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某」?沒錯,是酸「某」。《說文解字》:「某() ,酸果也。从木,从甘。」此字《玉篇》注音「莫回切」,徐灝《說文解字注箋》:「『某』即今酸果『梅』字,因假借為誰某,而為借義所專,遂假『梅』為之。」可見酸果梅子用的是假借字,本字為「某」。「某」字从木从甘會意,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曰:「甘者,酸之母也,凡食甘多易作酸味。」至於「梅」字,《說文解字》訓「枏」。「枏」,或作「柟」,俗字作「楠」。《漢書·司馬相如傳》:「其北則有陰林巨樹,楩柟豫章。」顏師古注:「柟音楠,今所謂楠木。」《詩經·秦風·終南》:「終南何有?有條有梅。」鄭玄箋:「梅,柟也。」高亨注:「梅,又名楠,高大的喬木,可做器材。」可見酸果的「某」與大樹的「梅」,本判然二字。
不過,到了今日,酸果的「某」,正如徐灝所說,已借為誰某義,若細分之,有下列四種情況:(一)指一定的不明說的人或事物。例如《尚書·金滕》:「惟爾元孫某,遘厲虐疾。」孔傳:「元孫,武王。某,名。臣諱君,故曰某。」(二)指不定的不說明的人或事物。例如韓愈《諱辯》:「漢諱武帝名徹為通,不聞又諱車轍之轍為某字也。」(三)指代失傳的或忘記的人名或時、地等。如《公羊傳·宣公六年》:「趙盾顧曰:『吾何以得此于子?』曰:『子某時所食活我于暴桑下者也。』」何休注:「某時者,記傳者失之。」(四)自稱之詞。指代「我」或本名。此乃舊時謙虛的用法。如《禮記·曲禮下》:「君使士射,不能,則辭以疾,言曰:『某有負薪之憂。』」
至於酸果字,則早已借用「梅」字,如《尚書·說命下》:「若作和羹,爾惟鹽梅。」孔傳:「鹽鹹梅酸,羹須鹹醋以和之。」又鮑照《東門行》:「食梅常苦酸,衣葛常苦寒。」又白居易《生離別》詩:「食蘖不易食梅難,蘖能苦兮梅能酸。」當然,還有那家喻戶曉的望梅止渴的故事,這故事見於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用梅做的湯叫梅湯,即酸梅湯。《水滸傳》第二十四回:「王婆出來道:『大官人吃個梅湯?』西門慶道:『最好。多加些酸。』」
梅為酸果,故以「梅目」喻含有醋意的目光。況周頤《蕙風簃隨筆》:「梅目,目含酸貌。常言隱妒曰酸,醋亦酸也。」
上世紀七十年代,筆者嘗撰一副對稱小篆聯:
, 。(「半閑白日登山去,一曲黃某帶雨來。」)上世紀曾出現黃梅調熱潮,「一曲黃某帶雨來」,乃同時取意於賀鑄《青玉案》「梅子黃時雨」。
筆者在本欄上一期指出,「香」、「旨」、「嘗」等字下半之「日」,皆為「甘」字小篆譌變而成。、日形近易混,為了易於區別,故把之楷書寫作「甘」。
不過,作為偏旁,寫作「甘」的不多,寫作「某」,是少數的例子。
原刊於《明報月刊》,獲作者授權發表。
(封面圖片:Pixabay;設計圖片)