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上文:〈我的心又似小木船……〉
張載問邵康節(《皇極經世書》作者):『先生信命乎?』
邵康節答:『若天命則知之,世俗所謂命,則不知也。』
在上回,筆者指出兩點,說明香港島的割讓,實在是有着不少陰差陽錯,甚或糊裏糊塗的成分。值得留意的是,林則徐是在1839年3月18日召來十三行的行商,要他們負責命令外國商人3日內交出全部鴉片,並簽具結書,聲明以後不再販賣鴉片,否則「一經查出,貨盡沒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
然後,林則徐是在1839年6月3日在虎門公開銷煙,不過《南京條約》的簽訂卻是在1842年8月29日。因此,整個鴉片戰爭可謂橫跨3年時間,在這期間發生了很多事和轉折。細看之下,相信不少人會同意,整件事情的發展過程是峰迴路轉,足以拍一部引人入勝的電影。
一場雙方都不是真想打的仗
值得留意的是,整件事情的發展,在不少地方都甚具開放性,對於事情的演變和最後結果,幾個主要人物的性格和判斷,都似乎有着關鍵的影響。今天回看,我們不禁會問,假若幾個關鍵人物當時的處理和判斷不是那樣的,這場仗是否就不會發生?這亦引伸到筆者想提出的第三點,就是這場戰爭,似乎雙方都不是真的很想打;即使一定是要打,清朝也不一定會被打敗;即使清朝注定被打敗,也不一定要割讓土地;即使一定是要割讓土地,也不一定是要割讓香港。
據記載,林則徐當時的判斷是英國不會勞師動眾老遠來打這場仗,他亦寫過一封信給維多利亞女皇,以盡量避免出現戰爭,不過這封信應該從未交到女皇手上,現存的只是副本。值得留意的是,蘇彝士運河是在1869年才開通,因此在1840年時,需要繞過南非好望角,才可由英國前往遠東。因此,對英國政府而言,中國實在是一很遠很遠的地方。對個別英商而言,鴉片的利潤可能很可觀,但相對整個國家的財政收入而言,卻未必真是一件很大不了的事。
今天回顧,當日推動英國出兵的最大動力應是來自當時在華的英商,尤其是怡和洋行的威廉·渣甸(Dr. William Jardine,1784年-1843年)和寶順洋行的蘭士祿·顛地(Lancelot Dent,1799年-1853年)。怡和的威廉 · 渣甸更是不惜長途拔涉專程回國到下議院游說,而據檔案顯示,當時一眾英商的游說策略,是低調處理整件事件的鴉片成分,把重點放在貿易、林則徐強硬的處理手法和不合理的十三行制度。
英國當年出兵不是一面倒的決定
無論如何,在1839年至1840年間,英國出現很多來歷不明的小冊子,主要控訴封鎖十三行事件,並誣指林則徐私自種植罌粟,禁煙目的只是為了私利,因而在英國社會激起一定程度的民憤。在1839年9月30日,英國紡織業城市曼徹斯特39家公司和廠商聯合致函英國外交大臣巴麥尊(Palmerston),稱中國禁煙是對英國之「侵略行為」,「希望政府能利用這個機會,將對華貿易置於安全的、穩固的、永久的基礎之上。」1839年10月1日,英國政府召開內閣會議,最後作出「派遣一支艦隊到中國海去」之決定。
但儘管如此,英國朝野對於出兵發動戰爭,仍是充滿猶豫。1840年4月7日,當時反對派保守黨在下議院提出動議,否決派英國艦隊前往中國的決定。後來經過三日激辯,下議院最終以271票對262票否決動議。這顯示英國當年出兵並不是一面倒的決定 。在理論上,只要當時下議院有5至10個議員改變立場,這場戰爭是未必打得成,即使雙方出現最終是定會爆發戰爭,後果也不一定是涉及割讓香港。
值得留意的是,據檔案顯示,英國外交大臣巴麥尊和外交部一直對拿下香港島都不是太熱衷。據記載,在義律給罷免後,英方提出開放多幾個港口來換取割讓香港島和停止戰爭,若清廷當時接受建議,開放多幾個港口,香港便可能得以歸還,因此香港的割讓,實在是有不少的偶然和意外成分。
純屬偶然還是超越眼前的力量?
驀然回首,回顧過去5000年的中華文化歷史,在起首的4800多年當中,香港可以説是沒有絲毫重要的角色。但150多年前一場帶點糊裏糊塗的戰爭,令香港走進中國和世界歷史的舞台中心。這究竟是純屬歷史的偶然,還是有着一些超越眼前的力量,看中了香港這小小地方,怎樣也要把它拉進中國和世界歷史的舞台中心?在下一回,筆者會進一步再探討這問題。
「香港傳奇的未來」系列 6
聯繫作者:Gudordi@proton.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