉魚,拋石頭。小水壩那邊最美,可以濯足閒聊,一坐半天。聽說 U-Hall 一年生經常被迫於黑夜裏量度繞塘大半周那小徑的長度,不得有誤。U-Hall 男孩擅長曲棍球,學長會教大家帶同球棍才出動,以免遇上蛇蟲鼠蟻或兇惡匪徒。
薄扶林水塘是港島最美的人工湖,水是半透明的帶藍碧綠,平滿無波,各種大樹垂頭自顧,根絮緩緩擺動,天空把最溫柔的光灌注於水中,看著就使人迷醉。從太平山頂往下看,眼前如同有人撥開漫山遍野的參天大樹,露出一片小小的蘊光碧玉。
有人說港大的後花園是藍瓦灰牆的古中國建築群柏立基學院(接待外賓的高級研究生宿舍,我在那兒住過一年),有人說是校長的「裝飾藝術派」府邸,你若問我,我一定會說是大學堂和薄扶林的波光雲影。
港大數年,一生記憶。正值母校百年,好想串起一些只屬於某個年代的發光碎片,免得記憶在回溯的過程中晃蕩難持。從正門走到後花園,從本部大樓那棵巨大的鳳凰木到薄扶林水邊的數朵小黃菊,我的眼睛撿回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具體細節,同時想起了與我一同年華老去的系中知心友、水隊好兄弟。願港大欣欣向榮,謙卑如新葉,矗立似高松。從1912向前看,70年代的我們沒為港大做過什麼;從2012往後回顧,港大送給我們的美事卻多不勝數。謹以此文獻給我所有的港大師長和好朋友,以及全部的學弟和學妹。
(薄扶林水塘插圖兩張:Flickr/Creative Commons/Martin Ng。封面圖片、家庭、本部大樓插圖: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