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文化 兒童文學兩代情──周蜜蜜訪談記

兒童文學兩代情──周蜜蜜訪談記

周蜜蜜受何紫的鼓勵下,在香港開始創作兒童文學。大概1984年開始在《文匯報》連載童話故事,後來交何紫結集出版,書名叫《神面小公主》,此書成為周氏首本長篇兒童文學著作。

編輯精選 作者: 編輯精選
2022-07-02
訪談錄

訪問/整理:何紫薇、沈舒 圖片:作者提供

標籤: 何紫薇兒童文學周蜜蜜山邊社愛國思想文匯報文革新兒童雜誌沈舒灼見原創灼見獨家陽光之家黃慶雲
周蜜蜜女士受訪當日攝。
周蜜蜜女士受訪當日攝。
0
SHARES
203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周蜜蜜,又名周密密。1953年出生,原籍廣西羅城,1979年來港定居。曾任電台及電視編劇、報刊編輯、雜誌執行總編輯、出版社副總編輯。1980年開始業餘寫作,至今已出版100多本著作,兒童文學作品有《神面小公主》、《兒童院的孩子》、《杜鵑花開了》、《尋龍探險記》、《跳跳和妙妙》、《愛你!愛你!綠寶貝》等,散文集有《蜜語》、《留英風情畫》、《雲影浪跡集》等,小說集有《蜜蜜小說選》、《世紀末雙城記》、《飛越情空》等,學術編著有《香江兒夢話百年──香港兒童文學探源》(上、下冊)。曾獲市政局中文兒童讀物創作獎、青年文學獎、香港80年代最佳兒童故事獎、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兒童文學組)、中國張天翼童話獎、中國冰心兒童圖書獎等。曾任香港兒童文藝協會副會長,現為兒童文學藝術聯會會長、香港作家聯會副會長、香港藝術發展局文學委員會評審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等。本訪問稿經周蜜蜜女士審閱定稿。

訪問日期:2020年9月29日(星期二)
蜜:周蜜蜜;何:何紫薇;沈:沈舒

父母薰陶引起寫作興趣

何:蜜蜜女士是如何開始寫作的?你的父親周鋼鳴和母親黃慶雲同是作家,請談談父母對你從事寫作的影響。

蜜:我是由喜歡聽故事開始的,小時候母親在廣州電台講故事,我每天都會透過收音機廣播聽她說故事,那時候我只有一、兩歲。後來,母親給我看許多圖書和雜誌,包括她主編的《新兒童》半月刊,以及國內作家如秦牧、鷗外鷗的作品等。50年代,中國的文學藝術氛圍深受蘇聯影響,我母親在電台亦會講《一朵小紅花》、《七色花》一類的蘇聯童話,記得我小時候常跟父母去看芭蕾舞表演,蘇聯最著名的舞蹈員烏蘭諾娃也曾來演出。那時父親任國內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我經常有機會現場欣賞各類文藝表演,當時我看不懂的京劇、粵劇如梅蘭芳、紅線女的演出也看過。

何:看來蜜蜜女士自小受父母的文化薰陶,影響你後來對文學寫作的興趣。

蜜:是的,但有一段時間我們沒有書看,那就是文化大革命時期。我讀小學六年級時,父母被指定要進到幹校,家中沒有大人,連傭人也走了,剩下我們四兄弟姊妹。後來我的外公黃子由來照顧我們,他是從事文史研究的,在廣州越秀山鎮海樓(即五層樓博物館)工作,專門收購古董,他曾經留學日本,並且懂英文,翻譯過很多書。我自小家裏藏書豐富,書房及其他地方都布滿書,但文革期間,我家的書櫃全部被封,我們被禁止取入面的書,有一次我弟弟周樂樂從書櫃中偷了一本《伊索寓言》來看,被人發現後告發到幹校給我父母,結果弟弟被當成罪犯要受罰。我受到此事觸發,文革後期大概是1976年,我創作了第一篇童話發表在《少年報》,題為〈一本書的遭遇〉,故事講述一本原擁有許多讀者的書,被人囚禁在書櫃內,歷經波折後才得解禁,與讀者重遇。

回想文革的日子,我當上知青,被分配到廣州市郊區,少年人要自己興建學校,打泥磚、砍大樹,每天辛苦勞動。想起來是寫作救了我,因為我懂得寫,不久被派去編寫教科書,我編完還要講課,有多間學校的師生來觀課。那時我只有15歲。後來,有的學校領導想留我任教師,但我父母當時被視為走資派黑作家,成分不好,未能通過駐校工人宣傳隊和解放軍宣傳隊的政治審查,因而不許我留在學校教書,要我到廣州市郊的農場,幫手割草餵牛和擠牛奶。我到農場翌日,場長知道我懂得寫作,請我做他的寫手,1971至1975年間,我幫場長寫報告、寫總結,還有負責廣播站的工作,做採訪、撰稿和播音員,又兼做電影放映員,總共做了5年,直至我父母從幹校返回廣州,我才能回到廣州市區的家裏。文革結束後,我進到廣東的作家學習班,開始文學創作,文章發表在《廣州文藝》、《廣州日報》副刊、《少年報》等。

左起:何紫、周蜜蜜、黃慶雲,攝於1986年7月6日香港。

黃慶雲與何紫的交情

何:父親何紫童年時是黃慶雲(雲姊姊)的忠實讀者,長大後有機會親身認識雲姊姊,請蜜蜜女士談談何紫與令堂黃慶雲相識的經過,並憶述你們第一次會面時的印象。[1]

蜜:1978年,我有機會跟母親參加一個作家交流會,是由廣東作家協會主辦,在廣州沙面賓館舉行,全國各地許多作家也來了,記憶中有賈平凹丶王安憶、程乃珊等等。香港作家有何紫、何達、吳其敏、吳羊璧、陶然、潘耀明、黃河浪等等。有些香港作家還趁這次機會,採訪當時文革結束後釋放出來的中國作家,記得到過我母親家訪問的有何紫、何達、潘耀明等,印象最深的,是何紫一進門便高呼「《新兒童》萬歲!」然後聽他說小時候如何愛讀《新兒童》雜誌,我當場很驚訝,一個香港作家竟對我母親昔日主編的刊物如此著迷。

那是第一次見何紫,他很熱情,與我母親一見如故,談得很投契,我雖是後輩,跟何紫亦沒有隔膜,所以我1979年移居香港後,自然很快便再聯繫他。

沈:何紫曾對蜜蜜女士說想在香港為《新兒童》雜誌復刊,後來沒有成事,他卻創辦了山邊社。[2] 蜜蜜女士知道未能成事的原因嗎?

蜜:1980年,我在香港產下孩子,休息過後,打算恢復工作,與何紫傾談間,他表達一直想在香港復辦《新兒童》的念頭,當時他談得興起,說趁我已來香港不如立即行事,還提議即刻打電話到廣州,問我母親的意見,我母親回應說:「先不要急,辦《新兒童》復刊不是那麼容易的,《新兒童》歷史久遠,新讀者對它的反應難預料,你倒不如辦一間兒童書出版社更好。」結果,何紫接受了雲姊姊的意見,1981年成立山邊社。

何:何紫認識雲姊姊後,將自己寫的幾本兒童小說送給她,後來雲姊姊把它介紹給國內的出版社,據蜜蜜女士所知,雲姊姊在扶掖何紫上提供過什麼幫助?你認為雲姊姊對何紫的兒童文學事業有哪些影響?

蜜:母親接過何紫送給她的兒童小說後,真的把它讀完,母親很欣賞,還把它介紹到中國大陸出版,[3] 據知後來決定出版的有四川少兒出版社、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和廣東人民出版社。母親又介紹了一些大陸作家給何紫認識,包括冰心、陳伯吹、任溶溶、張秋生等。我母親很早已認識冰心,她年輕讀中山大學時,擔任學生代表,曾接待冰心到她學校演講。母親跟陳伯吹則是老朋友,陳伯吹為香港《文匯報》的兒童周刊、綠島出版社寫的稿,往往會請我幫他發稿到香港,然後請我幫他用稿費在香港買水晶小擺設,後來,陳伯吹用稿費設立了一個「陳伯吹兒童文學園丁獎」,1981年第一屆得獎人是我母親,記得母親領獎時,笑嘻嘻地對陳伯吹說:「不好意思,我得獎了。」情景很有趣。

之後,何紫與國內不少兒童文學作家和出版社有密切的合作交流,母親很鼓勵何紫做兒童書出版,她認為香港缺少專門出版兒童文學的出版社,覺得辦童書出版社比辦兒童雜誌的影響力大得多。何紫的山邊社辦得很成功,我母親亦有著作和翻譯作品交何紫出版,後來母親於1989年退休來港定居,更常與何紫見面。

何:我知道父親曾出版雲姊姊的散文及兒歌精選集《歌聲滿路》,入面還附錄了一篇何紫對《新兒童》半月刊感思的文章。[4] 他亦曾出版雲姊姊編譯的兩本書《天鵝之歌》和《溫妮啤啤》。[5]

黃慶雲《歌聲滿路》,1982年11月初版。

開始為兒童寫作的機遇

沈:蜜蜜女士比雲姊姊更早來港定居,請問你來港後從事什麼工作?如何開始為兒童寫作?

蜜:我在1979年隨夫羅海星移居香港。1980年,經一位曾進廣東作協寫作班、之後來港進麗的電視(後改名亞洲電視)任編劇叫黃啟基的朋友介紹下,認識他的主管梁立人,我把我的文章給梁立人看後,他便收我入編劇組工作,我剛進去時每月只有600元底薪,後來兼顧的節目愈來愈多,收入增至每月7000多元。最初我擔任兒童節目《醒目仔時間》的編劇,每集內容都要扣緊校園主題,後來兼做青年人節目《貓頭鷹時間》,又做《下午茶時間》等婦女節目,還做過一個介紹香港製造業的節目名為《香港製造》。我負責資料搜集和編寫劇本,記得有一集採訪不同方式的豆腐製作過程。這份工作令我眼界大開,讓我很快了解到香港的情況。幾年後,因我的丈夫派駐大陸工作,我留在香港,不想繼續電視台那日夜顛倒的工作生涯,1984年我轉職到《文匯報》任副刊編輯,負責「淑女版」和「兒童周刊版」,直至1987年為止。

80年代,我一直從事業餘寫作,早期為新雅文化改寫童話名著,兼任錄音帶故事旁述,也為香港電台播音劇節目《小朋友時間》編寫劇本,我還透過何紫認識了導演單慧珠,有機會編兒童電視劇《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這些工作都比較零碎。此外,何紫曾經請我為「山邊少年叢書」編寫兩本書,第一本叫《妙文妙韻集》,[6] 是關於語文趣談的小故事;第二本是《香港掌故集》[7] ,我收集和整理一些香港掌故,然後構想一位退休歷史教師帶領學生遊香港,邊走邊說舊日故事,這明確地寫給少年人讀,比起一般掌故書籍更有趣味,是何紫出的主意,這書出版後很暢銷,賣出十多版。

何:據爸爸在《陽光之家》所述,香港當時很少專門給少年人讀的書,於是他主編這套「山邊少年叢書」,借鑑過去國內開明書店出版的「開明少年叢書」[8] ,力求以少年人易於吸收的文字筆法書寫, 並配上有風格的插圖,內容從趣味中引出教育意義,受到學界歡迎,其中如《感人故事集》等多冊被幾家學校選入開課書單,成為課外必讀書,這系列叢書總共出版了32冊。

蜜蜜女士當時除了幫何紫編寫圖書外,還創作了兩本兒童文學交山邊社出版,可否分享當中的過程點滴?

蜜:我受何紫的鼓勵下,在香港開始創作兒童文學,大概1984年,我撰寫童話故事連載發表於《文匯報》「兒童周刊」版,文章後來交何紫結集出版,書名叫《神面小公主》[9] ,這是一本長篇童話故事,內容有關代溝問題,當時我有感都市人愈來愈冷漠,家庭成員關係產生了許多問題,但小朋友是很需要親情滋養的,於是我構思故事裏有一位神面小公主,凡經她親吻面頰的人都變得有活力。我剛開始寫這個故事時,給何紫看,他讀後很感興趣,鼓勵我繼續寫下去,此書成為我首本長篇兒童文學著作。

另一本山邊社為我出版的長篇《兒童院的孩子》[10], 亦曾經在報章連載,但我已忘記是哪份報章。故事內容關於問題家庭的兒童,由於故事寫實,影響力較第一本大,香港電台曾邀請我到真實的「兒童之家」拍攝節目介紹這本書。最鼓舞的,是這書於1989年獲得「香港80年代最佳兒童故事獎」之後,何紫提名此書參加1991年第一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兒童文學組),結果得了獎。遺憾的是,何紫在未得悉評獎結果時,已因病去世。我很感激何紫先生幫我出版了這書,並為此書撰序。我開始文學創作時,本不打算專門寫兒童文學的,因我也寫成人文學,但當我得到這個文學獎後,我更堅定地多寫兒童文學作品。何紫策劃出版的書往往很成功,他具專業眼光,對出版工作充滿熱情,若他仍健在一定會繼續出版更多好書。

周蜜蜜《兒童院的孩子》,1989年5月初版。《兒童院的孩子》,2012年7月新版。

《陽光之家》

何:父親除了出版圖書,1986年2月更創辦校園文藝月刊《陽光之家》,蜜蜜女士亦有參與支持,你對何紫當時辦這份雜誌有何回憶?何紫有徵詢雲姊姊的意見嗎?

蜜:那時我很驚訝你爸爸可以做這麼多事情,他出書的工作已很忙,還能辦雜誌,真是魄力過人,我為表支持,即使我不在香港也為《陽光之家》寫稿。那年代入學校的報刊很少, 何紫能與學校有緊密聯繫,把《陽光之家》送到學生手中,是很難得的。

我母親有讀每期的《陽光之家》,是何紫寄送給她的。母親讚許何紫出版此期刊,認同這是聯繫校園讀者的好方法,因我母親也很重視與讀者的溝通聯繫,她以前主編《新兒童》時,設立學校通訊員,為不少學生培養了寫作興趣,譬如有位小讀者叫韋基舜,他很喜歡《新兒童》,是《新兒童》的通訊員,長大後亦喜歡寫作,時至今日,我每逢見到韋基舜,他都會提起當年與我母親交往的點滴。

何:我想父親是受到雲姊姊的啟發,他很重視與讀者的互動交流,所以他組織《陽光之家》學生編輯,邀請同學們投稿,又舉辦讀者活動。何紫並且重視編輯同行的交流,《陽光之家》曾主辦兒童書刊編輯聚會,於1986年11月8日,主題是「怎樣編好少年兒童書刊?」[11] ,那次蜜蜜女士也有參與,你對於這次聚會有什麼回憶?

蜜:何紫對於辦兒童書刊很認真和專業,他召開這個座談會,請來上海、廣東和香港三地的兒童書刊編輯和寫作人,讓大家一起交流經驗和心得。那時我任職《文匯報》「兒童周刊」版編輯,也獲邀出席,與會者還有來自上海的《兒童時代》副主編張錫昌、作家任溶溶,廣東的有《少年文藝報》副主編關夕芝、《少年文藝報》美術編輯張林嬰、《少男少女》雜誌編輯劉小玲,還有數位來自香港《突破少年》、《紅蘋果》、《小朋友畫報》等雜誌的編輯。

1986年11月8日《陽光之家》舉辦「兒童書刊編輯座談會」。後排左起:阮海棠、阿濃、(不詳)、張錫昌、陳文威、孫重貴、任溶溶、何紫、徐惠儀、(不詳);前排左起:何良懋、周蜜蜜、(不詳)、張林嬰、劉小玲、(不詳)。

沈:從內容上來說,蜜蜜女士認為《陽光之家》與同期的香港青少年讀物有什麼不同之處?

蜜:我覺得《陽光之家》的文學性比較強,何紫邀請了許多名家為《陽光之家》撰稿,例如阿濃、陳耀南、胡燕青等等,何紫本人也寫很多,這方面對比其他青少年刊物,《陽光之家》的確有其優勢。

何:蜜蜜女士也曾為《陽光之家》寫過兩篇文章,其中一篇〈從香港到英倫〉是你寄自英國曼徹斯特[12] ,與讀者分享你途中的見聞。請談談你寫此文的緣起。

蜜:1987年春天,我放下工作,往英國修讀一個短期電影課程,同時藉此開拓眼界,並利用課餘寫作。何紫鼓勵我寫些留學見聞回來,於是我寫下對曼城、牛津和劍橋等地的印象,連同一些風景照片,寄給何紫刊登。8個月後,我修畢課程回港後,將留英期間的經歷寫成了一本叫《留英風情畫》的書[13]。

何:蜜蜜女士的另一篇文章,連載刊登在兩期的《陽光之家》內,題為〈法國大革命成功二百周年前夕訪巴黎〉[14] ,可否分享寫此文的緣起?

蜜:1989年6月,我們一班專欄作家參加了一次東西歐之旅,同行的有李默、楊莉君、黎海寧、黃綺雯等,此行由《文匯報》「百花周刊」組織,我們還自費去多幾個地方遊覽,全程歷時兩個月,參觀過法國、羅馬、瑞士、英國、奧地利,以及東歐的布達佩斯、布拉格等,親睹當時東、西歐兩地之不同,記得旅程後不久便發生東歐解體的歷史事件。我們到訪巴黎時,當地正舉行一系列慶祝法國大革命成功200周年的活動,於是我便寫下所見所聞,發表在《陽光之家》。後來,我還寫了一本記述此次旅程的書,名叫《雲影浪跡集》[15]。

回想那時期我的工作忙碌,沒有固定為《陽光之家》供稿,反而出國了,才有時間寫作,我兩次投稿到《陽光之家》,並後來衍生寫成的兩本書,都要多得何紫催生而成。

何紫在香港兒童文學歷史中的地位和貢獻

沈:何紫曾任香港作家聯誼會(作聯)副會長,蜜蜜女士認為何紫任內作出了哪些貢獻 ?

蜜:何紫是作聯1988年創會時的領導者之一,擔任首屆副會長,1990年何紫和我同被推選為第二屆理事會成員,何紫續任副會長。當時作聯會員中創作兒童文學的除了何紫和我外,還有金依、東瑞、宋詒瑞、劉素儀等。作聯理事會組織了各地作家交流、名家講座、學術研討會等活動,譬如1990年9月29日作聯與香港公共圖書館合辦「文學月會」,專題講授「兒童文學」,那次由母親黃慶雲和何紫主講。此外,何紫擔任了中港兩地文學交流的重要聯絡人,並為不少作聯會員出版著作,促進創作與交流,何紫曾經帶領的訪問團包括1988年11月訪問桂林、1989年9月訪問澳門筆會等,赴澳門訪問的那次我也有參加。我認為作聯當時還發揮了一個作用,就是為會員謀福利,有些作家生活比較困難、晚年比較淒慘,特別是當他們沒有收入時,作聯這團體可讓他們有所依靠。

香港作家聯誼會第一屆第三次會員大會,攝於1990年3月18日。後排左起:周蜜蜜、何紫、潘耀明、陳浩泉、吳羊璧、陶然;前排左起:羅琅、何達、曾敏之、羅忼烈、夏婕、金依。

何:蜜蜜女士對香港兒童文學發展歷史素有研究,曾編寫《香江兒夢話百年──香港兒童文學探源》[16] ,你如何評價何紫在香港兒童文學歷史中的地位和貢獻?

蜜:我認為何紫對香港兒童文學發展有開拓性作用,無論在創作和出版方面都很大貢獻,他的兒童文學工作由60年代初開始,直至90年代初他離開,30年來從沒停止過,非常勤奮。何紫自己創作,也出版別人的創作,在出版方面留下許多重要作品。何紫是香港本土兒童文學作家的佼佼者,作品呈現的生活和語言,甚具本土特色,無論是他寫自己成長的散文,或是創作兒童小說,內容都與香港歷史有密切關係,例如香港淪陷、戰後香港、香港經濟起飛等,均展示出獨特的歷史原貌。

此外,何紫很注重交流,在文學界起了促進作用,他同時鼓勵兒童文學後進,並參與策劃一些兒童文學創作獎,包括香港兒童文藝協會舉辦的兒童小說創作獎、童詩創作獎、環保故事創作獎等。何紫重視寫作人才的培養,積極發掘新人,他對此富敏感度,一看到人才便加以鼓勵和培養,幫他出書,儼如一位伯樂。

何:父親何紫曾在報章專欄撰寫一篇題為〈羅海星的童年〉的文章[17] ,回憶1960年自己初為人師,任教小三常識課,蜜蜜女士的丈夫羅海星當時是何紫的學生。你丈夫曾跟你提及求學時期對何紫的印象嗎?

蜜:海星對何紫當教師時的印象很深,他當時就讀培僑中學(小學部),而何紫於培僑中學畢業後即回母校任教,海星覺得這位何紫老師很愛國,經常鼓勵學生到大陸探訪,又時常向學生分享他對大陸的觀感。海星由小學到中學畢業都在培僑讀書,他很喜歡這間學校,對母校感情深厚。培僑是一間左派學校,重視愛國主義教育,海星中學畢業後,選擇到國內升讀大學,這可能是受到何紫等老師的鼓勵和影響,當然家庭影響亦有關係,海星五兄弟姊妹都是讀培僑的。

何:原來我父親年青任教師時,已將愛國思想灌輸給學生,他後來更透過寫作和出版表達他的愛國情懷了。

註:

[1] 黃慶雲〈何紫印象〉,《香江文壇》總第9期,2002年9月號,頁74-77。
[2] 周蜜蜜〈永不泯滅的童心──懷念敬愛的何紫先生 〉,《香江文壇》總第21期,2003年9月號,頁14-15。
[3] 黃慶雲〈我讀何紫的兒童小說〉,《香江文壇》總第21期,2003年9月號,頁4-6。
[4] 黃慶雲《歌聲滿路》。香港:山邊社,1982年11月。
[5] 黃慶雲譯《天鵝之歌》,香港:山邊社,1983年。黃慶雲譯《溫妮啤啤》,香港:山邊社,1986年。
[6] 周蜜編寫《妙文妙韻集》山邊少年叢書。香港:山邊社,1982年6月。
[7] 周蜜編寫《香港掌故集》山邊少年叢書。香港:山邊社,1984年2月。
[8] 何紫〈新書出版問與答〉,《陽光之家》第22期(1987年12月1日),版2。
[9] 周蜜蜜《神面小公主》。香港:山邊社,1987年5月。
[10] 周蜜蜜《兒童院的孩子》。香港:山邊社,1989年5月。
[11] 何紫〈他們怎樣編好少年兒童書刊?〉,《陽光之家》第12期(1987年2月1日),版3。
[12] 周蜜蜜〈從香港到英倫〉,《陽光之家》第19期(1987年9月1日),版3。
[13] 周蜜蜜《留英風情畫》。香港:現代教育研究社,1989年。
[14] 周蜜蜜〈法國大革命成功二百周年前夕訪巴黎〉,《陽光之家》第44及45期(1989年10月及11月),版3。
[15] 周蜜蜜《雲影浪跡集:東西方紀遊》。香港:新亞洲,1990年。
[16] 周蜜蜜主編《香江兒夢話百年──香港兒童文學探源(六十至九十年代)》。香港:明報出版社,1996年12月。
[17] 何紫〈羅海星的童年〉,《快報》副刊專欄「猛然集」,1991年9月11日。

更多精采文章

  • 專訪嚴吳嬋霞:兒童文學情不渝專訪嚴吳嬋霞:兒童文學情不渝
  • 嶺南兒歌與兒童文學嶺南兒歌與兒童文學
  • 專訪嚴吳嬋霞:兒童文學同路人專訪嚴吳嬋霞:兒童文學同路人
  • 我寫故我在──母親與我我寫故我在──母親與我
  • 懷念戴天先生懷念戴天先生

0
  • 渙之賭唱
  • 礦山記憶:鐵,不一般的故事
  • 鄭明仁憶劉公

編輯精選

View all posts
標籤: 何紫薇兒童文學周蜜蜜山邊社愛國思想文匯報文革新兒童雜誌沈舒灼見原創灼見獨家陽光之家黃慶雲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在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問台灣後,中國隨即發布台灣問題白皮書寓意何在?(亞新社)
大中華視野

北京發布台灣問題白皮書的政治意涵

作者: 盧兆興
2022-08-15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灼見名家董事會主席潘燊昌博士、灼見名家社長兼行政總裁文灼非先生、何文匯教授、潘銘基教授、蔡元豐教授、陳瑞端教授及一眾嘉賓與參賽同學合照。
腹有詩書

第二屆「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總決賽四強對壘 英華小學蟬聯冠軍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8-13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在致辭時表示,讀書更能讓我們從別人的經驗中,提煉智慧,領悟人生的道理。(文灼峰攝)
灼見教育

蔡若蓮:從小欣賞經典作品 培養文化素養及品德情意

作者: 編輯精選
2022-08-13
8月2日晚,佩洛西抵達台北松山機場。(佩洛西Facebook圖片)
今天與時光隧道

圍而不戰困台島 懲罰佩洛西訪台

作者: 丁望
2022-08-12
白皮書指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方針。(Shutterstock)
國際觀

國台辦發表台灣問題白皮書   重申一國兩制 和平統一仍是首選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8-11

影片

  • 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怎樣預防骨質疏鬆症?飲食有什麼宜忌?推介補肝腎、強筋骨中藥
  • 雷鼎鳴:美國如何塑造中國是挑釁者角色?佩洛西訪台中了疑兵之計?解放軍可隨時封鎖台灣
  • 霍詠強:中國軍演五大軍種亮劍如何震驚世界?中美軍事信任機制遭破壞將有什麼後果?
  • 許永權X李偉民:香港有多少洗黑錢的方法?風險無處不在 小市民如何自保?
  • 曾鈺成:講科學、講規劃,郊野公園界線怎麼不能重劃?
  • 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傳統名藥六味地黃丸怎樣改善腎虛、失眠、眼疾、糖尿病?
  • 雷鼎鳴:外匯基金為什麼虧損嚴重?大量儲備如何改善居住環境 藏富於民?
  • 曾鈺成:粉嶺高球場部分土地發展 政府已宣布決定 反對者未罷休 計劃仍有變數?
  • 黃錦輝教授:明知山有虎 為何偏向虎山行?佩洛西訪台有何盤算?
  • 霍詠強:佩洛西為何敢冒解放軍攔截風險訪台?美國軍方動作頻頻壓迫中國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第二屆「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總決賽四強對壘 英華小學蟬聯冠軍第二屆「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總決賽四強對壘 英華小學蟬聯冠軍 本社編輯部
  • 看內地經濟 不看美國加息看內地經濟 不看美國加息 陳景祥
  • 浮生若夢浮生若夢 常霖法師
  • 誰是佩洛西訪台的大輸家?誰是佩洛西訪台的大輸家? 馮應標
  • 盲扭精神盲扭精神 陳家偉
  • 由隋文帝平陳  看佩洛西竄台破局由隋文帝平陳 看佩洛西竄台破局 張建雄
  • 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感謝失敗經驗,讓我擁有成功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感謝失敗經驗,讓我擁有成功 本社編輯部
  • 除越過台島,中國導彈飛向有何特別?中國反制後,為何歐美反應較預期少?除越過台島,中國導彈飛向有何特別?中國反制後,為何歐美反應較預期少? 霍詠強
  • 米和米漿米和米漿 林綸詩
  • 圍而不戰困台島 懲罰佩洛西訪台圍而不戰困台島 懲罰佩洛西訪台 丁望
  • 大學三寶飯大學三寶飯 李志強
  • 馮以浤的象棋人生馮以浤的象棋人生 張灼祥
  • 因緣生:祭淨公導師因緣生:祭淨公導師 編輯精選
  • 西方只有接受更廣闊的世界才有路行西方只有接受更廣闊的世界才有路行 張建雄
  • 霍詠強:中國軍演五大軍種亮劍如何震驚世界?中美軍事信任機制遭破壞將有什麼後果?霍詠強:中國軍演五大軍種亮劍如何震驚世界?中美軍事信任機制遭破壞將有什麼後果? 本社編輯部
  • 從境外引進生源以解決學界困境從境外引進生源以解決學界困境 曹啟樂
  • 金庸人物生命的追求──郭靖的迷惘和愛情追逐者金庸人物生命的追求──郭靖的迷惘和愛情追逐者 楊興安
  • 第19屆「十本好讀」名單出爐  反映師生閱讀喜好多元化第19屆「十本好讀」名單出爐 反映師生閱讀喜好多元化 本社編輯部
  • 佩洛西訪問台灣後,兩岸關係的風險評估佩洛西訪問台灣後,兩岸關係的風險評估 盧兆興
  • 內地高考發展趨勢及其與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的聯動內地高考發展趨勢及其與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的聯動 梁賀琪 June Leung

推薦作家

  • 盧兆興
  • 黃冬柏
  • 艾雲豪
  • 廖書蘭
  • 邵志堯
  • 孫明揚
  • 張灼祥
  • 陳妙霞
  • 張建雄
  • 梁賀琪
  • 鄧兆鴻
  • 胡孟青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