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公布之前,財政司司長聯同教育局局長約晤各教育及議會團體,商議在庫房水浸情况下,政府應如何投資教育。記憶所及,當下從未有人提出免收DSE考試費。倒是有說要增加班師比,藉此減輕教師繁重的工作,從而騰出時間與空間,以便輔導學生;有說教師要全學位化,既增加公平,亦提振士氣;小學及幼稚園實施一校一社工,讓另一支援系統進入學校,紓解學生要面對複雜的社區,乃至家庭的問題;有說要派發300萬為「校本活用學習基金」,從而因應學校自身情況,對症使用,三年為期,再作檢討;有人提出教師教滿十年,可享有一年、終身一次的有薪進修假,使教師有「無憂式」增值機會,當再返校園時,受益最大的就是學生……。十條百條的訴求,同中有異。但萬萬想不到,「未來一年,全免DSE的考試費」,卻是高中金榜,消息愈炒愈熱,風頭一時無兩。
免考試費幫助培育人才?
教育現場首先要思考的是,全免考生報考DSE的費用,與政府在《預算案》教育部分中,標榜「教育是培育人才的關鍵」的主題,兩者有何關聯?再說,現行學校考生,如領取綜援或其他因素,已有全免或半免考試費,說免考試費是要幫助貧困學生,是文不對題的了。更嚴峻的是,免費報考在前,誰願意執輸行頭?歷史性的優惠,當會吸引不少自修生再報考,臥虎藏龍懶蟲都會一齊來。過往成績良好的,要再圓星星夢,這對應屆考生的成績,必有衝擊。按考評局所示,每年文憑試,各等級都有固定百分比,愈高等級百分比就愈稀有,成績良好而重考的,自有優勢,能者上,這是考試規律。更怕的是,政府免收考試費政策一開,難吃回頭草,免開就要免,預計在惡性循環下,每年文憑試成績優秀一族,重考生的份額會十分吃重,對DSE成績的真像反映,將受到一定的懷疑,對DSE的公信力及國際認受性亦產生不良影響。
銅板另一面,既是無本應考,一些渾渾噩噩的去屆考生,當會採取先報無妨策略,實際到應考一刻,再退避三舍,亦無不可。如此對DSE考試的行政處理,起着一定的破壞性,而制度造成「無本無責」的歪風,久而久之,會凝聚成學生摹仿的次文化。不可不察!
原刊於《星島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