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從未放棄要去槓桿,單以央企為例,當局很早前就規定,到明年整體負債比率平均要下降至少兩個百分點。而截至今年初的數字顯示,央企負債比率平均為64%左右,較年幾前大約下降了一個百分點左右。
既要改革又要去槓桿,在業務呈現不確定期間減債,早幾年已有很多報道提及,發行永續債已成為內地企業減債捷徑。以2018年為例,內地非金融機構發行永續債近6000億元人民幣,按年多五成以上,而至今內地企業的永續債餘額,就有約1.8萬億元人民幣左右,大部分是由央企發行。
永續債的利率平均較一般債券高最少1厘或以上,雖然是永續性質,但發行機構多數會在3年至5年後贖回全數。否則的話,利率就要再重新計算,往往要再加多幾厘。
對於企業而言,發行永續債的誘因,在於以稍高一點的成本,令負債比率下降得較實際預期為多,主因是永續債在會計準則上,會被當作股本而並非當作債務計算。
新規為加強監管
內地財政部今年1月底就頒下新規,要求永續債要改為以債務工具入帳,但新規沒有說明已發行的相關工具,會否都一併當作債務工具處理。外界自然會問,在新規之下,會否令到永續債發行減慢,答案當然相反。
因為,另一邊廂,中國人民銀行及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銀保監)當局,卻正在鼓勵銀行多發永續債補充資本。
從規例一邊收緊、一邊鼓勵去推敲,內地當局或多或少是旨在減少一些檔次較低的地方政府,或者是央企平台濫發永續債情況,令市場集中於內銀的永續債發行,尤其是內銀永續債持有人,更可以獲得更大方便,換取央行票據作為流動資金填補工具。
老實說,相比內地企業的去槓桿、以股本或債券融資減債,內銀自上市以來都不斷要增資擴本,實在會令市場有點混亂。
還記得多年前,內銀曾經出現過一次供股潮、之後又發過優先股、以及很多很多的工具,這是內銀問題、抑或是監管要求的問題,似乎近期是後者影響比較大。
內銀截至去年底的整體資本充足比率有14.02%,按年多了半個百分點,整體而言談不上差勁。
無疑,潛在不良貸款上升,以及壞帳問題都會消耗銀行資本,對一直懷疑內銀的國際投資者,持續存在一定戒心。
但調轉看,即使是本港很多資本比率高的銀行,也時常發行債務工具以補充資本,說穿了就是監管要求、以及巴塞爾委員會時常將資本計算,及劃分調整所引致。
或者公平一點,對內銀以至很多國際金融股而言,近10年是被監管要求累了大事。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