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商業 財經 共益企業(B Corps):21世紀最重要的社會創新?

共益企業(B Corps):21世紀最重要的社會創新?

為了不斷創造利潤,企業千方百計鼓勵及刺激消費,不惜扭曲消費者的需要及造成大量的浪費。企業無止境地消耗天然資源,造成難以挽回的環境破壞,經濟能否持續發展成為很大的問號。

謝家駒 作者: 謝家駒
2016-08-29
仁人之見

共益企業(B Corps):21世紀最重要的社會創新?

共益企業(B Corps):21世紀最重要的社會創新?

共益企業(B Corps):21世紀最重要的社會創新?
0
SHARES
988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社會創新有一個簡單的定義,就是通常包含三個條件:
 
一、針對一個特定社會問題;
 
二、 用創新的方法來解決或舒緩這個問題; 
 
三、可以不斷擴散以達致廣大效益;
 
何以說共益企業(BCorps)會是21世紀最偉大的社會創新?
 
所謂「社會問題」,有兩個不同層次的意義,狹義的社會問題(socialproblems)是指貧窮、失業、犯罪、居住環境、長者服務、醫療、教育、傷殘人士照顧等等……另一層次的社會問題(societal problems)是指關乎整個社會的深層問題,共益企業針對的是這類問題。
 
讓我們回顧一下人類社會過去100年的歷史。整個20世紀,最重要的 societal problem 是資本主義制度與社會主義制度孰優孰劣,兩大陣營展開了一場史無前例的競賽。 
 
隨着中國大陸自70年代起改革開放,經濟制度出現了根本的變化,經濟體系中資本主義成份超越了社會主義成份,再加上蘇聯在80年代後期出現解體,社會主義陣營宣告瓦解,資本主義制度一枝獨秀。
 
20世紀後期至今,世人普遍覺得資本主義制度是當前唯一選擇。事實上,時至今日, 我們仍未見到有任何比資本主義更佳的經濟制度,但這並不表示資本主義制度無懈可擊。踏入21世紀,資本主義制度也面臨前所未有之挑戰。不單是接二連三的金融危機大大打擊了人們對現有制度的信心,資本主義企業片面追求利潤,也製造了不少社會、經濟及環境生態的災難性問題。 
 
為了不斷創造利潤,企業千方百計鼓勵及刺激消費,不惜扭曲消費者的需要及造成大量的浪費。企業無止境地消耗天然資源,造成難以挽回的環境破壞,經濟能否持續發展成為很大的問號。
 
資本主義的分配制度也導致財富的兩極分化,貧富懸殊與日俱增,形成所謂1%與99%的對立,富裕國家與貧窮國家做成了極不平衡的發展。
 

核心問題:企業的性質

 
資本主義制度雖然備受批評,但相對而言,仍然是最可取的制度。不過, 明眼人都察覺得到這個制度必須與時並進,否則它內在的固有矛盾,將令到此制度不能持續下去。
 

如何能有效及徹底地改革這個制度?

 
在眾多深刻反思中,最備受關注的是資本主義制度下企業的性質。長期以來,經濟學家、管理學者、企業經營者、甚至一般人士都認為企業的目的就是為投資者謀取最大的利益。最經典的表述莫過於佛列民(Milton Friedman)1970年的一句名言:「企業獨一無二的社會責任就是在遊戲規則內增加利潤。」(“There is one and only on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business – to increase its profits so long as it stays within the rules of the game.”)
 
這似乎成為了毋容置疑的真理,大家奉之為金科玉律,神聖不可侵犯。企業經營者眼光全部聚焦在增加利潤這唯一責任上,管理層的報酬及待遇也與之直接掛鈎,企業的所作所為產生對社會或環境生態的影響都是極其次要的考慮。
 
近年來,資本主義世界的一個重要突破,就是出現了多種不同的倡議及運動,嘗試為企業的性質重新定義。這些倡議者背景各異,包括學術界、企業界、公益界等等。他們的共通點是認為企業不能只追求利潤,而是要同時兼顧社會上其他們持份者的利益.
 

資本主義的反思

 
哈佛大學管理學教授波特(Michael Porter)在<哈佛商業評論>中指出:「資本主義制度已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近年來,企業被視為是眾多社會、環境及經濟問題的罪魁禍首,並廣泛被認為是只顧自身謀利而忽視大眾的利益。企業在社會上的地位,已跌至低谷。解救的方法就是以「創造共享價值」(Creating Shared Value)為企業重新定義,即是說,企業在自身創造價值的過程中,必須同時着眼解決社會需要及挑戰。」
 
世界各地近年來出現了多個舉足輕重的運動,同樣認為企業不單要創造利潤,亦應該在創造利潤的過程中同時去解決一些社會或環境生態的問題,包括:
 
• 波特教授推廣的「創造共享價值」運動
• 蓋茨等發起的「創造性資本主義」(Creative Capitalism)
• 維珍集團主席布蘭臣推動的 B Team
• Whole Foods 行政總裁及其他商界領袖推廣的「識覺資本主義」(Conscious Capitalism)
• 環保專家發起的「自然資本主義」(Natural Capitalism)
• 基金經理出身的億萬富豪 Paul TudorJones 所倡議的「平等資本」學說(Just  Capital)
• 由 Lynn ForesterdeRothschild 等商界翹楚推動的 Coalition for Inclusive Capitalism
• 歐洲多國團體聯合推動的 Profit withPurpose 運動
• 學者倡議的「新資本主義宣言」(New CapitalistManifesto)
• 由 B Lab 所推動的共益企業(B Corp)運動等等
 

共益企業方興未艾

 
在云云眾多的運動中,我們認為 B Corporation (簡稱 B Corps,中文暫譯為 「共益企業」) 將會產生最大的能量及影響。
 
B 代表 Benefit,意即利益,這裏指的是共同利益。 
 
B Corps 基本上與一般的有限公司無異,同樣是牟利性企業。不同的地方是在公司章程中,明確列明公司會在創造利潤的過程中,運用市場的力量去解決社會或環境生態上的問題。即是說,公司的着眼點,並非單純是股東的利益,而是所有持份者的利益,所以稱之為共益企業。
 
你也許會問,是否真的有這樣的企業?
 
答案是:確實有,雖然數量上暫時不算多,但卻與日俱增。
 
共益企業的倡議者,不單在美國一個一個州推動 Benefit Corporation 的立法(至今已有333個州通過了有關法例)更設計了一個共益企業的認証制度,讓世界各地任何一個國家的企業都可以申請成為由美國 B Lab 認可的共益企業(Certified B Corp)。
 
自2007年首家認可的共益企業出現,目前全球已有來自50個國家,130個行業,一共1,854家經認可的共益企業,其中大約一本在北美洲,其餘分布在歐洲、南美洲、澳洲、新西蘭及亞洲等地,包括台灣(14家 )、香港(兩家)及內地(一家)。
 
推行共益企業的目的,主要是為兩方面重新作出定義:
 
一、企業的定義──不只為股東創造財富,而是同時為各方面的持份者創造利益。
 
二、企業成功的定義──企業之間的競爭,不再只是為了賺錢,而是為社會及環境生態作出最建設性的貢獻。
 
一言以敝之,共益企業的東主及領導層,相信企業可以,而且必須運用市場的力量,在創造利潤的同時,發揮力量去行善 ── Business as a Force for Good.
 

21世紀最重要的社會創新?

 
共益企業會否成為21世紀最重要的社會創新,現在便下判斷可能言之尚早。但參照文初提到社會創新的三大條件,最後一點特別意義重大。創設及推動共益企業與及執行認証的機構 B Lab 是由三位美國企業家及專業人士所創辦,總部亦設在美國,但整個認証制度已廣泛被世界各地不同企業及機構所接受及推許。
 
例如在英國,一向被認為是社會企業的先驅者,亦在十多年前修定公司法增加了 Community Interest Company 的公司法人地位,但共益企業認証制度出現之後,他們也響應並採納了這個制度。 2015年,首批60多家英國企業取得認証。
 
即使在大中華地區,台灣、香港與及中國大陸亦開始探討如何推廣共益企業的概念及廣泛地使用認証制度的可行性。2016年九月並在香港首次召開一個<兩岸四地共益企業前瞻論壇>。
 
凡此種種,都反影着不斷擴散的可能性。所以我們相信,共益企業絕對有機會成為21世紀最重要的社會創新。亦因如此,我們需要調動一切資源及力量,加倍努力推動這個運動的發展。
 
(封面圖片:Pixabay)

更多精采文章

  • 企業勇於改變 追求持續發展企業勇於改變 追求持續發展
  • 歐美企業的深刻反思與採索歐美企業的深刻反思與採索
  • 創業可以締造未來?創業可以締造未來?
  • 從香港看內地及香港社會企業的發展從香港看內地及香港社會企業的發展
  • 如何當社企的天使投資者如何當社企的天使投資者

0

謝家駒

曾任職香港南順集團及瑞安集團,1992年創辦謝家駒管理顧問公司。2000年退休後,全身投入推動社會企業發展,為香港社會創業論壇創會主席、黑暗中對話香港有限公司聯合創辦人、香港特區政府社會企業諮詢委員會委員。現為仁人學社的創辦人及首席導師。
View all posts

編輯精選

在位於科學園的盧煜明教授創科公司,盧教授(左)與筆者合照。(文灼峰攝)
文字因緣

盧煜明25年創科之路成就非凡

作者: 文灼非
2022-08-19
2019年非洲版《秋天的童話》。
懷念羅啟銳特輯

銀河裏才是你靈魂的徜徉地

作者: 編輯精選
2022-08-19
美國總統拜登5月訪日,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會面。(日本首相facebook圖片)
今天與時光隧道

美國建印太框架 數碼和印度食客

作者: 丁望
2022-08-19
習近平說,要堅定改革信心。(中國政府網圖片)
灼見報道

習近平出訪遼寧 考察東北企業創新情況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8-18
李克強強調,經濟大省需要進一步鞏固經濟恢復發展基礎,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亞新社)
灼見報道

李克強南下深圳視察 促六經濟大省勇挑大樑 強調堅定不移擴大開放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8-18

影片

  • 雷鼎鳴:北京制裁佩洛西家族發放什麼重要信息?美國為何一直誤判中國國情?
  • 黃錦輝教授:美國欲通過晶片法案趕盡殺絕 中國有何化解招數? 香港可發揮什麼作用?
  • 霍詠強:香港怎樣有效改變入境檢疫措施?中國如何調整防疫五大難題?
  • 蔣匡文:李家超為何不入住禮賓府?特首辦風水有什麼不足?新政府開局能否破舊立新?
  • 曾鈺成:明年還會有區議會選舉嗎?區議會是否已經完成歷史任務?
  • 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怎樣預防骨質疏鬆症?飲食有什麼宜忌?推介補肝腎、強筋骨中藥
  • 雷鼎鳴:美國如何塑造中國是挑釁者角色?佩洛西訪台中了疑兵之計?解放軍可隨時封鎖台灣
  • 霍詠強:中國軍演五大軍種亮劍如何震驚世界?中美軍事信任機制遭破壞將有什麼後果?
  • 許永權X李偉民:香港有多少洗黑錢的方法?風險無處不在 小市民如何自保?
  • 曾鈺成:講科學、講規劃,郊野公園界線怎麼不能重劃?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第二屆「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總決賽四強對壘 英華小學蟬聯冠軍第二屆「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總決賽四強對壘 英華小學蟬聯冠軍 本社編輯部
  • 菊部回眸六十秋,麗歌紅韻樂優悠──專訪粵樂曲藝名家楊麗紅菊部回眸六十秋,麗歌紅韻樂優悠──專訪粵樂曲藝名家楊麗紅 馮珍今
  • 不讓鬚眉仗劍行  還看幗嬈解國危不讓鬚眉仗劍行 還看幗嬈解國危 關品方
  • 港大宣布任命張文智教授出任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院長港大宣布任命張文智教授出任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院長 本社編輯部
  • 海外藍絲究竟有幾多?由許智峯澳洲被襲說起海外藍絲究竟有幾多?由許智峯澳洲被襲說起 馮應標
  • 蔣匡文:李家超為何不入住禮賓府?特首辦風水有什麼不足?新政府開局能否破舊立新?蔣匡文:李家超為何不入住禮賓府?特首辦風水有什麼不足?新政府開局能否破舊立新? 本社編輯部
  • 西方只有接受更廣闊的世界才有路行西方只有接受更廣闊的世界才有路行 張建雄
  • 指月之指指月之指 常霖法師
  • 香港學界如何把「返大陸」變成歷史名詞?香港學界如何把「返大陸」變成歷史名詞? 陳奕偉
  • 工作永遠派給最忙的人工作永遠派給最忙的人 潘燊昌
  • 一位葉問詠春傳人一位葉問詠春傳人 陳家偉
  • 金庸人物生命的追求──郭靖的迷惘和愛情追逐者金庸人物生命的追求──郭靖的迷惘和愛情追逐者 楊興安
  • 梁錦松:幫助孩子獲得幸福人生    所羅門教育推出「Project M² 暑期領袖計劃」梁錦松:幫助孩子獲得幸福人生 所羅門教育推出「Project M² 暑期領袖計劃」 本社編輯部
  • 衛奕信:英國人眼中的香港前途衛奕信:英國人眼中的香港前途 編輯精選
  • 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怎樣預防骨質疏鬆症?飲食有什麼宜忌?推介補肝腎、強筋骨中藥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怎樣預防骨質疏鬆症?飲食有什麼宜忌?推介補肝腎、強筋骨中藥 本社編輯部
  • 北京發布台灣問題白皮書的政治意涵北京發布台灣問題白皮書的政治意涵 盧兆興
  • 中大與國際團隊領導肺癌研究發現:新標靶藥Lorlatinib有助改善無惡化存活期及減慢腦轉移中大與國際團隊領導肺癌研究發現:新標靶藥Lorlatinib有助改善無惡化存活期及減慢腦轉移 本社編輯部
  • 飛鏢遊戲與中國文化飛鏢遊戲與中國文化 陳家偉
  • 毛俊輝從心而發的戲劇人生毛俊輝從心而發的戲劇人生 張灼祥
  • 蔡若蓮:從小欣賞經典作品  培養文化素養及品德情意蔡若蓮:從小欣賞經典作品 培養文化素養及品德情意 編輯精選

推薦作家

  • 彭智華
  • 張建雄
  • 艾雲豪
  • 何漢權
  • 張灼祥
  • 陳鳳翔
  • 施永青
  • 紀治興
  • 管仲連
  • 丁望
  • 翁美茵
  • 譚嘉明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