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香港貨櫃碼頭業最近因吞吐量持續下跌,鄰近地區港口帶來的激烈競爭,以及中美貿易戰成為城中熱話焦點。有見及此,灼見名家特設「貨櫃碼頭前景」系列,邀請專家學者撰文,一同深入剖析貨櫃碼頭的現狀、挑戰及前景,並提出應對方案。
香港自開埠以來,憑藉貨運推動經濟蓬勃發展,令產業多元化。內地沿海城市參考香港的經驗,也推行「以港興市」的發展策略;早年發展的有深圳、上海,近年冒起頭來的亦有青島、連雲港,這些地方都利用其港口及相關配套項目,支撐城市發展的產業能力。
面對前所未有困境
港口發展對促進本地經濟及就業,至關重要。特區政府統計顯示,港口帶動本地直接經濟收益達290億港元,直接帶來8萬多個就業機會;港口業帶動整個港口服務產業群的發展,估計有另外20多萬人從事相關行業以維持生計。
然而,香港貨櫃碼頭業現正面對前所未有的困境;本港貨運吞吐量過去10年下降了13.5%,是鄰近地區中唯一錄得貨運吞吐量負增長的港口,其2017年全球排名僅僅保持第5名,但今年中已下滑至第7位,被廣州與南韓釜山趕上。再加上全球船公司整合成航運聯盟,以及中美爆發貿易戰,為本港港口業帶來極不穩定的因素,進一步打擊貨櫃碼頭的前景。
令情況雪上加霜的是,香港貨櫃碼頭面對鄰近地區港口非常進取的競爭,早前廣州市政府發表《建設廣州國際航運中心3年行動計劃》,力爭到2020年達致「廣州在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航運樞紐建設中,發揮引領作用」的目標;另一方面,廣州南沙港更為在南沙設立總部或區域總部,或開通國際航線的企業,提供現金補貼。
應對區域性競爭及貨運吞吐量持續下跌的問題,我們必須有新思維,制訂針對性措施,迎接挑戰。當「共享經濟」已成營商大趨勢,本地銀行業也進行協作,推動金融區塊鏈發展的時候,港口業界亦應跳出框框,思考「共享經濟」所帶來的可能性和機遇。
恒生管理學院全球供應鏈政策研究所最近一項關於葵青貨櫃碼頭運作的研究顯示,本港貨櫃碼頭營運商如採取「共享經濟」模式,分享如泊位、吊機和貨櫃堆場等設施,定必能改善整個貨櫃碼頭的效率和競爭力,大大提升應對鄰近港口在政策上的優惠所帶來的挑戰。
目前,葵青港合共有5家公司,營運9個貨櫃碼頭,各自按其與船公司的合約,安排貨船靠泊,但因着航運聯盟的整合,甲船公司的貨箱可能需要在香港轉上屬同一聯盟成員的乙船公司的貨輪,若兩間船公司靠泊不同碼頭,便產生大量碼頭與碼頭之間的貨箱運輸(行內統稱ITT,即Inter-Terminal Transfers)。
研究建議,若按照現時全球船公司組成的3個航運聯盟,把葵青貨櫃碼頭分成3個區域,每一個區域專屬停泊和裝卸屬其中1個全球航運聯盟成員的船隻。這樣的話,同一航運聯盟成員的貨輪之間貨箱轉運,可直接在同一個貨櫃碼頭區域內進行起卸,減省不必要的ITT運輸。
營運商應善用資源
現時,葵青貨櫃碼頭每年有近60萬ITT來回次數。高次數的ITT,意味額外的貨櫃箱處理時間及工序,也對附近路面造成負荷,航運公司亦須承擔大筆ITT運輸費用,對香港港口的競爭力構成影響。
研究顯示,透過實施分區協作模式之後,碼頭操作效率會有所提升,估計每年可節省近30萬次來回不同碼頭的ITT運輸次數,更有助改善該區的空氣質素。預計船公司每年可節省高達8800萬港元ITT運輸費用,由於貨箱運轉效率提升,每艘貨輪的平均等候時間可減少近1小時。
要令協作取得成功,碼頭營運商毋須作任何基建投資,只需各碼頭營運商之間願意進行協作,互相分享其客戶貨輪的航班到達時間和下一個目的地,便可執行研究所提出的建議。透過共享設施,貨櫃碼頭營運商可通過「共享經濟」理念,善用資源,提升營運效率,降低操作成本,加強香港貨櫃碼頭在區內的整體競爭力,令香港港口在大灣區港口布局中,繼續發揮其高效及提供高增值服務的角色。
請按本連結,下載由恒生管理學院全球供應鏈政策研究所在2018年8月所發表的〈港口協作模式──共享設施締造優勢〉(Collaboration at the Hong Kong Port – Benefits from Facility Sharing)研究報告。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貨櫃碼頭前景系列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